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2 03:40 编辑
回复  williamzhang
   通收就对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7-10-29 11:43

麦会, 通收是否会被人认为是想垄断? 通收很可能会遇到伪假的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2 22:32 编辑

回复 11190# 莆田邮俊
老张逛邮市 (六十)        Nov 2, 2017       
(历史的见证)


上周末是波士顿秋季两天邮展,开门时间是上午10点, 但 我一大早就去了,因为老邮商马克需要我去帮他推车和摆摊。 马克很感激我的帮助, 他特意卖我一套特S61牡丹花新套票, 是带 有厂铭的 ,给我很好的优惠价。  我很高兴地问他还有其它中国票吗? 他翻开一个箱子, 里面全是老纪特另枚混合包装好的袋票,有好几十袋, 每袋有500枚邮票。  我问他售价是多少?他说每袋他的进价是15美元, 如果我有用话他可以按这价格全卖给我.  我觉得这价格真便宜,但因大多数是重 复一样的, 我只挑选了10袋。   我问他 这些新中国袋票是那里进货的?  他说上个月他义务帮助波士顿邮票博物馆搞拍卖, 拍卖会完后,博物馆负责人搬出这一箱袋票问他要不要买? 他觉得卖价便宜, 就把全箱买下了。我又问他这博物馆又是哪里弄来这么多袋票呢?

原来是这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集邮风很盛, 几乎美国家家户户都有人集邮, 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美国刮起“中国热”, 中国邮票也成为热门货。  那时中国在美国还没有邮票代销店, 邮商需要中国邮票只好去香港进口。据说当时波士顿一位邮票批发商光是这样袋票就进口好几十箱, 这位邮商去世后, 其家人把好多邮票都捐给博物馆, 其中有一箱就是这中国纪特袋票。这袋票上印有“Red China", 我指着它对马克说这是历史的见证。马克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 我就跟他解释 ,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美国和中国还没有正式建交, 美国人称中国有三种说法:大陆中国(Mainland China),  共产党中国(Communist China) 和红色中国(Red China). 只有那时期的袋票才会印有这字样的。 马克听完笑着对我说:“我也受“中国热”的影响,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们全家都喜欢吃中国餐。”

那天一回家我即呆在书房老半天细看这些袋票, 这些袋票里面装有中国区票, 再版票和老纪特盖销票,说是另散的, 但还是有些套票在里面. 太太看到我在整理这一大堆邮票很惊讶地问道:
“ 干妈你买这么多邮票?”
“一袋500张才卖15美金, 不买一些真有点可惜了。  我有好几本空集邮册,把它们装上集邮册带回中国送给小孩子, 这将是很好的礼物呀。”
“既然很便宜,那你就应该多买几袋才是。”

听太太这么一说, 我赶紧打电话给马克。  我先对马克说第二天邮市收摊时我还会去帮忙他, 接着问他我是否能再买些中国袋票? 马克说对不起, 那箱袋票全被一位外地来的邮商买去了, 那邮商给马克出的收购价是每袋35美元。太太看到我听完电话有点失望的样子, 笑着说:“ 以后你要是遇到便宜的东西, 就要当机立断,否则过了这个村, 就没这个店了。”


C&S1.jpg
C&S2.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4 10:15 编辑

回复 11194# 莆田邮俊
"我喜欢美国高面值老鹰邮票,谢谢你曾经寄我一个"

(请看美国老鹰邮票)
小陈,不少人喜欢美国高面值老鹰邮票, 美国邮局早就卖空了。  我也喜欢, 所以在邮市上我看到按面值卖时时,我也会买下, 但是舍不得用。

除了老鹰邮票, 我也喜欢美国登月纪念票。目前除美国外还没有其它国家登上月亮。不知中国嫦娥何时能奔月? 到时勿忘了寄一张嫦娥奔月首日实寄封或片给我。


US1.jpg
US.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7 07:33 编辑
实寄封片确实是一个大宝藏,现在收集的都是有福气的,也希望老张能找到感觉而不是单纯的捡漏,研究邮史确实 ...
sxy667788 发表于 2017-11-6 13:19

(寻梦鼓岭)(四)     Nov 6,  2017      

(海外游子寻梦鼓岭又有新收获)

今年十月份是我寻梦鼓岭收获最大的一个月。我先在香港斯宾克邮票拍卖会上拍到一张自己梦寐以求的鼓岭蟠龙明信片;随后我在eBay上拍到一张鼓岭老明信片。 在学习研究方面, 我在阅读福建协大萨教授(W. Sutton)女儿写的书 (Commitment to China) 中找到好多较宝贵的资料。 我发现这本书对我学习和研究鼓岭和福建协大历史有很大帮助, 该书多处记载了萨教授全家在鼓岭生活情况以及他所交往的中外同事和朋友。不过最使我开心的事还是上个月我认识了上海的林轶南先生 。

上月十日, 我写了第一篇【寻梦鼓岭】的故事,是关于一张美国传教士富品徳( Pearce Hayes) 于1951年寄美国加州的信封。 在这故事里我提到我引用的鼓岭富品徳别墅资料是来自【福州老建筑百科】网站。没想到我的故事被该网站站长林轶南先生看到了, 林先生看完在留言里简单介绍了自己, 并希望我们能够互相交流。 看了这短信我非常高兴,立即通过微信和林先生联系。  那天我和他在微信上足足聊了一个多小时。

林先生对鼓岭历史和建筑很有研究 , 通过谈话我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东西。  我把我收集的一些鼓岭封片发给他看,好几张他一看就知道寄信者是谁, 他们当年在鼓岭是否有别墅, 有些别墅后来虽然被拆了, 但是他们的网站都还保藏有原来房子的相片,门牌号和原主人一些简介等资料。  最使我惊讶的是当我问他:“你知道今年9月下旬一批外国友人走访鼓岭的故事吗?”他说当然知道, 因为这批来自曾经居住在鼓岭的7个家族的后辈外国友人就是在他带领下登上了鼓岭 。  林先生和这批外国友人中的穆言灵 女士很熟悉。穆言灵是央视节目【希望英语】评委,她的小女穆爱华是央视知名主持人,她的先生和先生的父母亲曾经在鼓岭住过。
那天我请林先生看一张民国1939年鼓岭寄美国信封(图1-2), 他一看就说这是美以美会传教士华惠成 (H. W. Worley) 信封,他的父母亲华雅各(J. H. Worley)夫妇和妻子华万维勤(Zela C. Worley)都先后受美以美会派遣来福州和古田等区域传教。华雅各在古田去世;而华惠成于1948年在福州因脑溢血逝世,葬于倉山区洋墓亭。华惠成妻子华万维勤家住福州倉山乐群路11号(图3-4),她是最后一批离开福州的外国传教士之一。华惠成家族的后代德里克 (Derek Worley Patton) 这次9月份也来鼓岭了.( 图5)。华家族在鼓岭曾拥有一座度假别墅。可惜后来被毁了。  林先生还告诉我, 如果我想看这座别墅的旧相片,我可以在他的【福州老建筑百科】网站查到。

同林先生谈话后我好开心, 因为前些日子, 我面对我收集到这些鼓岭封片我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去学习和研究它们而发愁。现在好了, 有了福建协大萨教授(W. Sutton)女儿写的书, 又有了林先生提供的资料和帮助, 我想我的寻梦鼓岭漫长道路将不会那么艰巨, 而我的寻梦鼓岭故事也将会更有意义一些。 这真的有点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能不高兴吗?


4FullSizeRender.jpg
3FullSizeRender.jpg
2FullSizeRender.jpg
1FullSizeRender.jpg

1IMG_1419.JPG

有关福州老建筑百科网站, 林轶南和穆言灵女士的资料, 请打开以下的链接即可看到)
http://www.fzcuo.com/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 ... pl=adress&pos=0
http://www.baidu.com/s?ie=utf-8& ... 7%E8%BD%B6%E5%8D%97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可以成系列收集并研究,每次有新的发现都会带给自己很多快乐,百年前的实寄封 ...
sxy667788 发表于 2017-11-7 07:46

小尚, 你说的很对。 每次研究有新的发现都会带给自己很多快乐, 专门收集邮票的人不会体会到这一点的。   

我认为学习和研究自己所收集到的封片并能把研究的成果写下来, 这样不仅自己高兴也让别人分享你研究成果, 这对鼓动和宣传祖国的集邮事业是有帮助的。
我会听取你的建议并继续努力。希望你也能够在这里继续介绍你的收藏品, 给我们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老张您应该要有一张福州和罗星塔大圆戳封片才行啊!尚哥虽然比您起步晚, 但成绩突 ...
石叻侯 发表于 2017-10-20 18:29

清代民国封片欣赏和学习(四十六)                Nov 7, 2017
(请看两张清代1898年福州石印蟠龙封)


老侯, 上周我发现美国eBay网上正在拍卖两张清代1898年福州石印蟠龙封,  它们的寄信者分别是美以美会传教士华雅各(J. H. Worley) 和莆田传教士蒲天寿夫人(Mrs Brewster ).  今年9月份这两家的后人都来鼓岭寻梦追忆, 因为他们的前辈曾经在鼓岭生活过。

由于这两张是蟠龙和日本客邮混贴的, 又销有福州大圆戳, 我很喜欢,但因 起标价过高, 自己对清代邮品还不熟悉, 所以不敢轻易下标。   现传发在这儿, 希望高手能说说这两张清代1898年福州石印蟠龙封有什么亮点?两张中间哪张更好些?为什么呢?  先谢了。


1s-l1600.jpg
    2s-l1600.jpg
3s-l1600.jpg
4-l1600.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217# sxy667788
11216# 2分寄美国是严平西旧藏
小尚, 你这张福州蟠龙混贴封很好。 我不但看了前面, 并且还较认真地看了后面的英文。 这信封是莆田丽贝卡孤儿院(Rebecca Orphanage) 通过福州寄出, 后面英文大意是孤儿院号召美国人来贡献和领养孤儿,帮助盲人和麻风病患者等。我看完以后即在网上查看, 发现以下这篇文章和一张明信片, 希望它对你学习和研究这张清代蟠龙封有所帮助。这家孤儿院(Rebecca Orphanage) 今天在美国好像还有这个慈善机构。

莆田百年孤儿院今何在?
www.fjsen.com 2012-05-04 11:38  黄凌燕 吴智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001cbfb5d2d8110d948a3c.jpg
001cbfb5d2d8110d948a3d.jpg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5月4日讯(记者 黄凌燕 吴智飞 文/图)“明信片上的背景分明就是上世纪30年代莆田流行的红砖建筑风格!我感到似曾相识,却又不知道在哪。”昨日,市民蔡先生向记者展示一张112年前拍摄于丽贝卡麦凯孤儿院的明信片照片,想通过本报,发动市民一起寻找明信片上的孤儿院遗址。
一群身穿清末服饰的女童排排站,她们站立随性,年龄参差不齐,个别大孩子还抱着小孩子。记者从明信片上看到,女童的背后是一栋红砖建筑,红色的砖墙中央敞开着一扇对开的大门,依稀可辨门扇镶嵌着玻璃,大门右侧还有一扇莆仙老民居常见的玻璃窗。明信片中最为醒目的是两根造型特别的红砖柱,柱体上方的红砖叠成圆柱体,中间好像是转折似的,有几层凸出来的多变形,使红砖柱更加立体。下方是正方体。

在这张制作成明信片的照片下,有两行英文,写着:“A few girl in mates of the RebeccaMcCabe Orphanage,Hing hua City,China,shownin Illustrated Lectureon China by M.S.Hill.”翻译过来就是:“丽贝卡麦凯孤儿院的一些女孩孤儿,兴化市,中国,M.S.HILL发表在中国画报上。”
蔡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在浏览一个外国网站,无意间看到一张1900年在莆田的传教士寄往美国的明信片,网站上显示明信片的正反两面。背面用蓝色钢笔字书写了半页英文信,可惜字迹潦草,不但寄信人和收信人无法分辨,大部分信件内容也无法读懂,只从几个可辨的单词里,透露出即将发生什么战争,要转移,等待答复之类的信息。

“莆田古称兴化,Hing hua是兴化的方言,由此可见,丽贝卡麦凯是一百多年前在莆田的一座孤儿院。可是它现在在哪里呢?”蔡先生说,为了找到这张明信片中孤儿院的具体地址,他已经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批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东南沿海莆仙地区,他们到处宣传西方宗教文化,兴办公共事业,客观上对莆仙近代社会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在清末期间,因卫生状况低下,兴化一带经常出现瘟疫,动辄就有几十人至数万人死于瘟疫病,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孤儿,一些外国传教士创办孤儿院收容孤儿。可惜无法考证出丽贝卡麦凯孤儿院的地址及负责人。

蔡先生认为,从历史文化角度上看,这张明信片见证了外国传教士为莆田人民所做的贡献。从建筑本身来说,如果遗址还存在,那么它就应该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应该好好保护。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sxy667788
尚先生的郵政史確是進步不少,十分同意他的意見,但他沒有指出信件如何從福州經日本客郵 ...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7-11-8 09:30

谢谢关先生, 老阮, 老侯和小尚对这两张福州蟠龙大圆戳封做了分析, 学习了。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11 08:57 编辑
回复  williamzhang
Hi William,
Have you won both of them?
dowager1894 发表于 2017-11-10 23:43


Hi, Tony,
Not yet.  The starting bid is too high for each cover.  No one entered the bidds.
I can't afford to buy them. Thanks for askin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26 04:14 编辑

回复 11227# dowager1894
我和邮票邮票和我 (七十 一)                        Nov 11,  2017

(从一张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信封想起的事)

这是一张欢迎尼克松总统访华纪念封 (图1) . 我是去年10月在美国邮市上买的。那天我没买到什么好东西, 但我能够买到这张纪念封我很高兴。因为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有关美国特朗普总统访华的消息, 以及央视国际频道正在播送当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故事, 我把这张纪念封取出看了又看,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1996年-1997年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一年的 情景。
N1.jpg
那一年我们公司通过美国基辛格的牵线和帮助, 和中国一家通信公司签订了一项合资项目。  当时中方要我们公司派几位人去, 一起搞好这项目,公司认为我是很好的人选,问我去不去?开始我还犹豫,因为那时女儿还小,我不放心, 但太太认为去中国不仅待遇好, 并且这是我提高我专业水平的好机会, 如果不去真是可惜了。
我到了中国后, 先在广州工作了半年,住在中国大酒店( 图2-3)。开始每逢周末我总觉得很无聊,同事们喜欢去卡拉 Ok, 跳舞和喝酒, 而我一人就喜欢呆在房间看电视。后来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公园, 看到很多人在观看邮票, 我还不知这是邮市, 因为过去我在国内时根本没有这么大型的邮市呀。看到这么多漂亮的中国邮票, 我又心动了。我在中国 每天生活补贴费是110美元,我因不在酒店吃饭, 每天省下不少饭钱, 我打电话给太太, 问她我是否可以用这省下的钱来购买邮票呢? 她说这省下的钱全属于我小金库的, 只要不乱花, 买什么都可以。 从此每个周末我都会去逛邮市和购买中国邮票, 特别是J&T票和小全张, 见到便宜的就买。
N2.jpg
N2A.jpg

1997年初,我调到上海办公,住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希尔顿酒店(图4-5),周末我一有空即跑去徐家汇逛邮市,这家邮市在商场五楼,人气旺盛,到了周末更是十分拥挤. 在上海,我不但买了好多中国邮票,还买了一些清代蟠龙明信片,每张售价不到100元人民币,我觉得挺便宜的,但我的一位上海朋友却觉得我买贵了,他认为上海邮市的摊主很精明,他们从我的装束和谈吐中认为我是台湾人,所以叫价特別高。
N3.jpg
N3A.jpg

除了买邮票以外,我还把从家乡带到上海的一批民国邮票处理掉,其中较好的有大元帅版票和几十张难民小全张,这些票原以为在破四旧时会被红卫兵抄去的,结果很幸运,那些革命造反派没有光临我们的家,我的邮票总算是逃过这一劫。

1997年7月底的一天,我的工头普鲁士告诉我他要去广州开会,并给我透露说基辛格和总公司CEO将会来视察我们合资项目,我知道后很激动,要求工头让我也去广州参加会议,但普鲁士说不行,任务很紧,我和另外两位美国来的工程师都不能去,必须守在崗位。结果我很听话, 没去广州;而那两位工程师没听普鲁士的话, 自个儿飞去广州。他们不仅见到基辛格,同他共进晚餐, 并且每个人都和基辛格单独照了相(图6)。
N4.jpg
那天我打越洋电话给太太,告诉她我因为我听工头话而失去和基辛格拍照的好机会。她听后即安慰说:“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的,”接着她又说:“没拍上相片也好,否则有一天中美关系又恶化了,到那时你因为有这张相片,你将不敢回中国了。”她说的上半句话我可以接受,但这下半句我可真不爱听,因为我始终坚信中美两大国关系只能越变越好。这事过后不久,我出差去深圳,住在香格里拉酒店,那天刚好基辛格也下榻这酒店,我在酒店大堂见到他,因为他身边有中国便衣警察,我不方便走上跟他打招呼,只是互相笑笑招招手罢了。

时光荏苒, 沧海桑田, 一晃就是二十年,每次当我看到美国总统访问北京或者中国主席访问华盛顿时, 我总会很兴奋,总会情不自禁想起那年我在中国工作情景。那年我在中国学到很多东西, 并且看到了祖国改革开放以后百废待兴的一片繁荣景象。  我的集邮激情就是从那年重新开始。 回美国后周末我有空都会去逛邮市。我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不仅是为了解乡愁, 更是为了寻梦追忆一百多年来中美两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   这两天我看到中国热情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盛大的场面, 以及特朗普那种高兴和十分满意的表情,我心里乐滋滋的。   我看到特朗普小小的外孙女能够背诵中国的古诗和唱中国的民歌我很惊讶, 我真希望有一天她也会喜欢中国的邮票。  我衷心祝愿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天长地久!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好帖好文好故事!
鲁国军邮 发表于 2017-11-12 21:35

谢谢您的鼓励!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老张的经历实在太神奇了!
阮秀佑 发表于 2017-11-12 23:35

老阮, 我知道老侯和老谢他们在1997年那时也才开始收集封片不久, 关先生好像是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不知你是何时开始呢?

如果那年我在中国能遇到你们这些高手话, 那今天我的收藏品一定会很不错的, 并且我也有可能像你那样把自己研究和学习的心得写成邮文刊登在【清代古典邮票研究】
刊物上, 让大家一起分享。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那个福州的信封是谁寄给你的?
莆田邮俊 发表于 2017-11-14 21:14

小陈, 那张信是我二哥从老家安民巷寄给我的。  
随着福州三坊七巷越来越出名, 集邮者开始重视三坊七巷寄进和寄出的信封。  可惜那时三坊七巷没有自己的邮局, 寄信要到福州南街邮局寄, 这邮局也是当初福州集邮公司门市部所在地。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184# 麦国培
(请教麦会)
麦会:  上周逛邮市, 买了几张民国孙像封,发现这张1948年还不错, 可惜3张贴票被剪了。  请问:
1.  这是广东什么地方戳? 是小地方吗?
2.  这邮戳日期是81.1.37 是否日期字钉放错了, 应该是18.1.37,广州中转戳日期是4.2.48
3.  信封背后是广州机戳吗?


Canton.jpg
Canton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250# 假师爷
师爷, 一年多了, 老张很想念你, 看到你来了老张真得很高兴. 这一年老张多么希望早日能登上如你期待的20000楼, 因为你说了:

"这批东西前后花了4年多时间分多次慢慢从夏师姑后人处收集到,很是不易。终于能够将许多物品保留而不拆散,也是感到欣慰。其中一些物品都是难得一见的,包括几件记录仅有2件或4件的福州邮品。等老张的帖子达到2万的时候再贴出来欣赏吧。"

现在看来这20000楼真是太高了, 老张老矣, 恐怕等不了那么久, 希望你能否修改一下, 比如说12500楼好吗?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250# 假师爷
师爷, 突然意外见到一位老朋友, 我经常不知道说什么好, 请让我把去年发的帖子重新张贴在下面, 因为我想说的全在这里面:

09/14/16 回复 10003# 假师爷
10002# “很久没有来了,今天发个帖子,一看正好是9999,这样第一万个帖子就放个有特色的福建邮品,来给老张加油。希望这个帖子能够继续下去。”

师爷, 看到老朋友总是很高兴的。  祝贺你的那张精品出现在10000#楼上。 有麦会和大家的支持我想这帖子有可能继续下去, 当然速度会慢些。
时间飞逝, 我退休不觉已三年, 来华邮网也已三年多。 2013年初老侯介绍我来时, 他说我会在华邮网上将会学到很多东西的, 现在看来我听他的话是很对的。
至于我究竟学到什么, 我想不用再细说, 大家看过我的帖子都会感觉到老张在进步。 不过我倒是想要提一下从师爷你那儿学到特别的两点:

1.  师爷爱书, 经常彻夜不眠念邮书, 此精神很可佳, 现在我手上邮书也多好几本, 有时也喜欢翻看, 特别遇到问题都会先查看一下书。
2.  师爷如何同洋人邮商打交道的经验很宝贵, 老张学后收获颇大, 特别是今年, 封片虽少见但好票没少买。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1255# 小丫
丫姐好! 看到老朋友我很高兴。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老张,多谢您!
您的帖子凝聚了许多邮友,大家都从中学到很多。希望您能坚持下去, ...
假师爷 发表于 2017-11-17 20:27


师爷, 谢谢你的建议。 这帖子我想应该会慢慢地往前走。

顺便问你夏师姑的英文名字是什么?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17-11-18 08:23 编辑

回复 11259# sxy667788
小尚, 2006年世界邮展是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去年2016年是在纽约, 下一次2026年将在波士顿举行。  希望能见到你们大家!

    2026Logo.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williamzhang
老张 您好 这个帖子我一直在看 坚持下去吧  谢谢您!
小丫 发表于 2017-11-18 13:58

丫姐, 没料想到您一直在关注这个老帖。  记得我们2015年在北京见面时, 您告诉我国内有一两个集邮网站比华邮网开办早很多年, 曾经也有过不少人登录,交流和讨论, 但是它们最后都关闭了, 而华邮网因麦会主持和管理有方, 越办越好。如今微信群很兴旺, 不过我想麦会不会轻易把华邮网关掉。只要华邮网还存在, 这老帖子应该还会慢慢往下走。 上周麦会在微信群说:“老张是华邮网忠实粉丝,帖子历久常新,质量极高, 并长期支持华邮网 。“ 这对我鼓励很大, 丫姐, 我会像您所说那样的坚持下去。

目前这老帖节目比较单调, 只有小尚常来表演山东快板, 老张清唱福州闽剧, 这有点像二人转, 幸好小陈, 老侯, 老阮和关先生等人来客串一下, 总算能够凑合过去。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