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12197# williamzhang

呵呵,此封系今年6月香港spink拍卖。已入阮兄囊中了。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我收集有枚福州书信馆1897.2.3.的福州包封纸。已请张先生代传图片。不知是否尾日?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12# 阮秀佑

今年6月spink拍目上也有一件2045号拍品包封纸,銷1897.2.3.戳,并注出源流。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15# weng

九江实寄片和上海盖红纪念戳实寄封是亮点,难得。当年我曾为它考虑过…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18# williamzhang

好封!此红戳如翁兄所云。但未查出12月22日是何纪念节日。揣测可能是圣诞节活动的开始前奏吧?例如开埠纪念日是11月17日,五十年庆典时从11日就开始了,连续使用了几天的红戳。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19# weng

那枚过期在海外使用商埠邮政用品没有价值。颇多。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38# williamzhang

两码事,这是寄信人贴了大清邮票寄出,大清官局依章加贴等值日客邮票。此时停止了优惠邮资。另外说明一下,在优惠半价日邮资期间,寄信人只贴日客邮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封上仍贴了10銭邮票,它有二种可能,一是超重双倍邮资;另一种是寄信人不知道有优惠半价邮资。反正都是好东西。其戳上的时间有研究价值。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9-12-13 10:20 编辑

回复 12240# williamzhang

这是美国寄福州(英客邮的落地戳),封品相差了点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9-12-14 00:21 编辑

回复 12246# williamzhang

张先生您的症结可能是:由于大清没有参加国际邮联,所以大清邮票寄国外信函不被国际邮联认可。故当寄信人贴足国际邮资的大清邮票后,大清官局需加贴(换贴或补贴)等值客邮票才能让老外接受转口。这个办法大清邮政几乎没赚钱(批量购买客邮可打点小折优惠),此举认为是维护了国家尊严。但后来对仅贴客邮的外洋邮件也不拒收,谓之省了麻烦和邮资。具体规章时有变化,查阅资料即可知。到1902年及后大清邮政分别与法、德、英等国签订交换邮件恊议后,光贴大清邮票他们可接收了。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若彼时未及时掌握清楚邮资变化,邮局员工都会搞錯了,把正常邮资信件当成了欠资。并不奇怪。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9-12-14 09:13 编辑

回复 12250# williamzhang

是的,中国于1914.3.1.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51年4月被无理剥夺在万国邮政联盟的合法权利……1972.4.13.恢复正常与万国邮联正常关系。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福州——有福之州。福州滨海,住民勤劳淳朴。自开埠(最早五口岸之一)以来,英美日等国传教士、学者、商人纷至沓来。本地居民源源不断下南洋和欧美各国谋生求发展。终成人文荟萃,市场繁荣之福地。福州地方邮政呈现并涵盖了中国邮政的早期邮政状况,十分难得。改革开放前都以为福州邮品存世很少,价位一直很高。改开后福州人更是信心倍增先后大量走出国门求发展……他们具有浓厚深沉的恋乡情结,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经济也颇富裕,其中不乏集邮爱好者。他们竭力挖掘、收藏涉及故乡的早期邮品。加上现在已是信息时代,传媒便捷,发现出现了不少福州早期珍贵邮品。原来它们并不那么少!但由于福州人福建人都喜欢它,所以价值价格不仅居高不下而且一直上涨趋高。邮学研究更加深入精湛,人才辈出。福州确实有福!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71# williamzhang

呵呵,但如果此信超重,也会是双倍邮资的。不一定是误贴。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9-12-18 17:58 编辑

回复 12276# williamzhang

这是枚驼峰航线封。1943.6.从巴林顿寄往中国,经过邮检后经驼峰航线于1944.8.抵达重庆。高要(?戳不清楚)贴条说明“该地情形特殊…”,无法送达。…战后退美国,封正面手写有“退美国”,封背盖有指示退回戳。1946.8.26·巴林顿落地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信前后长达三年之久,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原点。生死两茫茫。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77# weng

阮兄若参展,初战可能大鍍金奖应在握。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84# williamzhang

很准确哦。运用“历史引证邮史,邮史补充历史”的方法,才有可能逐一揭示困惑邮坛已久之谜。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19-12-21 18:28 编辑

回复 12286# williamzhang

属实哦,有通传文。并由此衍生了I.P.O.小方戳(使用骑缝章)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有,但并非司空见惯。彼时邮政人员规章制度要求严格,态度颇认真。失误并不多。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290# williamzhang

这得看各人的喜好吧?有的人喜欢收集贴套票的和贴高值票的实寄封,不在乎溢贴与否,欣赏为主。对参加邮展者来说,很注重邮资相符的实寄封,欠资封更佳。可以解释为何欠资?充分展现作者的邮识水平。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2303# williamzhang

中法互换邮件恊定是1902.1.1.签订的,并即日起生效。可能开始头几天有的邮局或邮务人员未及时知情,故仍混贴法客邮。并不奇怪。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