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56

前往收藏列表



1913年法國小日報刊載之臺灣佛教狂熱者自焚圖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3-29







基本資料主分類: 印刷品及手稿 副分類: 報紙 年份: 1913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法國 作者: Le Petit Journal
規格長: 44.95 cm 寬: 31.1 cm
敘述1913年5月25日,法國的小日報(Le Petit Journal)1175期畫刊上刊登了一則新聞及全版插圖:「狂熱的佛教僧侶焚燒他們的寺廟並投身火海(Des moines bouddhistes fanatiques brûlent leur temple et se jettent dans les flammes.)」。這可以說是臺灣在二次大戰前極少數登上歐洲頭條的社會新聞(其實早在21日就有一小則預告了)。文章中提到,位於福爾摩沙島的台北(原文為Taï-Kohu,不過應該是Taihoku的誤植)有十位佛教狂熱僧侶將自己所屬的廟宇燒了並投身其中。這些僧侶早就被瘋狂的教義所侵蝕並憎恨這個世界,他們決定將名為「赤山龍(為筆者推測出的漢字,原文為Sekisanryo)」的廟宇燒了,並在禱告之後也投入火海。他們認為在經過日本媒體報導這件事之後,他們就能夠在烈焰中毫無痛苦地升到天堂。




除了重大天災,臺灣這小地方要登上歐洲主流媒體的版面還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當年難得登上法國大報紙的全版插圖新聞,結果卻是這種事情。可是筆者找遍了臺灣各種文獻紀錄卻完全找不到這個天大新聞的相關報導,更何況一次居然有十位僧侶同時自焚,令筆者懷疑這新聞根本就是捏造的。一來文中的兩個最主要的關鍵字(Taï-Kohu及Sekisanryo)都是根本無法查證的錯字。二來無論是在臺灣的道教或是佛教,採用燒廟自焚這種激進手段的例子可以說是前所未見,也不符合臺灣的風土民情。因為無論佛教跟道教都是使用輪迴說,並沒有一次自殺就可以成佛的學說。如果說是將其他地區的新聞誤植也說不過去,因為從地名、廟名甚至日本媒體,報導至少都明白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日本所屬的福爾摩沙島上。

當時日本所統治下的臺灣,其實並不是很穩定,時常有零星反抗起義,尤其1912年至1913年間發生了張火爐及台南關帝廟等事件。是否是日本特意將異議人士包裝成宗教狂熱份子來抵銷西方社會對於臺灣革命運動的輿論支持則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外媒看到了火爐及關帝廟等關鍵字,就自動腦補了情節。當然這種媒體業兼製造業的情況在現今社會也是稀鬆平常,不過這些被製造出來的新聞都有一個共通特點,就是不能違反社會期待。法國為歐洲傳統天主教大本營,對於東方的異教徒一直沒什麼好感。尤其時逢庚子拳亂發生完沒多久,當年法國天主教徒才因為義和團運動死了不少人。先且不論這個新聞是真是假,這事件的本質基本上就非常符合法國社會對於東方佛(道)教徒的基本印象:野蠻、無知且激進,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發生在臺灣這小島上才死了十人的事件可以登上法國報紙的全版插畫。諷刺的是這現象直到今日還是存在著,尤其最近臺灣因為同性戀婚姻的法令問題,許多保守宗教團體仍然採用相同的手法來散播各種負面訊息。

儘管小日報當時的發行量很大,不過因為報紙紙質的關係,保存非常不容易,加上這是當時極少數在西方的臺灣「相關」頭條。雖然報導內容的真實度非常可疑,但是筆者還是將之收藏起來,當作繼撒瑪納札(George Psalmanazar,也是法國人,可見法國真的很愛臺灣)之後另一項在歐洲史上跟臺灣毫無關連的臺灣新聞。


收藏資訊來源: Čierna nad Tisou, Slovakia 收藏日期: 2016-12-20
關鍵字Formosa Le Petit Journal Taiwan 小日報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97

前往收藏列表



蟠龍倫敦版半分 中國船及舢舨圖明信片 銷上海書信館戳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05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06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中國
規格長: 13.9 cm 寬: 9 cm
敘述Kuhn & Komor出版的中國船及舢舨圖(Boats and Sampans)明信片 銷1906年1月19日上海工部書信館(Shanghai Local Post)C戳。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5-12-20
關鍵字Qing Dynasty Stamps 上海書信館 清朝 蟠龍 郵票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s.php?&page=6

前往收藏列表



蟠龍倫敦版半分 馬嘉理紀念碑街景明信片 銷上海書信館戳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10-15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06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中國
規格長: 14 cm 寬: 9 cm
敘述Kuhn & Komor出版的馬嘉理紀念碑街景(Margary Monument)明信片,銷1906年1月19日上海工部書信館(Shanghai Local Post)C戳。

馬嘉理(Augustus Raymond Margary,1846年5月26日 – 1875年2月21日),為英國駐華公使館特派書記翻譯官。1875年(光緒元年),馬嘉理攜帶了清政府頒發的入境護照,從北京出發,經上海、四川進入雲南緬甸邊境,準備要與英國探險隊會合。另一方面,英國探險隊長陸軍上校柏郎(Horace Browne)率領150名英軍士兵與15名探測隊人員,由英屬緬甸八莫進入騰越(今雲南騰衝地區)土司領地曼允。在出發前沒有先行知會地方官的情況下,引起了當地軍民的疑惑。2月21日,當地軍民阻攔探險隊行進,馬嘉理出來交涉。交涉過程中發生衝突,馬嘉理及其4名中國隨員被擊斃。英國探險隊被迫退回緬甸。事後,英國方面將肇事原因歸咎於大清方面。清廷派湖廣總督李瀚章赴滇查辦並捕殺十多名邊民以示「懲兇」。1876年9月13日,雙方簽訂《中英煙臺條約》,約分三端:一曰昭雪滇案,二曰優待往來,三曰通商事務。又另議專案一條。約成即互相換文,其中包括大清派出候補五品京堂劉錫鴻持璽書前往英國道歉,這成為中國外交史上派出駐外長期代表的開始。

1880年5月6日,也就是《中英煙臺條約》在英國倫敦互換正式文本的同一天,英國人在上海外灘靠近花園橋(即今日外白渡橋前身)的蘇州路口設立馬嘉理紀念碑(Margary Monument),為外灘第一座個人紀念碑。1907年道路拓寬時,紀念碑被移往外灘公園(Public Garden,即現今黃浦公園)東南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890年至1928年其間,中國人是不准進入該公園的,所謂的「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傳說就是由此而來。不過實際上當年的公園入口石刻告示第一條為「The Gardens are reserved for the Foreign Community.(該花園是保留給外國社區)」,第四條為「Dogs and bicycles are not admitted.(狗與腳踏車不得入內)」,所以「中國人與狗不得入內」雖然是斷章取義,但是事實上有所本,只是原文沒有寫得那麼直接。至於當年香港電影「精武門」中,李小龍所飾演的陳真怒踢的那塊木牌是否真的存在,則眾說紛紜。也有可能是有中國人擅自掛上,那麼其動機是單純怕中國人看不懂英文,還是想要煽風點火則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那塊牌子,就不會有陳真那一幕的出現,一來陳真看不懂英文,二來該告示為石碑,陳真踢了恐怕後果不堪設想。馬嘉理紀念碑在1941年日軍進駐上海之後被拆除。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5-12-20
關鍵字Qing Dynasty Stamps 上海書信館 清朝 蟠龍 郵票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04

前往收藏列表



歌川國芳四十七浪人浮世繪 臺灣烏龍茶宣傳用明信片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13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大野万歲館
規格長: 14 cm 寬: 9.1 cm
敘述當臺灣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之後,日本開始建設臺灣並決定將在地生產的烏龍茶,不分農莊或是品牌,整體包裝成當地特產推銷到歐美。日本政府決定以歌川豐國、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及葛飾北齋等人的浮世繪作品當成整體設計風格的基調,推出一系列的明信片。這張由浮世繪名家歌川國芳(日文:歌川国芳)的畫為主題的明信片,由東京銀座的大野萬歲館(Ono Banzaikan)印刷,上面有「For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字樣,就是當初日本當局為了將臺灣茶推廣出去的產品。

歌川國芳,本名井草孫三郎,1798年(寛政9年)出生在一個絲綢染坊家庭,於1811年被版畫大師歌川豐國收為弟子。1814年出師並取藝名為歌川國芳,1827年開始創作著名的水滸傳豪傑百八人系列。在1840年間創作了大量的美人繪、武者繪甚至春宮圖,不過也因此在天保改革的道德整肅中受到牽連,之後每下愈況。歌川國芳晚年受疾病和憂鬱的困擾,1861年(文久元年)死於江戶(今東京),享年63歲。

圖中的勝田新左衛門尭,生於1680年(延宝8年),本名勝田武尭,是元祿赤穗事件中為主君報仇的四十七浪人其中之一。在復仇事件之後,他們一行人於1703年3月20日(元禄15年2月4日)被命令切腹謝罪,勝田武尭時年僅24歲。這47位家臣的忠義為社會所津津樂道,他們之後被埋葬在泉岳寺(位於東京都港區高輪二丁目),每年都有很多聞名而來的訪客。他們的故事「忠臣藏」之後也被拍成許多電視劇及電影,木村拓哉跟跟基努•李維(Keanu Reeves)都演過以該故事為主題的作品。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5-05-09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Utagawa Kuniyoshi 日治時期 歌川国芳 烏龍茶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02

前往收藏列表



天津街頭纏足女性圖明信片實寄封 銷法國塞納戳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17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06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法國
規格長: 13.8 cm 寬: 9.2 cm
敘述這張1906年寄往法國昂古萊姆(Angoulême, France)的天津街頭纏足女性圖(Femmes chinoises dans une rue de Tien-Tsin.)明信片貼有法國十分郵票,並銷有法國塞納(Seine)戳。這張10c法國郵票為播種者(La Semeuse)系列的郵票,圖樣即為一少女播種,發行年份從1903年至1938年,持續了35年。

這張明信片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其圖片展現出當年天津特有的街頭風情。散步的西洋士兵、蓄著長辮的清國男性小販正在整理自己攤位的布棚,最重要的是還有三位中國婦女也在逛大街。其中一位抱著嬰兒以及她身後的女性很明顯地是裹著小腳,最後面一位似乎是天足,也就是沒有裹小腳的意思。

裹小腳即纏足,古代漢族女性的一種習俗。具體始於何時何處不可考,僅知北宋已有纏足。此風俗至民國初年,逐漸消失。清咸豐年間的紀錄「京師內城民女,不裹足者十居五六,鄉間不裹足者十居三四」。清流行折骨纏,也就是將腳趾(大拇趾除外)用力壓向腳心內側,並用長布包裹再用針線縫住。整個腳掌的腳骨會被用力扭折成為彎弓拱狀,造成腳部的肌肉萎縮、腳背皮膚壞死,壓在腳下的足趾也會化膿、潰爛,嚴重時小腳趾會因潰爛而脫落。

裹了小腳後的女性,行動不便,走起路來所謂「搖曳生姿」。在當時,腳是女人除了乳房及陰部外的第三個「性器官」。女性平時絕不裸足,對男性而言可窺見其私密之處,亦有類似戀足興趣,裹腳的最高目的就為了滿足性慾。不論男性或女性,都認為足小為美,尤其對男性來說,小腳具有性的吸引力。例如「三寸金蓮」一詞代表讚美女性腳美的名詞。而四寸之內被稱為「銀蓮」,大於四寸者則稱為「鐵蓮」,可見崇尚小腳的程度。甚至流行一說,由於纏足後行走困難,恰恰鍛鍊了陰道周圍的肌肉,防止陰道鬆弛,保持處女陰道般的收緊狀態。清朝文人李漁在《閒情偶寄》中提到,由於小腳「香豔欲絕」,玩弄起來足以使人「魂銷千古」,玩弄方法包括:聞、吸、舔、咬、搔、捏及推等達48種之多。

清朝本身是禁止纏足的,只是該禁令並沒有認真執行。旗人始終沒有纏足,漢人則認為纏足乃漢人民俗而刻意保留。相較於漢人男性被迫剃髮留辮,所謂男降女不降,反而造成婦女纏足比以前更甚。為了滿足男人性慾而強迫自己的女兒進行肉體改造,纏足堪稱是史上最變態的全民性虐運動。這東西連日本人都看不下去,將台灣的纏足風俗與鴉片、薙髮並列三大傳統陋習。日本政府在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的臺灣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漢族女性中,六成福佬女性纏足,客家女性由於有務農的傳統,纏足者不足百分之一。日本政府當時即嚴格取締纏足風氣,鼓勵婦女遺棄舊習並且持續追蹤有纏足習慣的家庭。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4-15
關鍵字China Qing Dynasty Stamps 中國 清朝 郵票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07

前往收藏列表



臺灣總督府始政十四年紀念閑院宮載仁親王與蕃人留影明信片銷打狗紀念戳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15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09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臺灣總督府
規格長: 14 cm 寬: 9 cm
敘述這張臺灣總督府始政14年紀念明信片貼了菊五厘切手並銷有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六月十七日打狗(高雄舊名)紀念戳。當時的「理蕃計畫」才剛開始沒多久,這張明信片應該就是刻意用來宣傳「理蕃計畫」成效的文宣品。明信片上面的圖片是閑院宮載仁親王在臺灣總督官邸接見蕃人(即臺灣原住民)代表的照片(日文標題:臺湾総督官邸に於ける閑院宮殿下)。不過從照片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當時日本人所要刻意營造出統治者及被統治者的威權階級感。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高處,而蕃人或蹲或站皆位於低處。

照片中正坐於上層桌子旁邊身著軍服者為閑院宮載仁親王(1865年11月10日-1945年5月21日),是當時明治天皇的弟弟,日本皇室的重要成員。載仁親王終其一生都在軍旅,曾任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時的資深指揮官,也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參謀總長。雖然身為立場強硬的主戰派,不過戰爭還沒結束前,載仁親王就已於小田原市官邸去世,終年79歲。

坐在載仁親王旁邊的就是時任臺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1844年11月19日-1915年8月5日),是台灣總督中在任最久的一位,人稱「鐵血總督」。他任內兩次「五年理蕃計畫」以武力鎮壓討伐為主,威嚇懷柔為輔,致力要將臺灣蕃人完全歸順於日本政府統治之下。不過正如同明信片上的照片一樣,得到的只是表面上歸順,顯示出臺灣原住民與外來統治政權的一種矛盾關係。

佐久間左馬太的真正死因本身也是一個謎。佐久間左馬太於1914年擔任討伐軍司令,發動大規模攻勢,派出一萬多名軍警上山攻打太魯閣族。兩千多名太魯閣族人奮勇頑抗,戰勢激烈,是20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陸上戰役。佐久間左馬太卻在行軍期間因「誤踏鬆動之石塊,墜落20餘公尺深之溪谷」,負傷之後從埔里送返臺北,再轉赴日本,並於次年病逝仙台,時年71歲。身為總司令的佐久間左馬太,為討伐軍最高指揮官,在戰時至前線親自督戰已實屬難能,會站在鬆動石塊的山崖邊實在是違反所有常理,此間日本文獻完全未多做任何解釋。筆者則大膽假設,當時的太魯閣族人應該是以寡擊眾地成功發動突襲,並擊傷了大日本帝國軍團的總司令。這若屬實,是臺灣原住民戰史上值得記上一筆的大勝利,但如果照實寫出來,日本政府顏面掛不住,只好在歷史上語焉不詳地帶過。畢竟歷史是由最終戰勝者寫的,但這件事卻也帶給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不過當時臺灣原住民的驍勇善戰讓日本人印象非常深刻,二次世界大戰時,許多臺灣原住民男子也被徵召而成為日本戰力堅強的「高砂義勇軍」,在南洋海島的叢林間所向披靡地幫日本帝國奮戰。

當時日本政府其實是幫日後的國民政府扮了一個大黑臉。二次大戰後,來自中國的中華民國政權接管臺灣,大致上使用與日本政府相同的手法來處理原住民問題。若不是日本政府當年不惜用武力強行鎮壓臺灣原住民,消除了絕大多數的反抗勢力,國民政府當年來台非常有可能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不惜使用武力解決。中華民國政府在批評當年日本人屠殺臺灣原住民的同時,其實也是這段屠殺後面的既得利益者。


收藏資訊來源: 千葉県東金市 收藏日期: 2015-07-27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Taiwan Aborigines 切手 日治時期 總督府 臺灣 臺灣原住民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12

前往收藏列表



大稻埕鐵道部附近船隻離開碼頭的景象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15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臺北森脇日進堂
規格長: 13.75 cm 寬: 9.1 cm
敘述對臺北歷史稍微有研究的人大概都知道臺北是從艋舺及大稻埕開始發跡的,尤其大稻埕更是後來居上,成為臺北當時各種國際貿易的交易中心。但是現今的臺北車站似乎離大稻埕有一段距離,更不要說如果當年的貨物經由鐵路運來,要從大稻埕碼頭進出口,豈不是要搬運一段路?

其實上臺北當年的火車站,並不在現在的位址,而是在現今市民大道靠近淡水河堤防的地方。而大稻埕南端靠近淡水河邊還有一個大稻埕車站,就是專門用來貨運用。1901年的時候,當時的臺北車站遷走,而之前在河邊的大稻埕車站才遷到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紅磚色新大樓的位置。這張明信片上的照片就是當年大稻埕車站外面的河堤邊,船隻正要離開的樣子。不要小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破船,當時的貿易就是靠著這些船的來回穿梭才造就了當年的大稻埕呢。


收藏資訊來源: 千葉県東金市 收藏日期: 2015-05-20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日治時期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14

前往收藏列表



太平洋航線與臺灣土人明信片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8-16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19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規格長: 14.2 cm 寬: 9.3 cm
敘述這張明信片雖然沒有郵戳日期,但是根據上面的用字,我們還是可以猜出這張明信片應該是十九世紀末期的產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信片上面的夏威夷(Hawaii)被稱做サンドイッチ諸島(Sandwich Islands)。

1778年,英國船長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將他發現的群島命名為三明治群島,來紀念他的贊助人三明治伯爵四世(4th Earl of Sandwich)。這群島就是後來我們所知道的夏威夷。在十九世紀末期,夏威夷經歷了一系列的政治動盪,包括1893年美國傳教士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直到1898年美國正式將夏威夷劃入其領土範圍。

正當夏威夷經歷這些動盪的同時,太平洋另一端的日本政府則正忙著接收剛自清朝取得的臺灣領土。1897年台灣病院(為今台大醫院的前身)院長山口秀高在院內創辦土人醫師養成所,這裡的土人指的就是臺灣當地人。不過很明顯的明信片上的臺灣土人指的是當時所謂的生蕃,即臺灣原住民。生蕃、熟蕃這些字眼並不是日本人所創,而是來自中國的清朝人對當時臺灣原住民的稱呼。一直到1935年(昭和10年)之前,蕃一直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的正式稱呼,直到淳宮(昭和天皇的弟弟)提出建議,將這個帶有歧視的貶稱改成高砂族。

其實這張明信片上面的圖案非常突兀,太平洋航線圖上面硬是被放上了臺灣原住民的照片。兩者似乎沒有什麼關連性。不過很有可能是當時的日本人對於自己的領土範圍內突然增加了一個新「人種」(雖然筆者認為他們可能覺得是物種)而迫不及待想要炫耀的心態有關吧。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3-19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Taiwan Aborigines 日治時期 臺灣 臺灣原住民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26

前往收藏列表



臺灣風俗補碗補皿人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9-24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規格長: 14 cm 寬: 9.1 cm
敘述在現代社會,無論再怎麼強調環保或是廢物利用,打破了瓷碗大概也只有丟掉一途。除非珍貴如唐先生的蟠龍花瓶,才有可能有所謂修補瓷器的念頭。不過在早期物資匱乏的年代,卻有一個特殊的行業,就是「補碗」,也就是將瓷碗修復至可再使用的工匠。這張臺灣風俗明信片上的老婦人就是早期臺灣的「補碗補皿人」,旁邊的日文片假名註解正是使用台(閩南)語的發音。從照片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婦人應該是戴著斗笠背著扁擔,沿街叫賣補碗服務。很明顯地,補碗這項技藝被當時的日本人注意到,而特地用照片記錄了下來。

現代的陶瓷器修復工法由於大都是用來修補珍貴的古董或是藝術品,是講求所謂的外觀修復,所以通常都是使用所謂的強力膠來修補。這種修補好的成品外觀看不大出來修補的痕跡,但是整體強度可以說是大不如前,只能當成擺飾。但是當年會選擇補碗的人,反而都是因為想要延續該瓷器的使用,所以對於修補後的強度要求就非常高了,也就是不但要能正常使用,而且還不能漏水。照片中的老婦人拿著一根長條木,其實是一根類似小提琴的弓,而左手則是拿著一根鑽石鑽子。補碗人就是用弓來帶動鑽子,在要修補的瓷器上鑽出小孔後,再插銅釘將兩片瓷器固定起來。其原理跟現在的釘書針一樣,所以補碗人必須先用糯米及石灰將碗的破片簡單黏接起來之後,沿著裂縫的兩側鑽出一個一個的小孔,再一一安上銅釘。由於孔並未鑽透,所以補好的瓷器的外面會有類似釘書針一條一條的銅釘,但是內側會僅有原來的裂縫痕跡。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因為這種修補方式的密和度及強度遠勝現在單純使用強力膠修補的作品,所以修補完之後的瓷器不但可以繼續正常使用甚至還可以盛水。

從照片中這位婦人正在修補一個花盆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得知當年修補一個花盆的價格遠比購買一個新花盆要便宜。這位沿街叫賣的婦人甚至是赤腳,可以想見她補碗的工資肯定不高。1897年出版的「安平縣雜記」裡面就已經有提到「補碗司阜」這個職業:「以銅釘兩邊,綰之使不相離。工價每釘十文、五文不等。非用鑽石不能引孔。」。由此可知,當時補碗並不是以件計費,而是以釘子的數目來計費,而那根鑽石鑽子肯定是補碗人最珍貴的吃飯傢伙了。

很多文化及工藝往往就這樣子隨著時間而流逝。例如臺灣以前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草湖芋仔冰」及「修理紗窗紗門」的錄音,現在幾乎已經很難聽到了,卻也很少有文史工作者會特意去將其紀錄下來。非常幸運的是,臺灣目前還有人會補碗這項絕活。現在在臺灣極少數還會這項技藝的其中一位就是住在彰化縣永靖鄉的朱芳本先生,他目前還會應邀展示他修補的作品甚至做現場表演。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搜尋一下「補碗」及「朱芳本」先生,除了網路上有補碗影片,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近期有展覽可以前往一賭風采。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6-26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日治時期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32

前往收藏列表



二戰美軍轟炸台灣澎湖馬公港船艦的空拍影像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12-03







基本資料主分類: 文件及證書 副分類: 相片 年份: 1944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美國 發行者: ACME Newspictures
規格長: 22.9 cm 寬: 18.3 cm
敘述這是1944年台灣澎湖馬公港的船艦遭受由美國航空母艦派出的轟炸機攻擊的畫面。船艦爆炸的煙霧蔓延到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高空,可以想見當時爆炸威力有多強。(關於其他台灣遭受美軍空襲的照片可以參閱關鍵字「美軍空襲」)

台灣在二戰時期曾有一段被政府刻意遺忘的歷史,那就是台灣曾經遭受美軍轟炸的事實。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已經強弩之末,早已失去日本本島的空優,當時為日本國土一部份的台灣當然更不用說。身為南洋補給線重要一環的台灣自然也成為美軍重點攻擊的目標,除了糖廠(可以提煉酒精)、港口之外,鐵路乃至於民宅一樣被美軍狂轟爛炸,不要說臺北大空襲,連當時的嘉義市鎮就幾乎整個被炸成廢墟,死傷無數。

當時的美軍轟炸機除了從航空母艦以外,有些也是從中華民國(例如:重慶)起飛來台灣進行轟炸。台灣有些眷村(例如:台中清水)就是戰後整批從大後方的空軍基地撤退來台的,所以很多這些人在中國的老一輩叔叔伯伯阿姨們,當時可能是忙著幫美軍軍機掛炸彈來轟炸人在台灣的老一輩叔叔伯伯阿姨們。當然這就是台灣歷史的矛盾,所以中華民國政府當然絕口不提。當日本各地都有空襲紀念碑的同時,台灣政府是絕對不敢公開紀念此事。因為除了會撕裂所謂外省跟本省的族群融合之外,最重要的是美國老大哥的臉上也掛不大住啊。每當民國政府在慶祝抗戰勝利的同時,人在台灣的老一輩應該心裡有另一種感受吧。

且不論戰爭的是是非非,除了台灣地名的翻譯有些落差以外,當時美軍對於台灣本土建設的位置及攻擊計畫都非常的仔細,甚至可以說比當時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瞭解更為透徹。除了戰前偵察,美軍在進行軍事攻擊時也會照相留下記錄。當然除了軍事宣傳的用途以外,每張照片都會標上作戰單位、時間及地點作為戰後評估。作戰部門甚至會針對照片上投彈的位置、爆炸的成效以及設施的摧毀程度做出檢討及事後的調整。儘管美國人大都給人一種做事粗枝大葉不拘小節的印象,但是當年在作戰的時候,比起做事仔細的日本人來說也絲毫不遜色。八十年前的美軍就有如此的體制,以台灣軍隊報喜不報憂、瞞上不瞞下的做事態度,搞不好現在上了戰場都還沒有辦法能做到像美軍當年二戰時期的水準。

這些軍事照片當時是屬於軍事機密,只有較不敏感的照片才會公佈出來給當時的新聞媒體作輿論控制,當然轟炸民宅甚至小朋友被炸飛這種照片就不會公佈出來給媒體「錯誤引用」。目前市面上的正式原版照片大概都屬於這種新聞用照片,這些照片背後都有審核通過的印章以及照片內容的簡介以供記者大書特書。當然也有一種是所謂私下流出型,其來源到底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也有些是屬於後世加洗的照片,那當然就只是拿原本照片去掃描加印的複製品,跟網路下載的圖片一樣,可以說要印多少就有多少。對台灣二戰時期的空襲照片有興趣的人不妨參閱文史作家甘記豪所著「米機襲來」一書,裡面有更詳盡的介紹。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10-11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WWII 日治時期 美軍空襲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22

前往收藏列表



昭和7年臺北寄屏東試驗飛行楠公航空明信片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09-01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32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日本逓信省
規格長: 14 cm 寬: 9.2 cm
敘述這張台北寄屏東銷有昭和7年(1932年)3月10日台北櫛型戳的楠公明信片,看似平平無奇,可是背後卻有一段很少人知道的臺灣航空郵便史。自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在1903年12月17日成功地讓人類史上第一個動力飛行器滯空12秒之後,人類正式踏入飛機時代。儘管飛機技術在那幾年間突飛猛進,不過當時的飛機航程仍然有限,只能做短距離的飛行。日本一直到1910年(明治43年)才完成了日本史上第一次的飛機飛行。而臺灣則是要等到1914年(大正3年)3月21日,才由日本飛行員野島銀藏駕駛美製柯蒂斯式(Curtiess)螺旋槳複葉機隼鷹號在台北古亭庄陸軍練兵場(今青年公園)三萬五千多名觀眾之前完成臺灣史上第一次的飛機飛行。第一次試飛只維持了四分鐘,不過第二次試飛就成功飛上超過1500尺的高空並停留了九分鐘才降落,讓當時的臺灣民眾大開眼界。同年,野島銀藏也繼續前往台南、台中及嘉義進行飛行表演。

臺灣本島的常態性航空郵件服務是自1932年(昭和10年)10月8日才正式開始,不過在這之前就有一些非常態的試驗性航空郵件服務。自從1919年(大正8年)屏東飛行場落成之後,日本政府就開始不定期地派「警察航空班」從屏東飛越台灣中央山脈到達台北,主要的目的在於對山中的「生蕃」(即台灣原住民)進行武力威嚇。由於這種空中威嚇除了在空中比比中指、浪費油錢以外,實際上有沒有成效也只有天知道,所以臺灣總督府遞信局就提議請這些警察航空班在空中大比中指之餘,順便幫忙帶些信件。不過當時這些警察航班失事率實在過高,入山威嚇往往變成了出山,所以警察航空班便於1927年(昭和2年)解散。屏東飛行場則改由福岡調來的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當時編制並沒有將空軍獨立出來)駐守,來執行飛行任務。

由於3月10日為日本陸軍紀念日,屏東飛行第八聯隊均會派遣飛行機前往台北參加慶典,翌日再飛回屏東。於是精打細算的日本政府又商請第八聯隊回去的時候,順便帶一些台北的信件回屏東。這張明信片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產生的。由於飛機回程的時間為3月11日,如果當天投遞會趕不上飛機,所以這位駱子珊先生便在前一天投遞,明信片被蓋上昭和7年3月10日的台北戳及「飛行機托送」的紅色橡皮章。11日當天,第八聯隊的甲式四型戰鬥機便帶著包括這張明信片共350件郵件風塵僕僕地到達屏東,並蓋上3月11日的屏東戳。照理說這張明信片應該要在屏東存局候領,不過大概因為郵局的人知道這張明信片是集郵用而不是真的有人要來取件,所以就在第二天就又被送上火車,經過了兩天又退回到了台北,蓋上了3月13日的台北戳。有趣的是,這張楠公明信片上面只有1錢5厘的郵資,居然也可以坐上飛機環島一週,大概是因為試驗時期郵務人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關係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這位寄件人駱子珊先生(1901年-1969年),他有許多包括「駱立菴」、「駱鐵花」等稱號,昭和十九年(1944)曾改日本名為福島嘉男。目前日治時期存世的集郵品中,不難看見他的名字,似乎是集郵界滿活躍的人物之一。駱子珊著有「瀕江庵吟集」詩集,手書正本目前為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所收藏,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搜尋一下。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5-06-17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日治時期 楠公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24

前往收藏列表



臺灣名產木瓜明信片貼田沢1銭五厘切手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10-22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郵票(已銷戳) 年份: 1934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臺北新高堂
規格長: 14 cm 寬: 9 cm
敘述這張臺灣名產木瓜明信片於昭和10年(1935年)1月13日由台北大正街八條通寄到東京牛込早稻田南町。其實日治時代郵戳日期判定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大正跟昭和的年份有時候很難分辨。一個阿拉伯數字的「10」,若是郵戳比較模糊,就只能從信件上尋找蛛絲馬跡。這張明信片上用的是大正街(由於字跡潦草,「正」字乃是筆者根據八條通自行臆測),而台北市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4月1日重新劃分成64個町,大正街也改名成大正町。

雖然明信片上面寫的寄件地址是台北八條通,可是上面蓋的郵戳是「基隆高雄間」鐵道郵便櫛型印,也就是說這張明信片實際上是寄件人從行走於基隆到高雄間的火車行動郵局上所寄出的。火車行動郵局早在明治31年(1898年)就已經開始了,日文稱為「鐵道郵便」。當時不像現在用行動網路發發電子郵件即可,漫長的鐵路旅程上給親友寫寫信,即可立即在火車上寄出,非常方便。當然,行動郵局剛開始的時候,縱貫鐵路尚未完成,基隆到高雄間的鐵路一直要到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4月20日才完成。

這位寄件人應該是一位頑皮的日本少年,儘管地址很明顯地透露出他寫了一手好字,可是內容卻是全篇使用片假名。一般而言,日文片假名只有在引用外來語的時候才會用到,所以這位寄件者單純只是想要增加閱讀者的「困擾」吧。文章的內容大意是:『恭喜新年!年節這段時間過的很愉快吧?花開了幾朵了呢?這個時候(妳的)姐姐們(就學)不在家,妳應該會感到寂寞吧?這張明信片的果實是夏天到來時(我阿姨家裡)種的一種叫「木瓜」的樹。』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介紹木瓜是使用「モッカ(Mokka)」,即木瓜漢字的發音,而非現今使用的英文發音片假名「パパイア(Papaia)」。很明顯地,臺灣當地特產的南洋水果對於當時的日本人是很新鮮的。


收藏資訊來源: 千葉県東金市 收藏日期: 2015-05-22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日治時期 田沢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43

前往收藏列表



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台灣神社及台灣日月潭)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27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Japan Tourist Bureau
規格長: 9.1 cm 寬: 14.1 cm
敘述這張為凸版印刷公司印製的日本旅客局(Japan Tourist Bureau,簡稱:JTB)所發行的宣傳明信片,封面為台灣神社(The Taiwan Shrine)及台灣日月潭(Lake Candidius, Formosa)。關於日本旅客局的歷史請參閱「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9-08
關鍵字Formosa JTB Taiwan Taiwan Railway Hotel 日治時期 臺灣 臺灣鐵道飯店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36

前往收藏列表



台北西門町新世界館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12-28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年份: 1928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台北新高堂
規格長: 8.8 cm 寬: 13.8 cm
敘述如果拿這張由台北新高堂發行的明信片給年輕人猜這是台北的哪裡,大概很少人猜得出來。其實這裡是時下年輕人非常熟悉的地方,也就是西門捷運站六號出口出來原「誠品116」(台北市漢中街116號)的建築物:大名鼎鼎(至少當時是如此)的新世界館戲院。新世界館於1920年12月29日落成,為當時台灣最大的電影院。由明信片的標題「(台北)夜の歡樂境,活動常設新世界館」就可以知道早在昭和初期,西門町就已經逐漸成為當時夜生活的熱門去處。

雖然明信片沒有加註日期,不過從上面宣傳布縵大肆宣傳由松竹キネマ拍攝、林長二郎(即長谷川一夫)主演的「白井権八」來判斷(該片於昭和3年3月31日上映),這張照片應該就是攝於1928年左右。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昭和初期的西門町還算空曠(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拍攝的時間故意選擇行人稀少的早晨),旁邊的「稻垣自轉車店」就是腳踏車店,跟現今的機車行類似,為當時市井小民的交通工具。在旁邊還有「勉強堂」和果子店以及「森永牛奶巧克力」的廣告。1935年(昭和10年)台灣博覽會之後,台北達到戰前經濟發展的最高峰,新世界館周邊也成為台北最繁華熱鬧的地段之一。




不過如果有在注意新聞的人大概就會知道這棟建築物(應該說這地點)最近屢屢成為新聞焦點。一開始是「誠品116」因為租金不堪負荷決定撤走。而即將接手的國際服飾品牌「H&M」在得知原先簽約的每個月一千兩百萬租金居然是被當了肥羊而有意重新簽約時,大家才猛然好奇這背後一個月租金收入是台灣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房東是誰。最近國民黨在被政府被清算不當黨產時,這棟建築物又變成了新聞的焦點之一。




沒錯,這棟新世界館在日本敗戰被迫歸還台灣之後,就被中國國民黨給「接收」了。當然所謂的「接收」其實就是強佔,因為照理說有權力接收應該是中華民國政府,而非中國國民黨或是中影公司。不過在敗戰的日本人跟台灣人皆無發言權的情況下,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國民黨及其旗下的「子公司」恣意而為。當年大概也就是因為國民黨吃相太難看、不得民心,而導致最後把整個中國大陸都輸掉了。1965年(民國54年),中影董事會(不用經過政府單位多方便)通過拆除原日治時期建築,也就是照片上左邊這建築物,之後改建的八層建築物經過多次拉皮,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模樣。目前藏身在七樓的真善美劇院則是在1975年由中影成立,跟之前的新世界館戲院毫無關連。當然這幾十年間豐厚的租金自然就成為中影的肥水,也就是因為如此豐厚的利益才會讓許多有心人士想盡辦法來挖掘,如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遭最高法院判決需賠償中影近台幣兩億即為冰山一角。如今只能希望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能將這些被強佔的建築物產權收歸國有,雖然之前數十億元租金恐怕很難追得回來了(如果連通貨膨脹跟利息都算進去就更不要說了)。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3-24
關鍵字Formosa Street View Taiwan 日治時期 臺灣 街景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34

前往收藏列表



二戰美軍轟炸台灣新竹空軍基地的空拍影像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6-12-03







基本資料主分類: 文件及證書 副分類: 相片 年份: 1944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美國 發行者: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
規格長: 25.6 cm 寬: 20.6 cm
敘述這是1944年美國陸軍航空(當時美國空軍尚未被獨立出來)的B-29轟炸機轟炸台灣新竹機場的照片時所拍攝的照片。照片左邊是炸彈轟炸跑道及建築物的景象,而右邊則是之前被轟炸過的坑洞。(關於二戰美軍轟炸台灣照片的歷史背景解簡介可以參閱「二戰美軍轟炸台灣澎湖馬公港船艦的空拍影像」。關於其他台灣遭受美軍空襲的照片可以參閱關鍵字「美軍空襲」。)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6-13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WWII 日治時期 美軍空襲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39

前往收藏列表



1894年法國小日報刊載之中日甲午戰爭浮世繪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05







基本資料主分類: 印刷品及手稿 副分類: 報紙 年份: 1894 (西元後) 世紀: 19 (西元後) 原產國: 法國 作者: Le Petit Journal
規格長: 30.5 cm 寬: 42.5 cm
敘述這張中日甲午戰爭場景圖於1894年10月29日被刊登在法國的小日報(Le Petit Journal)上。這張圖的原作是來自日本的浮世繪,經過法國人重製之後才刊登出來。圖的標題為:「日本軍官奪下中國旗幟(Prise d'un drapeau chinois par un officier japonais.)」。小日報創刊於1864年,在這張圖出版的時期發行量正值顛峰,達到兩百萬份,為當時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不過在二十世紀初期被其競爭對手巴黎小報(Le Petit Parisien)給超越,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終究撐不下去而在1944年停刊。

這張圖出現的時間點其實非常有趣,當時正值第一次中日戰爭開打沒多久。雖然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儘管中國方面的裝備(如北洋艦隊)跟軍事建設(如旅顺)都不輸日本,但是甲午戰爭最後卻是以中國大敗收場。撇開這些歷史種種不說,在這張圖製作及刊登的時間點上中國尚未大敗於日本,但是為什麼這張圖卻是一副英勇的日本軍官奪下中國旗幟的畫面呢?其實這張圖正是當時日本在歐美的媒體宣傳上操作的手法之一,顯示出日本政府在整場戰爭上的考量遠比當時迂腐的中國政府全盤得多。儘管日本是侵略的一方,但是整個歐美輿論上並未同情受侵略的中國,因為在他們眼中,當時的中國是野蠻且落後的國家。




當然這並不代表西方人就比較看得起日本人,這篇報導甚至用「這些小黃人(ces petits hommes jaunes)」來形容日本人,但是日本輿論操作的細膩度就展現在這邊。這篇報導絕口不提戰爭的種種,而是利用十九世紀末期浮世繪在歐洲造成風潮的同時,用這幅畫介紹了來自日本的美麗藝術。「日本鄰近國家也對這些美麗的日本藝術感到驚奇」,小日報的文章報導道,儘管當時日本的鄰近國家應該是對日本的作戰能力感到驚奇才是。看看當時同期關於中國的報導,就發會發現關於中國的報導往往都是負面居多。對於當時西方的報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閱「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法國《小日報》等記錄的晚清1891-1911」一書,裡面有許多西方人繪製的東方時事報導及插圖繪畫。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06-09
關鍵字Le Petit Journal 小日報 日本 浮世繪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42

前往收藏列表



臺北寄佐賀貼乃木希典2銭台中大正町街景明信片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26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已銷戳) 年份: 1939 (西元後)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台灣 發行者: 臺北生蕃屋本店
規格長: 13.9 cm 寬: 8.8 cm
敘述




這張明信片是在昭和14年(1939年)6月7日由台北寄給佐賀縣神崎郡東與賀村的大伝令次。昭和時期的台中大正町即為今天台中市的自由路,不過根據街道右邊的一六軒支店(為當時知名的洋菓子店)以及左邊的福井自轉車店,我們可以知道得知這張照片是站在大正町二丁目與三丁目的交界,也就是今天的自由路及中山路口,往北所拍攝的。




這張明信片是由人在台灣旅遊的哥哥寄給人在日本佐賀的弟弟。信中還提到他們開著明治時代(1911年,也就是中國清末)的老車,一路從嘉義出發。途中還上了阿里山,然後才回到台北。之後還打算前往太魯閣(怎麼感覺不是很順路),一直要到11日才會離開台灣。其實當時這位哥哥寫了好幾張明信片,可惜筆者受限於預算只購入了這張。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5-06-01
關鍵字Formosa Street View Taiwan 日治時期 臺灣 街景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44

前往收藏列表



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新高山及台灣ノ生蕃婦)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27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Japan Tourist Bureau
規格長: 9.1 cm 寬: 14.1 cm
敘述這張為凸版印刷公司印製的日本旅客局(Japan Tourist Bureau,簡稱:JTB)所發行的宣傳明信片,封面為新高山(Mt. Niitaka)及台灣ノ生蕃婦(Lake Candidius, Formosa)。關於日本旅客局的歷史請參閱「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10-02
關鍵字Formosa JTB Taiwan Taiwan Railway Hotel 日治時期 臺灣 臺灣鐵道飯店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45

前往收藏列表



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鴨群)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27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Japan Tourist Bureau
規格長: 9.2 cm 寬: 14.25 cm
敘述這張為日本旅客局(Japan Tourist Bureau,簡稱:JTB)所發行的宣傳明信片,封面為鴨群(A duck-herd)。這張明信片有別於之前由凸版印刷公司的印製品,看紙質似乎是較後期的產品。關於日本旅客局的歷史請參閱「日本旅客局(JTB)台北分公司宣傳用明信片」。

收藏資訊收藏日期: 2016-10-01
關鍵字Formosa JTB Taiwan 日治時期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Nikko(網路筆名)為一位從小在美加異鄉長大的台灣青年,對於歷史文物、文化傳承有濃厚之興趣,郵票、錢幣等都有收藏,其文章內容深入淺出、博徵博引,頗有大家之風。目前本身從事高科技產業,曾收集過Intel早期整組晶片,且發表文章於雜誌之上,可知其術業有專攻、興趣涉獵亦廣,現在其重心都放在古董懷錶。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www.demomy.com/item.php?id=147

前往收藏列表



R.B. Sekine 臺灣烏龍茶宣傳明信片(迎春木)上傳者: NIKKO最後編輯: 2017-01-27







基本資料主分類: 郵票及明信片 副分類: 明信片(未使用) 世紀: 20 (西元後) 原產國: 日本 發行者: R.B. Sekine
規格長: 14.1 cm 寬: 9.1 cm
敘述這張是由「R.B. Sekine」所發行的臺灣烏龍茶宣傳明信片「迎春木(Wood’s Primrose)」。上面還標有販賣特許活動紙的許可編號22916,表示這明信片應該是拿來當作廣告使用。「R.B. Sekine」當時的地址是:「東京麻布谷町七(7 Tanimachi, Azabu, Tokio, Japan)」,為現在的六本木附近。關於日本政府宣傳臺灣烏龍茶更多的資訊可以參閱筆者的「烏龍茶」相關物品。

收藏資訊來源: Las Vegas, NV, USA 收藏日期: 2016-12-24
關鍵字Formosa Taiwan 日治時期 烏龍茶 臺灣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