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能不能找到连平戳?
近礼书斋 发表于 2010-3-27 08:38



    上面不是吗?还找!是找那钢戳收藏吗?

TOP

36.汕头
中文名称: 汕头市
所属地区: 广东省
下辖地区: 金平区等
电话区号: 0754
邮政区码: 5150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东南部
面积: 2064平方公里
人口: 2008年总人口506.57万人
方言: 潮州话也叫潮汕话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礐石风景名胜区等
机场: 汕头外砂机场
火车站: 汕头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D
市花: 金凤花
汕头市,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市、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汕头市属亚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
  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全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
  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21℃--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6℃—40℃,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汕头市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
  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
  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市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区县均临海洋,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其中南澳23个、潮阳1个、汕头12个、澄海2个、牛田洋2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市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汕头市行政区划图2008年,汕头市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辖32镇37街道,辖541个村委会和512个居委会。民族以汉族居多,约占99.9%,还有畲族、壮族等10个少数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1118人。
  金平区:人口:744600人,面积:108.71平方公里,辖17街道、166个居委会:金砂、东墩、东方、大华、石炮台、金厦、广厦、歧山、月浦、新福、乌桥、光华、永祥、海安、同益、鮀莲、鮀江街道。
  龙湖区:人口:380000人,面积:103.58平方公里,辖5街道2镇、32个村委会和78个居委会:珠池、金霞、新津、龙祥、鸥汀街道和外砂、新溪镇。
  澄海区:人口:725600人,面积:345.23平方公里,辖3街道8镇、131个村委会和45个居委会:凤翔、澄华、广益街道和莲上、莲下、莲华、东里、溪南、盐鸿、上华、隆都镇。
  濠江区:人口:277300人,面积:134.88平方公里,辖7街道、60个居委会:达濠、马窖、礐石、广澳、滨海、河浦、玉新街道。
  潮阳区:人口:1619500人,面积:667.60平方公里,辖4街道和9镇、178个村委会和93个居委会: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和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埠、金灶、谷饶、贵屿、铜盂镇。
  潮南区:人口:1246000人,面积:596.42平方公里,辖1街道和10镇、167个村委会和65个居委会:峡山街道和井都、陇田、成田、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镇。
  南澳县:人口:72700人 面积:108.00平方公里,辖3镇、33村委会和5居委会:后宅、深澳、云澳镇。
截止2009年3月,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着特征是中生代侵人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截止2009年3月,全市土地资源224438.7公顷。全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早在新石器时代,潮州就已经有了石器和陶器的生产工艺,到了东周时期,潮州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玉器、木器、青铜器工艺,已具有广东先进水平。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铸工艺,特别是金银饰品工艺,已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宋元两代,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而且出了不少珍品,产品种类,技艺水平,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是潮州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大批工艺美术精品遗存于世,潮州开元寺大殿龛桌和圆雕《金千佛塔》以及玉雕产品鼻烟壶、玉印、头插、怀古、如意等,令人拍案叫绝。
  潮州民间的花灯、嵌瓷、香包、泥塑、剪纸、首饰等,都富有地方特色,驰名中外,成为官民人等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时节应用品。潮州工艺美术经过千百年的精炼,融汇中外,推陈出新,自成流派,形成鲜明、浓郁的地方艺术风格。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潮汕工艺既有中原文化的承传性、原发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潮州工艺品是潮州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就地取材制作出来,常常表现出它的独创性,令人拍案叫绝。
潮剧由南戏演变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潮剧。潮剧是潮州的地方戏,也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全国十大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历史。潮剧也被称之中国艺苑奇葩,获得海内外广泛的好评。其突出特点是:优美抒情,潮州味浓,有大批优秀剧目,独特表演艺术和著名演员,雅俗共赏,深受群众喜爱,有多部潮剧拍成电影传遍国内海外,潮剧团也多次赴国内各地和海外演出,尤其是丑戏的表演艺术更是脍炙人口。
  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潮剧唱腔有一个特点:就是帮唱。
  潮剧音乐的特色乐器有二弦、椰胡、大笛、大鼓、深波、曲锣等。
  潮剧的角色行当古时分为生、旦、净、未、丑、外、贴等7角,现发展成为10种丑 、7种旦、5种生和3种净。其中,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知名,有“南国鲜花”之称。
  潮剧,潮州文化的奇葩,也是潮州民间艺术的精髓。
  流传于潮汕地区的民间音乐统称为潮州音乐,包括锣鼓乐、弦诗乐、笛套乐、细乐、庙堂音乐等品种,是一种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老乐种,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台湾、港澳及东南亚各地,在中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潮州音乐古朴、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时代,潮州音乐既源于唐、宋中原古乐,又承袭融汇了“正字”、“昆腔”、“西秦”、“外江”诸剧种及地方民间乐调。至明代中叶潮州音乐已形成一种曲目丰富、形式多样、自成体系的民间音乐艺术。
  潮州音乐传谱,用“二四谱”、“工尺谱”以及简谱。其中“二四谱”系潮州音乐最古老谱式,也是中国稀有的乐谱。从“二四谱”及潮州音乐特殊音律进行研究,均可见唐、宋音乐文化对潮州音乐的影响。
  潮州音乐的演奏方式和乐器组合种类多样,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潮乐的基本调式有五种,即:轻六调、重六调、活五调、反线调、轻三重六调。最具特色的乐器是二弦和打击乐。在演奏上除锣鼓乐外,都由二弦领奏和指挥。
  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几十人以至上百人的大锣鼓演奏,也有二五人组成的弦乐演奏,是雅俗共赏,群众性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农产品品种繁多,水稻、花生、甘蔗、黄麻是传统大宗产品。盛产各种岭南佳果,潮州柑被誉为“柑橘皇后”,林檎、橄榄、杨梅、油甘、澳榴等是名优杂果。享有盛誉的“蔬菜王国”,四季有优质时令蔬菜应市,包心芥菜、早皇白菜、芥蓝花、椰菜花是当地的特优品种,良种菜籽蜚声海内外。较有名的禽畜有狮头鹅、鸥汀鸡、当地黑猪等,尤其以狮头鹅最负盛名,被誉为“百禽之王”。海、淡水产品十分丰富,最名贵的鳗鱼、石斑鱼、鲳鱼、马鲛、对虾、膏蟹、梭子蟹、鱿鱼、牡蛎、紫菜等。选用丰富海鲜为主要原料的潮州菜,以其用料考究、制作精巧、美味独特而风靡海内外。以牛肉丸、猪肉丸、鱼丸“三丸”和蚝烙等为代表的风味食品,脍炙人口。各式凉果和腌制蔬菜都是传统名菜。潮汕抽纱、金漆木雕、玩具礼品等手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彩瓷、珠绣、金银饰品等也很著名。
潮州工夫茶味道香,喝起来口感极佳,因此名扬海内外。泡功夫茶时要选择上好的茶叶,如铁观音、普洱茶等等。另外,泡茶的水最好是甘甜、干净的泉水,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会更加甘美可口。泡茶的步骤:1、选择茶叶放在泡茶的壶里。2、往壶里倒入刚开的热水。3、倒入茶杯。4、把茶杯里的茶水倒掉(这是民间的习俗,第一次倒的要倒掉)。5、往壶里倒入热水。6、倒入茶杯即可品尝。泡茶时最好选用专用的茶具,比如茶盘和几个小茶杯。倒茶时循环向每个杯里倒入茶水,这叫“关公巡城”;到茶水快倒完的时候,再循环向杯里滴入茶水,到完为止,这叫“韩信点兵”。喝茶时还有专用的姿势和礼仪。
潮州民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有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冬至吃“冬节丸”等饮食习俗;有请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习俗;有“吃丁酒”、“出花园”等生育习俗;有时年八节祭拜等岁时民俗;有“搬涂戏”、“赛花灯”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俗。
潮州话古朴典雅,词汇丰富,保留较多的古语音、古语汇和古语法,可谓唐音古韵千年不易。
  潮州话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潮州话本是古代中原汉人语言在潮地衍变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载,潮州话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潮州话的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地方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现在的潮汕地区的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历经千百年后,中原汉族语言早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潮州话却仍然保留着古汉语的八个声调。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州话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潮州话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粥叫糜,等等。古汉语也保留较完整;潮州话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潮州话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州话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由于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所以潮州话也成为联结海内外潮人的最强大的纽带。
  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认为:“潮州语是现今中国方言最古远、最特殊的。”



PICT3975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牛田洋闻名啊!文革的旗帜!

TOP

家居冷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广东的另一语系!

TOP

是的,三大语系之一.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学好广东话,就成翻译家!

TOP

37.清新
清新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总面积2579平方千米/2669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太和镇,邮编:511800。代码:441827。区号:0763。拼音:Qingxin Xian
清新县旅游资源丰富。
  笔架峡谷漂流有闻名省、港、澳,日涌水量8,000~10,000立方米,水温为28~60℃,含多种人体所需用微量元素,具有较高医疗保健价值,现已成为度假、观光、休闲、体育、娱乐、购物的旅游胜地清新温矿泉(国家AAAA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有始建于清末咸丰年间,历史悠久,山青水秀,古迹繁多的太和古洞;还有风光明媚,景色怡人的笔架山度假村和笔架峡谷漂流;
  有奇花异木、千姿百态的明霞古洞、世外桃源桃花湖、燕子岩等一批正在开发的游览景点;
  县内还有一批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如玄真洞自然生态区、英吉利珍禽生态园、北伐名将陈可钰将军故居、新洲金矿遗址和清新峰林(喀斯特地形)以及大量适宜于开发生态观光农业的土地资源等。
清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为1600—1900小时,年均气温为20℃—22℃,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2258毫米。是一个以粮、油、菜、果、笋、鸡为主的农业大县,县域北部滨江山区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反季节蔬菜。全县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5.1万公顷,待开发的25度以下坡地3.3万公顷.农副产品有远近闻名的清远鸡、乌鬃鹅、冰糖桔、骆坑笋、笔架茶、赤蕨、食用菌等
清新县自然资源丰富。 清远麻黄鸡
  水力资源:全县已建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共5.1万千瓦,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以上,尚有4.7万千瓦的水力资源等待开发;
  土地资源:有耕地2.9万公顷,其中水田2.2万公顷,可开发25度以下坡地3.3万公顷;
  森林资源:有林业用地17.32万公顷 , 有林业面积12.95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33.9万立方米;
  土特产资源:有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的清远麻黄鸡、乌鬃鹅、骆坑笋、笔架茶、赤蕨、食用菌等;
  劳力资源:有劳力资源30万。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撤销清远市清郊区,清新县地图设立清新县。
  2000年,清新县辖23个镇。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31226人,其中:江口镇 17246人、高田镇 13338人、太和镇 47478人、回澜镇 25304人、太平镇 40595人、山塘镇 37834人、三坑镇 36630人、秦皇镇 3388人、珠坑镇 8637人、石马镇 17470人、南冲镇 15943人、石坎镇 20867人、龙颈镇 16912人、禾云镇 16551人、鱼坝镇 15295人、新洲镇 21739人、沙河镇 21643人、浸潭镇 54350人、石潭镇 50220人、桃源镇 15402人、白湾镇 8824人、清华镇 3673人、升平镇 20409人、笔架林场虚拟镇 1478人。
  2002年,清新县辖23个镇(太和 鱼坝 高田 升平 江口 山塘 回澜 三坑 太平 泰皇 石马 南冲 石坎 珠坑 龙颈 桃源 禾云 沙河 浸潭 石潭 白湾 新洲 清侨),289个村委会、23个居委会。
  2003年,根据省、市党委政府的文件及省民政厅粤民区【2002】48号文件精神,清新县委、县政府已于5月21日前顺利完成秦皇镇和回澜镇撤并工作。
  (1)撤销后的秦皇镇,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并入太平镇,目前太平镇管辖原秦皇镇和太平镇的行政区域范围,辖1个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207.5平方千米,总人口62056人,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撤销后的回澜镇,其管辖的回澜居委会和飞水、井塘、白莲、塔脚、告星、新洲、万群、万星、五星9个村委会的行政区域并入太和镇,回正、低地、大湾3个村委会的行政区域并入山塘镇。调整后的太和镇管辖原太和镇2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和原回澜镇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总面积86平方千米,总人口74330人,太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山塘镇管辖原山塘镇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和原回澜镇3个村委会,总面积84.6平方千米,总人口55497人,山塘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4年,清新县区划调整,由23个镇撤并为9个镇,其中:撤销禾云、沙河、鱼坝3个镇,设立新的禾云镇;撤销龙颈、珠坑、石马、石坎、南冲5镇,合并设立新的龙颈镇;合并后全镇总面积583.7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多。
  截至2009年5月28日,清新县辖8个镇:太和、山塘、三坑、太平、龙颈、禾云、浸潭、石潭。



PICT3976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清新好听!

TOP

38.斗门
斗门区总面积674.8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8年), 是著名的侨乡。200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48.7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
  区人民政府驻井岸镇,邮编:519100。行政区划代码:440403。区号:0756。拼音:Doumen Qu。
珠海市斗门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东临中山市,南与本市金湾区相连,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  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斗门县,1983年7月归属珠海市管辖,2001年4月撤县设区。全区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其中户籍人口31.6万。全区辖5个镇,100个行政村。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5.6万。年平均气温为22.1。C,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斗门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享誉海内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游和历史研究价值的赵氏录猗祠、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金台寺云雾缭绕,白藤湖一碧万顷,灯笼沙渔歌互答,一派水乡风情。  斗门区毗邻港澳,紧靠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轻轨,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广珠铁路和港珠澳大桥即将兴建,斗门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斗门港航线直达香港、澳门和沿海各地,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  农业以种植水稻、甘蔗和水产养殖为主,盛产荔枝、芒果、香蕉、龙眼、火龙果等南方佳果,拥有“鹤洲莲藕、香蕉”、“雷蛛青蟹”、“白藤湖西芹”“天天新玉米”、“乡意浓有机米”和“白蕉海鲈”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工业有电子、电器、轻纺、食品、建材、制糖等支柱产业。现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集团、住友化工和国内知名企业青岛啤酒、格力集团、方正科技等已先后落户斗门区;商贸、房地产兴旺,是珠海西区商贸和居住中心。
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角,即磨刀门到崖门之间。即东经113°0.5′至113°25′,北纬21°59′至22°25′之间。从赤鼻岛至白蕉七围交界线,东西之间最宽33.4公里。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斗门位于珠海市的西部,东连中山市,北倚江门市,与澳门水域相连,距香港56海里,至广州、深圳仅一至两小时。
  水资源 
  (一)当地水资源  斗门区降雨在1100至3339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年径流总量为9.3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50。斗门区陆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2.1毫米,浅层地下水总量约为0.50亿立方米。
  (二)客水资源  过境客水为769亿立方米。其中磨刀门水道523亿立方米,鸡啼门水道140亿立方米,虎跳门水道106亿立方米。综览主客水量:全区平均每年拥有淡水资源约为778.8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26.65万立方米。
  交通优势
  ●港口:
  除了斗门港外,斗门周边有高栏、九洲、湾仔、万山等4个一类港口口岸,其中斗门港有3000吨泊位码头4个,货运码头面积11万平方米,年吞吐量15万标准箱,近期将发展为30万个标箱。
  珠海港是中国沿海主枢纽港,距大西国际水道仅1海里,航线联通全球,已投入使用有2个2万吨泊位、1个8万吨石化公用码头,另有在建的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其中1个在2008年底已完成,另1个在2009年完成。
  斗门港、九洲港、香洲港每天有30多班快船直达香港、深圳。
  ●铁路:
  境内有计划修建的广州至珠海铁路,预计2011年通车,与已建成的珠海机场、珠海港及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相配套。
  ●珠海机场:
  斗门距珠海机场20千米,珠海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30多条,每天有航班飞往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还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4个现代化空港,通往全国和世界各地。(珠海机场属于金湾区)
  ●高速公路:
  广州—深圳—珠海(广深珠)高速公路已通车,从斗门到珠江三角洲任何一个地级市车程不超过2小时。境内有粤西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阳江—珠海)、和江珠高速公路(江门—珠海)。
  土地资源
  斗门沃土广袤,全区陆地面积674.8平方千米,其中可用于工业开发的规划用地超过100平方千米,工业用地价格在珠三角地区最低。工业用地基准地价252元/㎡。
  工业概况
  按照市的部署要求,对工业园区资源进行整合调整,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斗门有工业园区2个:新青科技工业园和富山工业园。
  1、新青科技工业园
  以伟创力集团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具较大规模,随着以生产电子终端产品、电子线路板、电池、电缆等企业在园区的集聚,园区目前有210家企业,产业定位为电子信息产业。新青科技工业园成为斗门区第一个专业化特色园区, 2007年井岸镇被定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专业镇”。
  2、富山工业园
  成立于2009年3月2日,珠海市重点建设的“四大园区”之一。富山工业园具备土地资源、产业基础、岸线和水资源等综合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家用电器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临港装备制造、车辆制造、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制造、造纸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业为主。目前已有66家企业投产,初步形成了以格力电器为龙头的家用电器制造及以方正科技和紫翔电子为发展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格局。
2001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和金湾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
  斗门县辖10个镇(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蓬溪、六乡、红旗、平沙),121个村委会、47个居委会。
  2000年,斗门县辖10个镇。总人口401529人,各镇人口: 上横镇 23583 莲溪镇 13562 六乡镇 19849 斗门镇 41294 五山镇 26068 乾务镇 19023 白蕉镇 61534 井岸镇 108074 红旗镇 21999 平沙镇 49689 自藤湖虚拟镇 9755 城南虚拟镇 709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3年,白蕉镇、六乡镇合并为白蕉镇,五山镇、乾务镇合并为乾务镇,莲溪镇、上横镇合并为莲洲镇。



PICT3977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这地方以前要边防证才能去!

TOP

有好几个同学是斗门的.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那里真是鱼米之乡!特别鱼类!

TOP

没去过.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去白藤湖吃海鲜。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白藤好像有戳
514599广东兴宁市海关北巷20号 练恺东
支付宝:lkd0010@tom.com 手机/微信:135 908 069 51

TOP

白藤湖有过一段辉煌的!

TOP

39.龙门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总面积2058平方千米(《简册》)/2266平方千米(“龙门县政府网站”)。按2004年公安户籍统计,全县总户数89878户,总人口3205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527人,占总人口的26.99%。
  县人民政府驻龙城街道,邮编:516800。代码:441324。区号:0752。拼音:Longmen Xian。
  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东江支流——增江河上游龙门河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县。县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
  龙门县历史悠久,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设县,清属广州,民国期间曾属粤海道,解放初期属于粤中行署及佛山地区,1959年并入增城县,1961年恢复龙门县建制,属于惠阳地区,1975年划属广州市,1988年归属惠州至今。现行政区分为16个乡镇,1个建制镇林场,1个市辖林场,158个管理区。1997年县总人口303977人,县城设在龙城镇。
  龙门县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近30万亩耕地,有30万亩25坡度以下的山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县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70个;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水果基地面积2.1万亩;鳗鱼、甲鱼等水产养殖面积0.29万亩。龙门县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龙门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据史载:“其地为增之上龙门,故以龙门名县立”。把这块峻峭的地域取名“龙门”,符其险要奇秀之实,且此地还有一个类似“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古时的龙门县,不但地处偏远,而且道路崎岖难行,据说有一位士子赴考落榜,无意之中在这里逗留了一晚,梦见自己变成鲤鱼,跳跃过龙门。第二年便高中状元,于是这位新科状元又回到龙门逗留了一天才上京赴任。说也奇怪,从此之后他事事如意,在官场上更是得意非凡。就这样,人们都认为龙门是个“转运”的福地,龙门也因此名传四方。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为祈福而来龙门,当然更多的人是被这里如画美景吸引。
龙门县各种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县有近30万亩耕地,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70个;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水果基地面积2.1万亩;鳗鱼、甲鱼等水产养殖面积0.29万亩。全县有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2%,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钨、汞、银、煤、石灰石、瓷土等,尤以石灰石、瓷土、铅锌矿会储量最为丰富。龙门县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工业主要行业有建材、冶金、造纸、印刷、食品、化工、纺织、竹木加工等。
明弘治九年(1498年)置龙门县。据《今县释名》:“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明初为上龙门巡司,弘治中置县,以龙门镇为名。”
  2000年,龙门县辖15个镇、1个乡。总人口267949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99357人,占74.4%,非农业人口61834人,占23.7%。各乡镇人口: 麻榨镇 21978 永汉镇 38467 沙迳镇 15938 龙华镇 12441 路溪镇 9724 龙江镇 14058 平陵镇 32660 王坪镇 29262 龙城镇 40857 左潭镇 11590 地派镇 9296 南昆山镇 3467 铁岗镇 9568 天堂山镇 5021 田美镇 5614 蓝田瑶族乡 8008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龙门县辖15个镇(龙城 王坪 平陵 龙江 路溪 龙华 麻榨 沙迳 永汉 左潭 地派 铁岗 田美 天堂山 南昆山)、1个民族乡(蓝田瑶族乡),157个村委会、23个居委会。
  2005年,龙门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如下:(1)撤销龙门县天堂山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地派镇。调整后,地派镇管辖原地派镇和原天堂山镇的行政区划范围,辖2个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总面积21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7334人,地派镇政府驻地不变;(2)撤销龙门县铁岗镇和左潭镇,设立龙门县龙潭镇。龙潭镇管辖原左潭镇和原铁岗镇的行政区划范围,辖2个居委会和14个村委会,总面积25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3884人。龙潭镇政府驻原左潭镇政府驻地。6月8日龙潭镇正式挂牌处理。
  2005年6月1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29号)批准撤销龙门县龙城镇,设立龙城街道办事处,并将原王坪镇王坪居委会和青溪、戴屋、樟潭、黄溪、鸬鹚、横田、城西、王坪、花围、陈村、黄竹沥、江厦、三洞13个村委会划入龙城街道办事处;王坪镇更名为龙田镇。 龙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龙城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原王坪镇王坪居委会和青溪、戴屋、樟潭、黄溪、鸬鹚、横田、城西、王坪、花围、陈村、黄竹沥、江厦、三洞等13个村委会的范围。共辖8个居委会和19个村委会,总面积115.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0858人,龙城街道办事处驻原龙城镇政府驻地。龙田镇于2005年8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管辖原王坪镇邬村、江冚、长坑、旧梁、沙塘、王宾、菱角塘、西埔、石龙头、李洞、社厦、赖屋、黄珠洞、田美等14个村委会的范围,共有20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5.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5077人,龙田镇政府驻西埔村委会。
  2005年12月9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63号)批准撤销龙门县沙迳镇,并入龙华镇;撤销路溪镇,并入龙江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龙门县辖1个街道(龙城)、10个镇(龙田、平陵、龙江、龙华、麻榨、永汉、龙潭、地派)、1个民族乡(蓝田瑶族乡)。
舞火狗
  传承:团圆节舞之蹈之,既纪念“再生之母”,又是少女“成年礼”
  龙门县蓝田瑶族民间舞蹈“舞火狗”已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对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舞火狗”符合申报的标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处于濒危状态。
  过程:舞蹈以“叩拜”为主,反复吟唱古朴歌谣,礼毕与意中人对歌
  “舞火狗”活动有一种古朴美贯穿始终,而礼毕后与意中人的对歌给少女们增添了快乐。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未婚瑶族姑娘饭后集中,由年长“有福分”的妇女给她们捆上黄姜叶、山藤,戴上四方插着香火的竹帽,扮演“火狗”。
  龙门粉
  龙门粉以优质冬米配以独特泉水精制而成,是龙门县驰名已久的土特产之一。据记载,上世纪30年代初已闻名省内外。龙门粉又以沙迳镇长滩村的“长滩米粉”最为著名。“长滩米粉”特有的芳香味经久不减,爽滑可口,韧度适中,易熟而不糊,蒸、煮、炒皆可。全县年总产量约150吨。
  龙门年桔
  据记载,年桔栽培已有近千年历史。1989年调查统计,全县百年以上的老桔树全县有200多株。年桔正当春节新年期间成熟,故名“年桔”,是人们逢年过节拿意头、图吉利的送礼佳品。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而闻名国内外。年桔系芸香科,柑桔属。果色橙红、鲜艳夺目,果皮光滑,果实肉嫩汁多,甜酸可口,具有独特风味;单果重6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2~14%,含酸量0.7~0.9%,果肉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和糖份。鲜果食用具有清心、润肺、养颜、促进消化等功能,果皮可制作陈皮,有药用价植。
  2002年统计,全县年桔种植面积4267公顷,年总产量3.2万吨。其中以龙华镇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沙迳、麻榨、永汉等乡镇。
  龙门鸡
  “龙门鸡”又称为“黄胡鸡”、“草头鸡”、“蛇头鸡”,三黄胡须鸡(即黄毛、黄脚、黄嘴—一小胡须)。具有胸宽、身横、脚矮、肉厚、肥而嫩滑、尾油足而不腻,骨软而色、香、味、美俱全等特点。每只鸡体重1公斤左右为上品。“龙门鸡”饲养历史悠久,咸丰元年县志中有“鸡”的记载。50年代前王坪、龙华、沙迳、平陵和北部几个乡镇多养龙门鸡。60年代中期中央外贸部把龙门划为养鸡基地县。据1967年记载龙门鸡出口6.18万只。远销到世界各地。目前,龙门鸡生产处于供不应求,价格比普通鸡贵得多,年产只有12万只。据畜牧部门的反映目前龙门鸡的防疫、提纯、饲料等问题还承待解决。
  龙门蜂蜜
  龙门林地面积18万公顷,山地遍布各种林果,林中的鸭脚木花是蜂蜜酿制的上等材料。此花酿制的蜂蜜香味别具特色,再加上龙门山区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公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酿造出“龙门纯蜂蜜”。龙门蜂蜜集美容、保健、药用于一身,其中尤以冬蜜最佳,其色纯白,味道清纯,富含有机酸。龙门养蜂已有几百年历史。至2002年止,年饲养量达5.3万多群,蜂蜜年总产量1300多吨。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作佐料精制而成。其以“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时,龙门米饼有“永清饼”和“蓝田饼”两种。“永清饼”个体较茶杯口大些,“蓝田饼”似钱币大小。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2001年县有关质检部门为龙门米饼制定了质量标准,促进了龙门米饼的销售。全县2002年米饼总销售量逾1000万只,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并远销港、澳、台等地。
  观音菜
  观音菜又称野韭菜Allium Hhwaires,别名山韭菜,(龙门人叫观音菜)。南昆野韭菜主要产于南昆山、铁岗地区。原来采摘野生韭菜为主,后来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发展一栽培生产。野韭菜每100g嫩叶含水分86g、蛋白质3.7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4.1g、灰分2.2g、维生素B10.03mg、维生素B20.11mg、维生素C21mg、胡萝卜素1.41mg、钙129mg、磷47mg、铁5.4mg。野韭菜性味辛、温,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调整脏腑、理气降逆、暖胃除湿、散血行瘀和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胃虚寒、噎膈反胃、便秘、尿频、心烦、毛发脱落、痔漏、脱肛、痢疾、妇女痛经等病。
  蜂蜜醋
  蜂蜜醋是县养蜂研究所最新研制的蜂蜜产品之一,以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材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食用醋,它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有机酸(如苹果酸、洒石酸、柠檬酸、乳酸等)、微量元素(如镁、铁、钙、钾、磷、钠等)及多种维生素(如B1、B6、B12),酸甜可口,酸味柔和,深受顾客青睐。蜂蜜醋的包装有180克和500克两种。2002年总产量800吨,产值1520万元,产品远销港澳台等地。
  龙门溪笋
  西溪笋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四百多年前,明朝弘治年间开始种植竹笋,并将母竹上长出的幼嫩竹笋煮熟鲜食或加工制作笋干食用。因其产于龙华与左潭两镇交界的西溪,故称“西溪笋”,而以西溪鹿庵村的甜笋品质上乘,尤为著名,列为上等名菜。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产品是笋干,已销往港澳市场;80年代开始生产溪笋罐头,销往广州、深圳、香港及日本等地;90年代,主要产品鲜笋、笋干,销往省内外,港澳地区。西溪笋鲜笋体大肉厚,肉质鲜白肥嫩、爽口,传统用鲜笋加工制作的干笋衣薄而透明,肉质爽脆、清甜甘滑。
  西溪笋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胺基酸以及磷、铁、钙、镁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并有减肥、降血压、健体等功效。2002年全县种植笋竹面积4200公顷,年鲜笋产量为3.5万吨,笋干产量96吨。而以左潭镇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龙华镇、王坪镇、天堂山镇。
  龙门农民画
  被誉为“世界艺术奇葩”的中国农民画,植根于民族、民间的艺术土壤,继承和发展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剪纸、绣花、雕刻、年画等传统美术造型的表现方法,以其质朴纯真的构思,明快强烈的色彩,夸张变形的构图,在世界民间美术领域独树一帜,散发着特有的乡土艺术芬芳。
  龙门农民画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创作活动。龙门农民画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熟悉的劳动、生活和家乡风俗的热闹喜庆场面,饱含浓郁的民间文化特色。
  一九九二年以来,龙门农民画曾在广州、西安、北京、上海、长春等国内大都市展出,也曾到美国、日本、瑞典、挪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100多张作品在国内外刊物发表,48张获省以上美术奖,外宾购龙门农民画4500多张,1988年龙门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8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农民画艺术)之乡”。
  南昆山毛茶
  龙门南昆山毛茶,当地人称“百岁茶”。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鉴定表明,南昆山毛茶有特殊的饮用药理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尚未发现的一种珍稀茶叶资源。《中山大学学报》(1998、2)介绍,从82年到87年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采集近千个标本,以可可豆碱为主的一种茶树就是“毛茶”。它具有明显抗衰老(茶多酚是抗衰老物质)、降血压、助消化、减肥、延年益寿的作用。
南昆山
  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惠州市龙门县西南部,总面积1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多米。距广州约90公里,交通路线比较发达,珠三角地区过来十分方便。1993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森林公园。
  因生态系统完整,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位于东经114°38′,北纬23°38′,北回归线正好穿山而过,因此得名“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南昆山的奇峰秀石,呈现出独特的石河奇观、壮观的川龙瀑布、清幽的观音潭、秀丽的七仙湖、神秘的主峰天堂顶海拔1228米等数之不尽的奇特壮丽景点。景区内6万亩连绵竹海幽深莫测,“林海苍茫绿接天,云山浮涌动苍烟”。南昆山的流泉飞瀑,如白练飞泻,似绿绫飘拂;瀑击涛喧,震山撼谷。区内常年气温22℃,雨量充沛,气候宜人,三福伏时节,这里较广州城市气温低6~8℃,故有“南国避暑天堂”之誉。山中负离子浓度高,每立方厘米达到11万负离子,空气清新,是一个感受天然大氧吧的旅游度假胜地,是名副其实的“南粤大氧吧”。森林覆盖率达98.2%,区内重峰叠峦,古树参天,青竹遍野,24万亩原始森林,原始森林内还繁衍着无数珍稀动物、植物,人们称南昆山是动物的天府、植物的宝库,奇峰异景多,且是纯天然的,没人工的痕迹,因此也有“古代桃源今代存”的说法。
  不同的时节,南昆山有不同的景色。春季花开,天堂顶上百花争奇斗艳,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粉红色、白色、红色、紫红色,奔放灿烂;六月初,雨季刚过,南昆山的瀑布如银练飞泻,蔚为壮观;重阳时节登天堂顶,应节之余,可期望有转运的际遇;冬天,因树木时有结冰,可以看到“树挂”的景象。
  南昆山上生长着茂盛的亚热带和温带植物、高等植物达2500多种,除了桐、柯、竹、柏等植物外,尚有著名的活化石穗花杉、竹柏以及观光木、格木、红花荷、福建柏等珍贵树种。这里还栖息着多种多样的珍贵动物,有苏门铃、大灵猫、白熊、野猪、穿山甲等,还有大量的鸟类,如白雕、锦鸡、山鹰、毛鸡、红咀相思鸟、辛氏美丽鸟、猫头鹰等。
  南昆山的青山秀水、奇松怪石、鸣泉飞瀑,或雄奇秀丽或广大幽深,身临其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是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保健的胜地。到南昆山旅游,你会不由自主地、全身心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PICT3978a.jpg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这是好地方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鲤鱼跃龙门。
广州普通邮票研究会会长
广东佛山松风路松风八巷一号302宋健一邮编:528000电邮:fssjy001@163.com
13702906958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