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就算大清算欠资,有人认吗?
alainfang 发表于 2010-6-28 23:47

大清也不是省油的燈,所以貼不足的客郵,看看认不认欠资
林志明
台灣台中市南區建成路1550號

TOP

所以上面几张邮资片少贴客邮的处理方式,真是很有趣的事情。

TOP

很好的讨论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第十款的规定,个人的理解是寄往国外的信件,无论寄信人是否交钱,大清邮局会照常寄送,但并不表示不会按照欠资邮件来处理,应会按照欠资邮件加倍找收件
qdjht 发表于 2010-6-28 10:10

就算大清算欠资,有人认吗?

TOP

大家的猜想都可能正确,没有真凭实据前,哪种可能都成立。寄往外国邮件如果不交钱,大清是不算欠资的,但是外国邮局是算欠资的,因为没有外国的邮票。其实就是贴足大清邮票,如果没有贴外国邮票,或是贴少了,或是被撕去,都算欠资。

TOP

根据光绪二十三年的邮政章程第十款,凡寄往外洋之信,其资费缴与不缴听寄信人之便。
也就是说邮政当局并不 ...
文献杀手1 发表于 2010-6-28 04:52



    大清邮局规定明信片的邮资是4分+1分,发件人只贴了4分,不知道算不算欠大清邮局的钱?如果算的话, 大清邮局按照章程规定,会不会进行罚款? 第十款的规定,个人的理解是寄往国外的信件,无论寄信人是否交钱,大清邮局会照常寄送,但并不表示不会按照欠资邮件来处理,应会按照欠资邮件加倍找收件人收取。

TOP

学习了,需要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1901 年11月23日邮政总署总办发布之第35号通知。
邮费费率
用海路或陆路寄往或寄自烟台以北各地的国际邮件,无论华人还是洋人交寄,除按邮联费率收费外,还要按国内费率加收国内邮费;挂号邮件则除按邮联的规定收取挂号费外还要按国内规定加收挂号费。所加收的费用出国邮件由寄件人支付,进口邮件由收件人支付。

TOP

《天津邮政史料》249页:1902年10月10日邮字66号通告取消冬季邮资好象也就是因为秦皇岛至上海的海上运输有了 ...
liudan 发表于 2008-10-7 19:51

杀手锏與秦皇岛至上海的海上运输有關,認真再重新研讀下《天津邮政史料》相關秦皇岛至上海的海上运输!
林志明
台灣台中市南區建成路1550號

TOP

并等待偶像的杀手锏

TOP

是应该打屁股
2005829949515324.jpg

TOP

根据光绪二十三年的邮政章程第十款,凡寄往外洋之信,其资费缴与不缴听寄信人之便。
也就是说邮政当局并不管海外邮费。所以贴4分的邮件,并不欠中国邮局钱,所以不存在罚款。
但是章程是章程,到底是如何解释,还是不清楚。
最好有贴10分的信封,看到底邮政是按照蔡先生的计算贴6分香港邮票呢(12分-10分,欠资2分,加倍罚款,10分-4分=6分香港邮票),还是按照我的计算贴8分(10-2分国内邮资,还剩下8分香港邮票)香港邮票。

TOP

这书还真有哈哈

TOP

号称文献杀手,文献不多,总是还有一些的。尤其像蔡大佬的书
文献杀手1 发表于 2010-6-27 21:03



    这本有吗?

未命名.gif (23.47 KB)

未命名.gif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看来有书了
麦国培 发表于 2010-6-27 20:23

号称文献杀手,文献不多,总是还有一些的。尤其像蔡大佬的书

TOP

那是的!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邮史和历史》书上的解释是应该贴5分,只贴了4分,少贴1分加倍罚款2分。4分-2分=2分。所以贴香港邮票2分。我觉得这个没有官方文件的支持。只是个人的猜想。就像我也可以猜想。5分,只贴了4分,去掉国内邮资1分。应该还有3分。由于邮局没有3分和1分的邮票(1903年前香港邮票没有发行过1分和3分邮票),只有2分的邮票。所以就只能贴2分了。大家都是提出猜想,到底谁对谁错,要看林志明先生哪里找到官方文件了。

TOP

个人觉得《邮史和历史》中的解释欠妥。
文献杀手1 发表于 2010-6-27 20:15

如何解释?
林志明
台灣台中市南區建成路1550號

TOP

看来有书了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这个似乎跟当时是否有1分的英国客邮没有关系。即便当时有1分的英国客邮,在这几张片上也无用武之处。
qdjht 发表于 2010-6-27 12:57

个人觉得《邮史和历史》中的解释欠妥。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