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那我请教田兄,何教授书中,为何单单只有英国邮件?有什么原因?我想出了4条,不知道哪条是对的
1)堂堂 ...
alainfang 发表于 2010-7-26 19:03


该书有非英国的例子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喜欢探讨!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第一枚是1907年,
第二枚是1911年,
第三枚是1913年。
似乎與方先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吧?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6 12:12

那我请教田兄,何教授书中,为何单单只有英国邮件?有什么原因?我想出了4条,不知道哪条是对的
1)堂堂大英帝国,外强中干,好欺负,中国打不过其他诸强,只能欺负英国?
2)家道中落,英国人穷得交不起邮资,所以都少贴邮票?其他诸强都是有钱的主,没有欠资的?
3)何教授对英国有偏爱,只收集英国邮件?
4)中国邮政总办(法国人),仇恨英国?

TOP

灵活多样
马上来学习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国际邮件的费用虽然是寄出国邮政从寄信人手中收取,但是收信国邮政从中也是提成的。万国邮政应该有协议的。

TOP

改寄的话,似乎是另外的话题吧。陈先生的原封不是改寄的吧。改寄的就是中国寄中国的问题了。改寄是否收费,陈先生可以查查书的,邮政是有规定的,收到信后,当天内退回邮局改寄是无需支付费用的,如不是当天退回,就需要支付费用。

TOP

何教授《欠资邮史》第40页一件1912年德国寄广州改寄成都邮件,到达成都加贴欠资票5分10枚作为改寄费,封上没有欠资戳。
见过一些改寄邮件有的不加收邮资,也有加收邮资。
从这件来看,可能成都邮局执行较严,因此欠资或改寄邮件虽然无欠资戳也多加收欠资。
该件德国封现收录在严平西先生《民国纪年日戳1912-1917》第102页

四川成都.jpg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第一枚是1907年,
第二枚是1911年,
第三枚是1913年。
似乎與方先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吧?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学多点防身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不是,英国对寄往中国口岸(只要设有英国客邮局的口岸)的、邮件认同为国内邮件。所以只需支付国内平信邮资。中国邮局多次公告,对此类邮件一经发现做欠资处理。

TOP

是不是此三个封都是英国或者英联邦国家寄出的?请教田兄,何教授的书中有没有其他地方寄出的此类封?
alainfang 发表于 2010-7-26 11:36

學習了!原來英國人較豪氣,不斤斤計較,欠資視作平常;況且欠資差額也不是自已收回,所以不作欠資處理?豈知中國人較婆媽?會對英國或其屬地來件諸多留難,從中撿撿便宜。

PS:
何教授此書有關早期國外來件欠資例,可惜多以英國及其屬地為多。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是不是此三个封都是英国或者英联邦国家寄出的?请教田兄,何教授的书中有没有其他地方寄出的此类封?

TOP

请教田兄,第三个是哪里寄出来的?
1,2请田兄翻翻前面的贴,小丑指出过这种情况。

TOP

請看!

欠資1.jpg (68.04 KB)

欠資1.jpg

欠資2.jpg (81.6 KB)

欠資2.jpg

欠資3.jpg (45.77 KB)

欠資3.jpg

田進福     香港新界屯門時代廣場北翼2期36-37號舖
本人所發圖片,除註明出處外,大部份是本人拙藏,為普及郵學討論,歡迎下載使用。

TOP

哪里能买到何先生的书呀。全方位许老板都没有货。

TOP

应该是这样
普通邮票有代欠资邮票使用
同样,欠资邮票应该偶有代替普通邮票使用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能不能请陈先生,贴何教授书中几个出来,我们来学习一下,田先生的腾越封,的确是正确的,但我觉得这只针对腾越邮路的特殊处理。

TOP

這枚沒有香港欠資戳,按早前各家之言,收寄國理應不會追收欠資。
況且那 “T.12cts” 只是手寫字,可以被理 ...
edwardtin 发表于 2010-7-26 09:15

如果真写 “T.12cts” ,那就真是假的了,而且太明显了

TOP

没有何先生的书,能不能再贴几件看看?田兄贴的,欠资另有原因。

TOP

经田先生提醒, 翻阅何辉庆先生的《欠资邮史》,内收录清、民时期没有欠资戳(包括戳记或手写)的欠资封片多件
请小丑兄自己看看,这些都是“人为的集邮品”?
香港荃湾邮政局543号信箱
支付宝:ctk543@163.com
工行:6222024000035210638(陈进权)
我的博客:http://blog.163.com/hk1997_2046/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