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外兼修,某雅俗融通

中外兼修,雅俗融通

《陈印白集邮文选》序
.
葛建亚
.
古人将“立言” 即为后人留下学说,与“立德”和“立功”并称为人生“三不朽”。在著名集邮家陈印白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这本荟萃其在新中国成立后约四十年集邮“立言”成果的《陈印白集邮文选》面世了。诚如本书编者所说:这是对陈印白先生最好的纪念。
.
陈印白(1920.8.6~1993.1.10),安徽庐江人,原名陈国玺,字印白。毕业于杭州艺专,擅长西洋画,长期从事中学美术教学和电影宣传工作。曾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集邮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邮展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安徽省集邮协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蚌埠市邮协副会长。主要收集研究外国邮票,并注重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的研究。先后编著出版《外国邮票地名译文手册》、《世界邮票地名译名手册》、《世界邮票知识手册》(与香港杨子强合编)等。
.
我未见过陈印白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参编《金陵邮坛》,与他在南京工作的儿子陈晓白(已病故)多有交往,觉得他禀性平和、待人诚恳,乃受其父影响。但我对先生的了解有限,本无资格为本书作序,谨承编者至嘱,勉为其难,视为向邮坛前辈学习的又一机缘。
.
本书收录的陈印白先生78篇邮文,是从他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发表的480多篇文章中精选的,分为“地名?译文?文字”、“清代?民国?解放区”、“邮票?邮集?邮展”和“邮会?邮刊?邮书”四部分。通读书稿,深为作者邮学视野之宽、探研之广、理念之新、文字之精所折服。但因篇幅所限,不宜赘言,且将展开品评的空间留给读者。在此,谨用八个字概括先生的学术风格或成就:中外兼修,雅俗融通。
.
所谓中外兼修,是说陈印白先生不仅熟悉和了解我国各个时期的邮票发行使用情况,而且注重收集和研究外国邮票,积累了广博的外邮知识。他认为:“收集外邮,确能使人扩大视野,增长见闻”。他一再撰文倡导集邮者“集外邮学外文”,“向国外英文版邮刊投稿,广为介绍,广为宣传,以扩大我国邮票和集邮特色的国际影响,也可将国外邮刊上对我们有用的文章,如讨论专题集邮,介绍新邮信息等等,译成中文投登国内邮刊,以便起到彼此交流、相互借鉴的作用”,而他下功夫编著世界邮票地名译名和相关知识的工具书,正是为了给集邮者收集和研究外邮提供帮助。在中外集邮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不能不钦佩先生当年的真知灼见。
.
所谓雅俗融通,是说陈印白先生不仅重视集邮研究,邮学造诣深厚,而且善于通俗地宣传集邮,普及集邮知识。一方面,他认为“集邮之乐趣,在于将所得之邮票,作深刻之研究”,而他的邮学研究成果不斐。如在中国集邮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集邮精选本(1955?1966)》中,收入研究和介绍解放区邮票的文章共52篇,其中10篇的作者是陈印白先生;另一方面,他视大众集邮宣传和推广为己任,撰写了大量深入浅出、普及邮识的文章。如《清代邮票浅谈》一文对清代邮政和邮票的介绍,内容翔实清晰,文字简洁生动,是一篇值得赏读的“邮普”文章。又如,《怎么研究一张邮票》一文,以两套新中国邮票为例,详细介绍对邮票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通俗易懂,颇为耐读。
.
总之,阅读本书,不仅能得到邮票和集邮方面的诸多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对陈印白先生的集邮理念和实践的了解,并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我国集邮事业的执着和挚爱。
.
.
以下是平装本封面封底

论坛-陈印白集邮文选-封面底.jpg

213015江苏常州●清●潭●新村87幢戊单元501室●王●建●平●手机1●3●9●6●1●2●9●7●238 QQ:360298341
请您点击→集邮文献专营店

以下是精装本封面

论坛精装本-封面.jpg
213015江苏常州●清●潭●新村87幢戊单元501室●王●建●平●手机1●3●9●6●1●2●9●7●238 QQ:360298341
请您点击→集邮文献专营店

TOP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68号(省美院内) 陈 波
中国邮史研究会第98号会员
手机:13647239971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