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22-1-13 09:42 编辑
回复 15199# williamzhang
1863年7月13日上海工部(租界洋人设立集行政、税收、警察及司法的管理机构,市政厅。中文称工部局)成立了书信馆(邮局),主要是为洋行和教会通信服务。当时尚未发行邮票,实行邮政认捐订户制,即凡年交固定邮资的个人和洋行,上海工部书信馆将为他们收发信件。……大清彼时只有官驿和民信局。后来成立的其它商埠书信馆均无此邮政捐金制度。但有的实行了预存邮资记账方式,给用户发个记账派司,如福州书信馆就是如此。
有兴趣可在百度上点击《史说上海工部书信馆》,可见拙文,也载于“集邮”增刋第14期上(2009年)。
邮政捐金订户制的信件免贴邮票,因此少见贴邮票的古封存世,尤其是上海大龙古封。所以我感觉到法国一位集邮家的观点值得研究,上海大龙盖銷旧票大多是书信馆作为认捐户寄信后的存根……非订户寄信需贴票,但人数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