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近年我国邮票张号采用喷码技术(图10),而且已经不是500版一包了,社会在不停发展,邮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才会历久常新,不停进步。

10.jpg (124.09 KB)

10.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根据以上研究,中国邮票的张号情况可归纳为:

1、无张号。

2、张号按顺序编列、不重复。

3、张号1-500重复编列。

4、双张号或多种张号。

5、其它特例。


为方便检查,张号一般会盖于上、下、左、右四个角位之一,但也有盖其它横、直边上的,或固定盖于某一角位置,不一而足。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民国重庆中央、中华等厂在印刷邮票时,张号同步印刷,前三位固定为“000”(图7)。而新中国邮票左边纸上所打印的只是印刷流水号,并非成品后所盖张号,研究者不可不知(图8)。


由于民国票有不少为加盖票甚至二次加盖,因此造成“双张号”情况,如图9即为一例,即原票一个张号,加盖时又盖一个新的成品张号。

7.jpg (192.55 KB)

7.jpg

8.jpg (327.01 KB)

8.jpg

9.jpg (244.7 KB)

9.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回头再看民国邮票,因民国票很难买到原包,故研究张号不大容易,但有了新中国的经验,再来解读就容易了。

民国票一般为3-5位数编号,其中三位数的很明显是没有盖工号在前。

而四、五位数很显然它的编列方法与新中国的类似,也是前1-3位为检票员张号,后三位为整包张号,个人留意了一些中后期(40年代)民国票,暂时未发现后一位编号大于500者,因此可能民国票也是不超过500版一包,重复编号(图6)。

6.jpg (48.1 KB)

6.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新中国中、近期不少邮票为500版一包,因此编号从001-500,如“5 492”可以解读为5号检票员所检的第492版。而这编号是重复编列的,即001-500-001-500-


所以偶尔会看到相同张号的版票存在,这是重复编号的实证,只是能找到的机率不多,个人在普票与JT票中均曾发现过实物。


5即为相同张号之实物,可以证明确实是重复编号的。

4.jpg (193.95 KB)

4.jpg

4 (1).jpg (191.68 KB)

4 (1).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例如新中国中、近期,它们的张号一般为4-6位数,如图3即为一例,那么如何解读这些数字呢?


因为近代票容易买到一包包的(60-2000年代),细心对照自然就清楚了,根据个人经手数以百万版邮票来看,这个数字前1-3位为邮票厂检票员工号,从1-1XX都有,后三位数则是整包中的顺序号。而早期旧币票部分则只有2-3位的张号,并无检票员工号(图4)。

3.jpg (127.12 KB)

3.jpg

4.jpg (57.32 KB)

4.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红印花为英国所印,原印刷100万枚,但用于加盖邮票时只使用了65万枚。其张号固定压印在右上角第10号票位上方(图2),以1-10000来编列,目前所见实物确实没有大于6500号的,因此加盖65万枚之说可靠。


以上为中国第一枚带张号邮票的编列情况。其后邮票印刷越来越多,因此邮票的张号编列也出现了一些不同。

2.jpg (189.72 KB)

2.jpg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