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生导师毕志夫接受凤凰河北专访,详细向我们讲述了历史上的冀平津由来。
近日,经济学家王福重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中公开表示了“河北人穷”、“河北雾霾污染了北京”、“河北人不反感雾霾”、“首钢搬迁河北求之不得”等一系列带有地域歧视的偏激言论,该节目一经播出,迅速蹿红网络,并引发较大争议。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了反击王福重言论的热潮,很多河北人反击王福重教授的视频、文章和观点,大多数显得过于粗暴,多是从情绪上的一种发泄,我们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辩证,情绪的发泄和人身攻击虽能获得一时快感,结果却容易适得其反。
日前正值河北“两会”期间,一些参会代表同样在关注这件事情,凤凰河北借此采访了河北省政协常委毕志夫。毕志夫是中国发票博物馆名誉馆长,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近代发票文化,收藏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发票文物,对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极大历史意义。他向凤凰河北详细阐述了京津冀三地的历史变迁以及河北在三地历史发展中的兴衰崛起,对时下热议的“王福重言论事件”从历史沿袭的角度提出新的思考及观点,对河北如何把握历史机遇以及明确发展定位和方向提供历史参考。
河北与北京历史关系:北京曾仅为河北“省辖市”
从历史说起:其实河北省在清朝时叫直隶,当时直隶总督府设在了保定。从1870年从后,由于直隶总督还兼任着北洋通商大臣,因此总督一般是夏天在天津办公,而冬天才回到保定。 从民国的北洋政府开始,直隶总督改为了全年候在天津办公。 历史上从设置直隶省以来,今天的华北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直隶的管辖范围,除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还包括了山东、河南的一小部分地区。而今天我们的河北省,真正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己经是民国十七年了。
在1928年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政府实施了“国府南迁”—— 首都由北京搬迁到了南京,将直隶省改成了今天的河北省,北京改名了北平,随之原来的直隶省府也由天津迁到了末代摄政王载沣的王府(位于今天中南海西北角)。1930年,“国府”出台了一个新政策,省会所在的城市必须是省辖市,因此北平就从原来院辖市(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降格成为省辖市,并成为了河北省省会。在后来抗战胜利和解放战争末期,北平还临时做过河北省省会,省府从原来的摄政王府搬迁到了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政府旧址,但那段历史的时间都不是很长。
这两发票分别是北京天利永记和前门大街华泰五金行,来自民国十九年和二十年的商业发货票。一种是中国传统的毛笔竖行自右向左方式的书契式、另一种为予印文字版书契形式。以上两张官方印花税票的“河北北平”它就是见证了当那段历史的有力证字!如果我们从国家的行政隶属关系讲:昔日的北平它只是河北省的一个省辖市!
历史上,北洋政府时期直隶都督就在天津。1928年6月改直隶省设河北省后,当时省会是由天津迁往了北平。 但1930年底省会又由北平搬回了天津,到了1935年河北省府又由天津转到保定,那段时间虽然河北省会总是在不断搬迁,天津一直是隶属河北省管辖,税源征管也是由河北征收。
这两张发票是来自民国十九年天津法租界同兴五金号,和日租界厚德福鲜果局,发票上分别也贴有一分面值和一枚二分面值的版图旗印花税票,同样官方的法定凭证上印着“河北天津”的两字。当年这张官方印花税票的文字充分证实了历史的沿革,依照当时的行政隶属关系来讲,河北为冀,北平和天津作为河北省会和省辖市!
京津冀三地历史功能定位:河北曾是经济保障中心
回顾历史,其实京津冀三地发展一直密不可分,从清代北京作为国都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后,京津冀三地就形成了不可分割和各自承担的功能关系。“京师”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消费中心,“口岸”天津作为区域经贸中心,对京师及腹地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而“腹地”河北(当然那时还称为“直隶”),则承担着今经济资源供给、服务保障、生态承载的功能,是京、津两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天津港口的开通河北则担负和保障着天津外贸出口货源,当年张家口的皮毛,冀中的药材,冀东的煤炭、洋灰、玻璃等成为了天津出口商品的主要来源。这些物资既保障了天津港口的外贸需求又满足了天津市民生活需要,而自天津港口进口的各国洋杂货,也从这里被直隶各地商贩运达各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经济互惠行为,增进了各地区的经济良好发展。
当年的无数河北人在京津两市,他们从肩挑货物和摆地摊开始,为京津两两市的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发展成为中外闻名的老字号。河北冀州人杨寿山创建了京城的“全聚德”, 河北沧州人丁德山兄弟的创办“东来顺”, 河北武清人赵廷开办了“内联陞”,有资料显示,咸丰末年,当年京城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河北冀州人在琉璃厂就开设了近三百家店铺,占据总店铺数的90%左右。而到了清朝中晚期,北京琉璃厂一度被誉为“冀州街”。
被称为天津食品“三绝”,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其创始人高贵友、刘万春、范桂林也都是河北人。河北冀州人在天津还创办的“中成搪瓷厂”是我国第一家经营的搪瓷厂; “金花”牌香皂,是全国第一家肥皂厂, 河北冀州人史东初设计的“前门”牌香烟商标,至今还在使用,这些当年河北人创办的无数品牌和老字号为京津两市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中央政策变动京津获得较多优质资源
今天京津冀区域,自设立了河北省后,实际上在今天的京、津、冀地区有着五个省会城市,北平、天津曾先后做过河北省会, 保定是河北多年省会,张家口是察哈尔省会,承德是热河省府所在地,如按照我国传统的省会城市发展和规划和投入来讲,不应相差太大。但建国后从1952年后察哈尔、热河省相继被撤销,京津两市周边河北的十几个条件好的区县, 被逐步划入今天京津两市,而条件艰苦贫困地区留给了河北。
事实上,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来看,各城市除自有的资源、积极措施和发展机遇外,而政治地位和行政隶属关系更显为重要,今天的首都和直辖市的政治地位和优越政策是今天京津能快速发展之根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和天津它们各占有优势,各占先机。
北京属于首都,占据政策决对优先权,各类人才高度聚集,高新优质资源充分;天津是直辖市,也有政策的优势,人才的广泛聚集,交通港口的发达,先进高新产业集中。
而今天的河北省则与京津相比更显示出的诸多劣势,原来的察、热省的撤消,一些自然条件好的京津邻县被划入了京津两市,历届政府领导讲政治、顾大局不计本省利益,维护京津生态环境,承担着北京护城河的重大政治责任,而当年一些有限人力和财力还投资了曾经的省会天津,由于河北省会的不断变迁,使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变迁中流滞于京津两市,当前一些传统落后高耗工业聚多,优质资源和高新产业相对少,工业转型工作任务巨大,贫困地区人口聚多,才形成了今天的河北与京津两市的巨大差距。
王福重一直在混淆一个概念,“河北人吃饱的撑着”在表示河北发展到如今的困境都是河北自找的,一直在为北京洗脱由于中央政策原因造成如今的局面,事实是没有哪个河北人愿意牺牲,但河北还是承接了很多重工业,河北人还是在承受不可承受之重。不仅在于中央政策方面北京获得了更多支持,单是北京与河北两地之间,两地领导在政治地位上都无法平起平坐,这也导致了两地在发展中的不均衡待遇。
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经济职能外迁是历史的回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北京、天津在城市发展中面临重大困局,大量人口涌入京津,造成资源紧张,房价高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这些“大城市病”亟须解决。今天,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正是解决当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中遇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在今天人口、环境等诸多压力下的大势所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更是历史的回归。
王福重口口声声表示河北雾霾污染了北京,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被河北包围在中间,北京的外围是保定、廊坊、唐山、承德、张家口,其中在冬季北京上风口的是承德和张家口,承张两市是整个华北的后花园城市,空气质量极佳,而北京往南的保定、石家庄、衡水、廊坊等地是污染指数较高的城市,在雾霾严重的冬季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因此河北的雾霾是不可能随风吹到北京。关于雾霾污染的事针对王福重的“首钢搬迁,河北求之不得”的言论,毕志夫表示首钢搬迁河北并非求之不得,当时首钢搬迁到唐山之后,北京方面曾要求首钢的税收继续归北京市所有,这样就违背了属地管理的征税原则,为了保证北京市由于首钢外迁的税收不减和北京政治地位的优势,而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特殊政策支持,最终首钢搬迁才得以全面实现。
习近平主席参观西安博物院时曾说:“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毕志夫收藏的发票文物更向我们证实了在历史中京津冀三地之间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事实!王福重今天的言论不仅违背了历史,更是对京津冀三地发展历史中河北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忽视,如此专家言论,得到众多民意反击并不冤枉。如果王福重们只是自说自语,还请多多慎重,不能代表历史,终将被时代抛弃,变成历史的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