回复 麦国培
老张逛邮市 (十四) Mar 31, 2016
(老张猴年同洋人换邮票有收获)
我发现几位华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6-4-1 05:31 
偶然的机会得到此枚封,里面有内信。现在和大家一起欣赏。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下文展示一个1937年9月29日从莆田寄往美国的国际平信封。销莆田(兴化)英汉三格实线戳,寄件人是女传教士何葆灵,在莆田主要负责教会的教育工作。封中有2张内信,写于同年的9月25日,第一张抬头部分印着兴化美以美会总堂的照片,在朋友的帮助下,帮我翻译了信的内容。全文如下:亲爱的朋友: 自八月二十六日我上次从鼓岭给你写信后,新近发生了许多事。首先是九月六日Gowdy主教召集所有卫理公会传教们齐聚福州,以便第二日早晨与美国领事在主教家中会面。撤侨事宜搬上了台面开始讨论。因为中国各口岸都有可能封锁,所以撤侨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当天下午主教把所有卫理公会同工召集在一起,决定让还在假期中的母亲和儿童立即提前撤离。我们身处非危险区的传教士们,除因健康原因或自觉必须回家的人以外,如果渴望回归工作,可以自由选择回到各自职分上。但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在主教令下或者我们各自觉得非走不可,能够全身而退。许多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传教士已经去到马尼拉、香港或者美国。与此同时,我们大多数在福州和兴化的同工选择回到各自负责的教区。 目前,我们在兴化的宣教五号家庭人员情况如下:"DADDY"和佳尔逊女士(佳尔逊女士因为健康原因,已经整点好行装,随时可能取道香港)。韦德夫人带着三个孩子和休假的郜温柔一家在福州,一起等待回美国的轮机船。韦德就在这里。彭德俊和我一起在兴化城里住着。富淑灵和廉德耀留守在仙游,蒲鲁士夫人人在涵江。表面上工作照常运作,但是乱流暗涌,敏感到一触即发。在一个国家即将因战乱变得四分五裂,这一切的到来显得理所当然。电台带来前线和其他地区的最新状况,紧接着就是见诸报端在人们中间散播。 近几日讨论的主题是战事以及个人每日近况今晨众人为广州轰炸及上海新一轮的战斗所震惊。另外持续关注的一点是,这个国家其他地区为防空和火灾等所做的预备。众人都因恐惧而对未来茫然若失。相对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预警措施,我不认为我们所在的城市有那么大危险。在福州兴化以及其他城镇,所有的家庭都在躲避空袭的同时储备食物和水。为家庭和学校准备的战壕和工事(防空洞)已经完备。所有学校和教堂的钟已经无法如常用于防空预警。综上考虑,你很容易想见事态的混乱,虽然所有人都在尝试工作照常推进,但是无论老少都笼罩在一种静静传染的“基调”之下。 回来与他们共度难关很好,他们也因为有我们而欢欣鼓舞。我已在本周开始同本地区的圣经女教习们一起忙碌,准备我们的四个宣教点。本周我还安排了两次去Ang-tau(这是传教士对涵江的英译,读为“涵头”。)的行程,希望下个月我仍能在这个乡村做些探访。九月灼热的天气对我们是巨大的折磨,我总期望在和女教习们一同外出时,天气能够转凉。等到阳光变得温柔之时,我便要开始为女教习们准备圣诞了。所以我渴望应许的回信能够尽快到来,这些信实的同工们会因此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小礼物。她们是一群信实而又具有献身精神的女性,你若亲眼所见必愿为她们的圣诞分担。想想看,区区一美元就能为她们置办一套真正意义上的礼拜服(中国样式),可我们都做不到,真的! 启笔只想写封短信,落笔已是千言,不觉赘冗了。偏居中国之南,信件总是姗姗来迟,惟盼你不忘尽快回复。在当前煎熬的环境下工作生活,来自家乡亲朋好友的信件真是莫大的支持。相信我们的努力必能带给这些受造却要蒙难的人们真正的帮助和慰藉。如此惨剧发生在这个伟大民族身上,这已经超出了我们费尽心思所能理解的范围了。 爱你的Polly Pauline E Westcott 与此同时,何葆灵曾在同年说过:不管世界变得怎么样?基督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从信中可知抗战爆发后,整个国家的时局严峻,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图片太大了,即使我切割了,还是无法传上,太抱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