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596949

廣東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     夏大緯


                  郵友大都知道且由拍賣也可得到証實,由廣東地區寄出、銷廣東郵戳的,清、民國早期片封簡及實寄封,幾乎都可高價成交及售出,不論是否是廣東郵友對家鄉的郵品有偏好或愛鄉情結,但團結力量大廣東郵品受歡迎則是事實,流傳於世的金圓滙票中,由廣東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數量可說罕少,是否會受愛屋及屋的影響也連帶受歡迎,因該類滙票較少付拍無法明顯得知,不論其是否如此,但其存世確是罕少,現介紹給郵友参考﹕


(圖1)為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L」,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張,滙費為2200元,銷廣東、卅八年四月十六日、馬壩戳,滙貴陽(子)、卅八年五月三日兌付戳。


(圖2、3)為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L」,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0張,滙費為2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七日、源潭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四日、綏陽兌付戳。


(圖4)為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L」,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貳萬圓各1張,滙費為6000元,銷郵政儲金、1949.4.15日、曲江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廿六日、安順兌付戳。


(圖5)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叁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張,滙費為200元,銷廣東、卅八年三月廿一日、南海(庚)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黔西兌付戳。


(圖6)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拾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5張,滙費為22000元,銷廣東、卅八年四月廿二日、南海(庚)戳,(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2日為金圓郵資的末期),滙貴州、卅八年五月七日、遵義兌付戳。


(圖7)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陸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3張,滙費為13000元,銷廣東、卅八年四月廿三日、南海(庚)戳,(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3日為金圓郵資的末期),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十日、大定兌付戳。


(圖8)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柒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7張,滙費為14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六日、前山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六日、鑪山兌付戳。


(圖9、10)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0張,滙費為66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七日、英德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三十日、思南兌付戳。


(圖11、12)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A」,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0張,滙費為1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五日、坪石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八日、印江兌付戳。


(圖13、14)為國幣加蓋「金圓」滙票,加蓋「粵B」,滙款捌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6張,滙費為1600元,銷廣東、卅八年三月三十日、惠陽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五日、黄平兌付戳。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廣東地區,當時曾使用金圓及國幣加蓋「金圓」2種滙票併存使用,此種情況也頗為少見,尤其是國幣加蓋「金圓」滙票流出於郵市中的數量罕少,且其中大部份跟(圖5)一樣僅有右半聯並不完整,像(圖8)一樣還保持完整全聯者就更為罕少,此點未收集滙票的郵友恐並不清楚,特此介紹及說明,上項僅為個人所藏應還有其他地區、不同英文字軌等使用,還待郵友補充提供才能更加豐富及完整。


                                                      2010.10.6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最後要談的則是由於目前「總包發售」片的價格已高,自然有人會動腦筋做一些偽片,己出現未使用但原本己印刷好廣告文字片,被人加上「SOLD  IN  BULK」字樣,或銷戳不清楚片、未實寄片重新補蓋郵戳等,(圖25)為清二次天津加蓋片背印廣告文字,銷濟南1913.4.24日(年月日較不清楚)寄當地,該片背面印刷的廣告文字中,有「濟南府、華豐洋行」字樣,看起來相當正常,但濟南郵戳其「濟南」中文兩字、「TSINAN」英文拼音,都跟民國初年時期一般濟南戳,不論是大字、小字等,字型都差異頗大幾乎完全不同,雖然在1913年時濟南郵戳,有一型的年月日是特别的細此點是符合的,但該郵戳邊框下半部及右邊,似乎有2次加蓋的情形(即原本下邊原有的郵戳邊框不清楚,事後又被新加蓋上一個,但無法完全遮蓋形成有双重及一上一下2個重疊邊框),更增加讓人懷疑其真實性,很有可能全部郵戳都是假的,未見實物由影本來看會有差異,尤其是很多地方由影本來判别是顯現不出來的,如郵戳墨色是新蓋或舊的、2個郵戳有部份重疊或郵戳與文字重疊,何者在上何者在下的層次問類、郵戳的壓痕輕重等,這些都是分辨真偽的方式之一,由影本來看是不準確的只能暫時存疑,個人也另見過同樣的「濟南府、華豐洋行」片,也銷似乎同樣的濟南1913.4.24日同一日戳寄當地,但因所見是黑白影本且圖片有縮小,無法確定郵戳是否完全相同,(圖25)片因上項幾種因素頗值得懷疑,且是否就是仿自該片也有可能,還期待更多的濟南實寄片出現,真相即可明朗及水落石出了,另即是一般「總包發售」片均是在原加蓋地區使用(即天津加蓋就在天津使用),但也確是有在非原加蓋地區使用的特殊案例存在,但此種案例相當罕見,尤其是目前造假的技術越來越高明,偽品也確是較早期為多,郵友還是不得不慎重提防,提防的方法及原則請参考個人書內的介紹,在此不再重覆介紹,其實有些有問題的片,己存在甚久的時間、且可能是早期郵商的傑作,個人早期曾看見一張新片而未買,後發現出現在2001.11.25日的SPINK拍賣,該期拍賣內有英國普萊斯德先生的明片專集付拍,後面另有一些附加的明片同時付拍,此部份應不是普萊斯德先生的郵品,其中有一項編號為3323片(圖26),說明為清一次未使用新片,但背面加蓋印刷文字說明在寧波、地址也是寧波(明片正面左下角也印刷有寧波地址字樣)寄上海,在郵資符誌處斜蓋「SOLD  IN  BULK」字樣,個人早期看見該片的左下角「寧波」字樣就放棄購買了,因為寧波並没有加蓋總包發售片,且該加蓋字體有疑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後該片成交價含15%佣金為港幣2300元,收集的過程中難免有「交學費」換經驗的記錄,如何交得少、甚至不交,就看每個人的學習態度、努不努力、有無多看郵刊(不是只有看,而是用心及體會文中的涵意,真正懂了才算有看),通常郵友捨得拿500元去買郵品,但要拿500元去買郵刊,就捨不得或覺得划不來,但如果能從每一本郵刊中獲得一點郵識,積少成多只要比别人多了解一些,機會來臨時即可買到别人不知道的好郵品或撿漏成功,只要買到一件好郵品或撿漏一次,可能就值回全部書價,甚至超過更多的。

圖25.jpg


圖26.jpg



参考資料﹕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集清代卷

日本水原明窗先生「清末、民初の切手と郵便(上)」一書


美國「POSTAL  STATIONERY  OF CHINA,IMPERIAL AND  REPUBLIC  TO 1949」一書


台灣蟠龍拍賣第17期(2001.5.25日截標)


香港2001.11.25日SPINK拍賣


香港2009.7.25日INTERASIA  AUCTIONS  LIMITED拍賣


「郵史研究」第17期內(1999.8.31日出版),個人所寫「談大清總包發售明信片」一文


個人出版的「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一書(2005.8.3日出版)


                                2009.12.24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藝林(第5册郵文擷英內、2010年5月出版)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再談清「總包發售」片
夏大緯

因提前退休有較多時間、且成立部落格後,經常都有數位郵友常互相E–mail交流郵識,我均是知無不言盡量告知我所知的(但問及明片真假、價格,此2項問題牽扯甚廣,目前對此2項問題則不再回覆還請郵友見諒),也有數位郵友知道我不喜歡上網,也經常把網上所看到的、拍賣的各種訊息告訴我,其中有幾位且是非常年輕才30多歲,但確立志要收集大清明信片,可見熱情跟年齡無關,台灣郵壇有甚多位重量級郵人,但年齡大多跟我差不多或更大些,他們大多不懂電腦或不喜歡而未上網,我也是因要成立部落格才逼自已去學一些的,目前也只是會用但太複雜的也還是不懂,回信、寫稿也是用「手寫板」輸入,年青郵友看了一定會很訝異,但不可否認年齡上的差異,對郵品的收集及看法是會有一些差距的,目前台灣在集郵網站上談的較多的是近期、現代郵品,如談及清、民國等或較早期、較深奧一些的郵品,幾乎很少見回應或有郵友提出看法、問題,難道真的是郵友開玩笑講的不敢挑戰專家、權威?專家、權威也不見得是什麼都懂,甚至也會有錯誤的時候,郵海無涯博大精深,專精某一領域或多幾項是有可能的,但如要說通材是不可能的,因此不懂並沒有什麼關係或丟臉,台灣郵友感覺上似乎少了些求知的熱情,對不懂的、不喜歡的就先排斥了,更不會去回應或發問,長期下來逐漸無法吸引一些郵識較豐富的郵人來交流,自然都跑去較活躍、且不論對錯都有人回應的網站去了,人氣、熱情、多問、多答,有互動才是影響及維持一個網站有無熱門的關鍵吧!

在跟郵友E–mail閒聊時談及,潮流、時機往往也左右集郵市場及集郵人士的收集方向,但通常都似乎慢半拍或需等一切都水到渠成才有共識,而先行者或是眼光獨到者,則需有等待的本錢才行,25年前收集明片時,老一輩的郵人對明片都看不上眼,覺得無法跟郵票及實寄封比,15年前提倡明片分版式,前輩更是猛搖頭覺得有什麼好分的,10年前提倡明片的本身郵史才是重要,其次郵資、郵戳、郵路,而加貼慈壽、紅印花等票並非必要,到如今上項大致己成為流行,但對加貼慈壽、紅印花等票的片來說,在拍賣上還是可賣得很高價格,還是有人相信是罕片的,但我寧願看一部郵集無此類罕片,而是有分版式或研究分析明片郵史、郵資、郵路,真要講明片內涵,我看過國內外多部大清片郵集,可說都有一共通弱點,即郵集中各式各樣片都有了,但「總包發售」片大多僅聊備一格而己,我還未見有人真正深入分析研究及收集齊全的(目前己較有改變,己有郵友注意到此部份),到底「總包發售」片有多少種版式?是否每種版式都有加蓋在清一次及清二次單、双片之上?目前有些加蓋還未見實寄片出現,是否真有實寄片存世?這些問題相信没有郵友可以回答,可見困難及還待有心的郵友來探討研究,而日本水原明窗先生在「清末、民初の切手と郵便(上)」一書內,即很重視此片而有詳分版式但並不全,美國「POSTAL  STATIONERY OF  CHINA,IMPERIAL  AND REPUBLIC  TO  1949」該書在1994年8月出版前,個人也曾提供「總包發售」片全部影本及其他部份,後在該書中除刊出部份郵品附圖外,出版後也簽名致贈我一册,並在書內前頁列名感謝,書中也提及個人及書後列舉個人所寫部份郵文做為参考資料,可見同樣重視該片,個人出版的書內應是探討「總包發售」最多的郵文,只是未在大陸地區販賣,很多郵友恐怕都不知道有此書吧?暨然官方正式通令加蓋、郵資改變、交寄有限制、用途也有規定,如此就不能不認「總包發售」片,它可是我國明片郵史上,官方第一次正式加蓋使用的明信片。

2009年4月至洛陽看郵展,特别對参展的3部大清片郵集看了2遍,回台後於2009.5.3日完稿一篇「2009洛陽郵展行」,並於5月4日分「上、中、下」3篇刊登在個人部落格之上,在中篇內有一段提及「對郵展中一張廣州總包双片(圖1)提出一點質疑應有問題,總包片的收集及研究其實並不容易,集全者更不可能,相信評審對此有研究及充份了解者恐無一人,由於無法在此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個人之後將另為文介紹及探討」,個人的「總包發售」片小郵集共32片,於台灣蟠龍拍賣第17期付拍(2001.5.25日截標),當時訂價台幣68萬元(圖2、3、4),該期並未拍出,事隔一年2002年10月初,蟠龍拍賣老闆來電詢問該小郵集是否還保留有無售出?告知有郵友想購買,隨即決定同意以含佣金在內68萬元出售,該小郵集雖說是32片但確是個人收藏的精華,其組成是包含曾在1997年展出過的、為展出而整理好但後因頁數太多,及考慮每框的平衡而未参展的、原本就保留而不打算展出的共3部份所組成(該32片送拍時是貼在展頁上,共18頁、22張單片、10張双片,是個人唯一送拍前全部彩色影印留存的郵品,但也僅影印了正面而己背面没印,考慮郵刊篇幅有限,將另為文介紹並把全部彩圖略為縮小,刊登在個人部落格之上,提供給郵友参考,此篇郵文刊出時,該篇郵文應會配合同時刊出,有興趣的郵友可自行至個人部落格內参考。),除此32片個人當時大約還有10片未放入該郵集內付拍,原因是品相不好、新片或銷戳片複品、性質類似實寄片等,為何會寫此段是有原因的,原本一部郵集的產生就是先從有開始,收集到一個段落自然會汰弱換強,買進品相好的、特殊實寄片等,把品相差的、普通實寄片換掉,該32片即是經過多次汰弱換強,個人認為有問題的、品相差的都盡量過濾掉了,只保留新片、銷戳片(只保留純銷戳片、有寫姓名地址的銷戳片或集郵片都排除在外)、真正實寄片此3部份。

圖1.jpg


圖2a.jpg


圖3a.jpg


圖4.jpg


因此真正個人曾收集過的總包發售片大約有70片,收集期間前後逐漸各别汰換給郵友、送交拍賣等大約就有20片,早期個人曾在不同刊物上寫過多篇總包發售片郵文,後在收集過程中發現一些疑問,當時個人還在熱中收集大清明片也還未展出過,後再寫相關郵文時,發現之前所介紹的别人郵品,有幾件是有疑問的,因此再寫時對有疑問的都剔除在外,對有些還在收集的就有所保留或僅點到為止,如同去参加明片競賽展出,有信心及志在必得者都會先有所保留,以備五框擴充成八框時才能精銳盡出,事隔至今一直未見有人,再對「總包發售」片提出探討,個人的小郵集也早已售出,可更客觀及毫無保留的記載個人所知之事,(圖1)為清二次廣州加蓋總包發售双片、銷廣州1908.6.2日小圓戳,該双片個人大約在20年前即陸續買進3片,當時有保留黑白影本(圖5、6、7),均同樣銷廣州1908.6.2日小圓戳,僅郵戳銷蓋位置、人名位置有所不同而己,收信的人名也均大致相同、內頁寫的3行文字也大致相同,第一片買進時即發現,其內頁的回片未加蓋「SOLD  IN  BULK」,當時不以為意以為就是如此或是漏蓋了,後只要發現有該双片出售就買回比對,第二片、第三片也均是如此,內頁回片均未加蓋「SOLD  IN  BULK」,跟實寄片詳加比對,發現其加蓋的字體稍有差異不同,後因更重要的物証出現,証明了個人的推斷下文再詳談,對此片產生懷疑立即不再留存,隨即原價或賠本送交拍賣出售,1993年香港黄玉培先生移居加拿大前,欲出售大清片郵集,曾把全部郵集黑白影本寄給我参考,其中也有一件該片(圖8),後該郵集售給台北黄明正先生拆散出售,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集清代卷中也有該片(圖9),個人所知連同(圖1)片最少有6片,均銷戳相同但銷戳位置、人名位置略有不同,內頁的回片均未加蓋「SOLD  IN  BULK」字樣。

圖5.jpg


圖6.jpg


圖7.jpg


圖8.jpg


圖9.jpg


大約也是在20年前,個人買進一張清二次双片的回片,在郵資符誌的左上方斜蓋有框「SOLD  IN  BULK」字樣,銷廣州1910.5.15日小圓戳寄沙面(圖10),該片放在個人小集子中,也曾在1997年展出,但均未引起郵人的注意,後隨小集子一起賣出,廣州加蓋原本只知道無框及有框2種,1990年6月香港黄玉培先生跟我通信連絡時,告知發現廣州有框加蓋中,另有一種長度較短的短框,個人隨即檢視舊藏發現郵集中也有一枚,只是之前未加注意及測量,証明有框加蓋確是可再分長框、短框2種,短框為新發現、之前未見報導過,其他地區加蓋或許也還會有新的版式出現,還待收集的郵友去探討及發現,(圖10)屬有框的長框,(圖1)同屬有框的長框,後詳查日本水原明窗先生所著「清末、民初切手郵便(上)」,內大清明片郵集,及英國普萊斯德先生於2001年在SPINK的明片郵集拍賣,可發現均有一共同點,即是廣州有框「SOLD  IN  BULK」加蓋,不論是有框的長框或短框、或是加蓋在清一次片、清二次單双片上者,均是如同(圖10)一樣,是加蓋在郵資符誌的左上方且斜蓋,而不是像(圖1)加蓋在郵資符誌右邊且併排直蓋,另由(圖10)可得知双片的內頁回片,同樣有加蓋「SOLD  IN BULK」,不可能不加蓋或漏蓋,由加蓋的字體稍有差異不同、加蓋的位置差異不同、內頁回片不可能不加蓋或漏蓋等差異,可証明(圖1)片確是有問題,由其出現的年代甚早來推斷,應該是民國時期郵商的傑作,最主要是要冒充成實寄片,好高價賣給外國郵人(早期會集大清明片者是外國郵人,外國郵人收集明片的潮流及歴史,也確是較我們為早,之後才有國人由世界各國陸續買回大清片)。

圖10.jpg


1993年香港黄玉培先生出售大清片郵集時,其郵集中也有一片清二次双片的回片,同樣在郵資符誌的左上方斜蓋有框「SOLD  IN  BULK」字樣,銷廣州府三年五月廿一日戳寄梧州,有梧州1914.5.22日到達戳,是中國醫療傳教士協會華南支會發自廣州的開會通知(圖11),該片加蓋屬有框的短框,同樣証明加蓋的位置是在左上方且斜蓋、內頁回片不可能不加蓋或漏蓋,該片在「郵史研究」第17期內(1999.8.31日出版),個人所寫「談大清總包發售明信片」一文中有介紹,也收錄在個人出版的「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一書內(2005.8.3日出版),另有郵友對總包發售實寄片,在民國二年使用覺得奇怪,其實在民國二年使用並存世者,有一些數量並不奇怪及稀少,(圖11)的使用是在民國3.5.21日,大清一、二次片似乎没有明文限定停止使用時間,但大清四次片最晚限定使用期限為民國3年4月1日止,而(圖11)片己超過此使用期限可見還是有例外,印像中好像還曾見過一張3年實寄片拍賣,只是在總包發售片小集子賣出後,就較不再關心及追踪統計此方面訊息,因此並未特别記載下來,近10年來總包發售片較常見到在拍賣目錄上付拍,不像20年前要找總包發售片相當困難,尤其是清一次總包發售片不論新舊都甚難見到,20年前為買一張清一次總包發售廣州實寄片,曾付出台幣2萬元的代價,這也是我購買的全部總包發售片中最貴的一張,其他没有一張價格超過它因此印像特别深刻,目前大約廣州總包發售清一次實寄片也是此價格,或許價格甚至更低還不到,此點郵友一定想不到的,但當時確是甚難一見不惜高價購入,可見郵品的出現有時並無一定,有些之前未見但後來出現一堆,有些則是一開始就甚多,但隨後就再也未見有出現,這都曾經發生過的,目前清片行情好、價格高,也因此才會有人願意拿出來賣、或到處去發掘拿來賣,反而可看見更多早期未見、少見的郵品,只是價格高了、有利就有弊是無法兩全其美的。

圖11.jpg


香港2009.7.25日INTERASIA  AUCTIONS LIMITED拍賣,該期內有一專册是法國龔文生先生的明片郵集付拍,其中珍品甚多郵友的眼光都被吸引聚焦在這些珍品上,個人反而注意到第308號郵品,為清二次双片的回片,同樣在郵資符誌的左上方斜蓋有框「SOLD  IN BULK」字樣,銷廣州1912.5.3日小圓戳寄Honglok(圖12),該片加蓋屬有框的短框,同樣証明加蓋的位置是在左上方且斜蓋、內頁回片不可能不加蓋或漏蓋,經由(圖10、11、12)3片實寄片的佐証,(圖1)片的真偽應該很清楚了。

圖12.jpg


由(圖1)片的延伸,同樣模式加蓋在清一次片及清二次單片上者,且收信人姓名相同者(圖13、14),其真偽同樣有疑義,雖然在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集清代卷中、日本水原明窗先生大清明片郵集中(上海加蓋),同樣有類似該片,個人認為可再探討研究,除此之外另見上海加蓋(圖15、16)、漢口加蓋(圖17)、天津加蓋(圖18),此3地區加蓋片之上也出現同(圖1)一樣的收信人姓名,是否同樣真偽有疑義?個人認為要先跟實寄片比對其加蓋字體、加蓋位置等,是否有差異不同再來討論,有些加蓋字體確是差異頗大頗值得懷疑,但有些只是郵商在原本僅為銷戳片,事後再其上加上人名,以便冒充實寄片可賣較高價格也是有的,但此類片集郵品的意味太濃、且怕跟(圖1)片牽扯不清,因此個人的小郵集內都排除在外没有放,個人前文中提及的「該32片即是經過多次汰弱換強,個人認為有問題的、品相差的都盡量過濾掉了,只保留新片、銷戳片(只保留純銷戳片、有寫姓名地址的銷戳片或集郵片都排除在外)、真正實寄片此3部份」,其真正的原因即在於此。

圖13.jpg


圖14.jpg


圖15.jpg


圖16.jpg


圖17.jpg


圖18.jpg


另總包發售片應是半價出售較有可能,且規定50片以上交寄,因此所見實寄片絕大多數背面均有印刷廣告文字,此點也是辨偽的方式之一,但確是有少數違反規定用手寫的實寄片存世,此點在個人所寫的郵文中有提及但並未附圖介紹,印像中個人也有但留存的影本資料,大多未影印背面而無法找出,勉強找出幾件介紹給郵友参考,(圖19)為清二次漢口加蓋片,銷漢口1907.12.19日戳寄當地,該片另見有相同日期、且寄同樣地址者,但背面為空白而(圖19)片背面確是有寫字,且提及總包發售字樣,是否背面文字是後寫的,郵友可再加以分析考証,(圖20)為清二次天津加蓋片,銷天津1908.3.16日戳寄膠州青島,有膠州戊申二月十五日(即1908.3.17日)不太清楚到達戳,該片背面手寫寄信日期為1907.3.15日應是筆誤,該片另較特殊的是加貼蟠龍2分郵資,個人認為應是寄信人誤認為寄青島郵資較特殊有關,或是其使用己非廣告性質,無法適用總包發售的寄遞方式,因而補貼郵資均有可能,同樣留待還在收集該片的郵友來探討,該片原是香港黄玉培先生珍藏,後不知由那位郵友購去了,另個人留存的影本資料中還找到一件類似片,但己不記得源流自何處,(圖21)為清二次天津加蓋片,銷天津1908.5.12日戳寄膠州青島,有膠州戊申四月十七日(即1908.5.16日)日較不清楚到達戳,同樣是加貼蟠龍2分郵資。

圖19.jpg


圖20.jpg


圖21.jpg


另總包發售片為5局加蓋,一般「總包發售」片均是在原加蓋地區使用,超過原加蓋地區使用是否還是屬有效範圍?是否有非5局之外的地區使用者,此點似乎未見有禁止規定,個人郵文中有介紹一片、為個人之前舊藏,(圖22)為清二次漢口加蓋片,銷長沙1912.12.10日戳,經漢口12月13日戳、九江12月15日戳,寄江西元年十二月二十日到達戳,此種特殊案例確是存在的,香港2009.7.25日INTERASIA  AUCTIONS LIMITED拍賣,該期內有一專册是法國龔文生先生的明片郵集付拍,其中第265項郵品為清二次上海加蓋片(未見背面附圖,拍賣文字說明是由天津寄福州,一般天津加蓋均加蓋在左下角文字右邊,只有上海加蓋有加蓋在明片上中處,且由字型來判别也應是上海加蓋),銷烟台戊申三月十一日(即1908.4.11日)戳,經上海4月14日寄福州,有福州1908.4.18日到達戳(圖23),後該片成交價含15%佣金為港幣16100元,可見特殊案例片的價格同樣特殊,另該期內第266項郵品有2件,其中一件為清二次上海加蓋片(同樣未見背面附圖,拍賣文字說明是由上海寄Poching,証明該加蓋是上海,其加蓋位置、字型跟圖23是同樣的),郵資符誌處未銷戳,在右下角處銷上海1908.4.14日戳,經長沙戊申三月二十日(即1908.4.20日),另有不清楚湖南XX戊申三月二十六日(即1908.4.26日)戳到達或是經過戳(圖24),後該組2片(含此片)成交價含15%佣金為港幣11500元,價格差别甚多一併提供給郵友参考。

圖22.jpg


圖23.jpg


圖24.jpg


    文長移到下一頁

圖10.jpg (62.86 KB)

圖10.jpg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由購票單談聯勤四十四兵工廠
夏大緯


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成立於1943年,簡稱「四四廠」,為國共內戰時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四座兵工廠之一(另外三座分別為26廠、60廠、61廠)。四四廠之前身為1936年成立之中央修械所,後歷經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等戰爭,數度整併改編,其員工來自全國四面八方濟濟一堂,現廠址位於台北縣三峽鎮,隸屬於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

    1936年,國民政府軍政部於南京龍蟠里成立中央修械所,隔年即因對日戰爭爆發而遷廠至湖南衡陽。1938年因應戰局,再遷廠至貴州貴陽,同時接收第三路軍修械所及貴州修械廠。1940年擴充為中央修械廠(首任廠長為趙學顏將軍),增設游動修理隊,分支隨軍檢修班,住來於各戰區之間。7月接收漢陽兵工廠所屬之沅陵修砲廠。1942年調整生產能量,接收昆明第五十一廠部分製槍儀器機具。1943年改稱為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廠。1944年1月接收桂林第四十三廠經戰火毀損之機料及員工。1946年遷廠至青島及濟南,接收日軍廠房及裝備。1948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濟南撤廠,設備機具搶運至青島。11月自青島舉廠東遷台灣。12月在台復工,廠址位於台北市三張犁,遷台後仍由趙學顏將軍擔任廠長。

    1949年接收台灣第三修械所,當時產量為每月生產手榴彈10萬顆,衝鋒槍600枝,60迫砲彈25,000顆及槍榴彈筒300具。1976年1月更名為聯勤第二0六廠。1980年6月配合台北市都市更新計畫(信義計畫區),遷廠至台北縣三峽鎮。1984年4月與聯勤二0八廠合併為飛彈火箭製造中心,改隸中山科學研究院。


上項為維基百科對「聯勤四十四兵工廠」的介紹,個人舊藏中有一批購買多年的購票証明單,均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有關,除驗証其數次搬遷至不同地方外,另有幾處地方則不在上項介紹之中有談及,但由該批購票証明單及其他單據可得知,這些地方也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有關,現介紹如下﹕


(圖1)為購票陸佰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十月十九日十二時、青島(五)戳,左中處有「聯勤總部兵工署、會計處、第四十四工廠」章。

圖1.jpg



(圖2)為購票金圓拾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十一月八日十二時、青島(五)戳,左中處印有「聯勤總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字樣。

圖2.jpg



(圖3)為購票金圓伍拾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十二時、青島(五)戳,左中處印有「聯勤總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字樣,由此單得知至37.11.13日還未自青島遷廠到台灣。

圖3.jpg



(圖4)為購票伍拾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七月廿九日十時、濟南(八)戳,右下處寫有「招待所」用字樣。

圖4.jpg



(圖5)為購票壹佰捌拾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八月十二日十時、濟南(八)戳,右下處寫有「招待所寄發文件用」字樣,37年濟南撤廠,設備機具搶運至青島,由此單得知雖撤廠但還設有招待所。

圖5.jpg



(圖6)為購票壹佰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八月四日八時、辛莊戳,左中處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警衞稽查組」章,由此單得知山東辛莊設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警衞稽查組」。

圖6.jpg



(圖7)為購票叁佰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八月九日八時、辛莊戳,左中處有「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警衞稽查組」章。

圖7.jpg



(圖8)為購票壹仟萬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八月十三日X時、辛莊戳(此戳尺寸較上項戳為大)。

圖8.jpg



(圖9)為購票金圓柒元証明單,銷山東、卅七年九月一日九時、辛莊戳。

圖9.jpg



(圖10)為購票陸仟元証明單,銷漢口(七甲)、X年12月14日12時戳,中上處有「軍政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駐漢運輸站」章,由此單得知漢口設有「軍政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駐漢運輸站」。

圖10.jpg



(圖11)為購票伍佰萬元証明單,銷重慶(十二)、卅七年八月九日十二時、CHUNGKING戳,中下處有手寫「寄公文用」字樣。

圖11.jpg



(圖12)為購票伍佰萬元証明單,銷重慶(十二)、卅七年八月十六日十二時、CHUNGKING戳(此戳尺寸較上項戳為大),右下處有手寫「寄公文用」字樣,由此單得知重慶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也有關係。

圖12.jpg



(圖13)為購票國幣式仟元証明單,銷湖南、卅五年六月三十日九時、長沙戳,右中處有手寫「辦公用」字樣。

圖13.jpg



(圖14)為購票國幣式仟元証明單,銷湖南、卅五年六月十二日、長沙戳(此戳尺寸較上項戳為大),右下處有手寫「辦公用」字樣,由此單得知長沙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也有關係。

圖14.jpg



(圖15)為購票四X元証明單,銷南京(八)、三十五年三月八日十九時、NANKING戳,左下處有「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南京XX路六十二號」章,由此單得知南京設有「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

圖15.jpg



(圖16)為購票國幣五千元証明單,銷南京(八)、三十五年九月十日十一時、NANKING戳,左下處有「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南京XX路六十二號」章。

圖16.jpg



(圖17)為購票金圓伍拾元証明單,銷南京、卅七年十二月一日十三時、NANKING戳,左下處有「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XXX」章。

圖17.jpg



(圖18)為購票金圓劵伍拾元証明單,銷南京(二)、卅七年十二月廿九日十六時、NANKING戳,左下處有「收文章、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XXX」章,上項南京戳及「第四十四兵工廠、駐京購運處」章均有不同。

圖18.jpg



除上項購票証明單之外,個人之前曾寫過的【民國電報收據上的~印花與郵戳】一文中,也有幾張電報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有關,為方便郵友現也一併複製提供給郵友参考如下﹕


(圖19)為南京電信局打青島聯勤四四兵工廠的電報回執及特快電報回執2種,右上角銷蓋「交通部南京電信局、南京、本憑證印花税總貼、營業科長、錢大章」圖章,因而免貼印花稅票。

圖19.jpg



(圖20)為濟南打青島、南京打濟南聯勒四四兵工廠的電報回執,銷同上相同圖章因而免貼印花稅票。

圖20.jpg



(圖21)為民國37.11.11日電報掛號憑照,收報人為聯勤兵工署四十四工廠,掛號費為金圓(GY)24元。

圖21.jpg



(圖22、23)為民國36.5.19日濟南打北京電報回執,報費4600元,左上角另銷蓋「本收據印花稅票己按月總貼」章,右上角則銷蓋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電報營業處、36.5.19日」黑色戳,此戳相當特殊不知有無郵友報導過,特此介紹給郵友参考。

圖22.jpg


圖23.jpg



(圖24、25)為民國36.5.16日濟南打上海電報回執,報費3700元,右上角則銷蓋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6日」紅色戳,此戳更是特殊跟(圖23)戳相當類似,但戳內的「電報營業處」換成「郵局收發處」,由於有「郵局」兩字、並有年月日日期,不知是否也可稱之為郵戳?或僅為郵局配屬於濟南電信局內服務的一個小單位,所使用的一種收發証明章?該戳同樣不知有無郵友報導過,特此介紹給郵友参考,還待共同探討及解答。

圖24.jpg


圖25.jpg



(圖26)為民國36.5.15日濟南打貴陽電報回執,報費8400元,右上角銷蓋同上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5日」紅色戳。

圖26.jpg



(圖27)為民國36.5.15日濟南打天津電報回執,報費5400元,右上角銷蓋同上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5日」紅色戳。

圖27.jpg



(圖19至圖27)大多跟聯勤四四兵工廠有關,早期因為看見是南京電信局的電報回執,而我的故鄉是南京就買了,後上網查得知「民國2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於南京龍蟠里成立中央修械所,隔年即因對日戰爭爆發而遷廠至湖南衡陽,民國27年因應戰局,再遷廠至貴州貴陽,民國32年改稱為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廠,民國35年遷廠至青島及濟南,民國37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濟南撤廠、設備機具搶運至青島,民國37年11月自青島舉廠東遷至台灣」,而(圖19至圖27)即是當時聯勤四四兵工廠跟各地辦事處、工廠之間,用電報來連絡各項事務,可惜無法得知當時電文,但也算見証及留下了一些實物可資做為記錄。


除上項購票証明單之外,個人之前曾寫過的【疊疊樂?樂無窮!】一文中,也有1張單據跟「聯勤四十四兵工廠」有關,為方便郵友現也一併複製提供給郵友参考如下﹕


(圖28)為單據的背面,由上至下連續重疊黏貼交通圖叁仟圓印花稅票共94枚、壹仟圓1枚、貳佰圓1枚,共計貼了96枚交通圖印花稅票,金額共計國幣28萬3仟2佰元,(圖29)為該單據的正面,由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在民國36.6.26日,付給上海實業有限公司「國星輪運費」玖仟肆佰叁拾柒萬肆仟元的收據,運費94374000元×0.003(千分之3的稅率)為283122元,該單據背面貼283200元符合,溢貼了78元印花稅票,該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廠於民國37年11月由青島遷廠到台灣,並於37年12月在台復工,即為有名的聯勤44兵工廠,當時廠址位於台北市三張犁,即現今的信義計畫區範圍,當時該廠範圍廣大,目前的台北市政府、台北世貿中心、台北101大樓、信義威秀影城及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等都是其原先廠區範圍,小時候父母親家先住在松江路後搬遷至嘉興街,距離聯勤44兵工廠也不遠,且附近有四四南村、四四西村等眷村,有同學及朋友住在那裏偶而也會去那裏玩,同學之一的李立群原先即住在松山寺下方的眷村內,離我父母親家甚近,常結伴到各處去玩及看人練功,當年他曾熱中練中國功夫,這恐是一般人並不知道的,目前他己是大明星了,民國65年1月聯勤44兵工廠更名為聯勤第206廠,民國69年6月配合台北市都市更新計畫(信義計畫區),遷廠至台北縣三峽鎮,四四南村等約在民國88年也陸續拆除了,僅保留部份具代表性的建築,做為眷村文化的留影。

28.jpg


29.jpg




参考資料﹕維基百科


個人之前所寫「民國電報收據上的~印花與郵戳」


個人之前所寫「疊疊樂?樂無窮!」


                                 2011.1.10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民國電報收據上的印花與郵戳
夏大緯


國內收集印花郵品的前輩及專家甚多,個人多年前偶而或郵商推銷,也曾隨興陸續購買多批印花郵品,當時大多是一批多少件或一包為單位,甚少以張為單位來計算的,當然清、民國初期、日據早期、光復初期等,及一些較為特殊者除外,還是按照一張張計價的,後多次拜訪有「四票專家–即郵票、鈔票、印花稅票、車票」之稱的黄志毅先生,除觀賞其甚多郵集外,也跟其購買各種郵品,原本所購均是各類片封簡、實寄封,有次至其家中黄先生拿出印花稅票郵集給我欣賞,發現黃先生除印花郵集由清至台灣均大致齊備外,且甚多印花郵品其複品數量相當驚人,原本之前即得知黃先生的弟弟,曾在己拆遷的中華商場開店做郵商,早期我也曾至其店中買郵品,但當時並不熟識黃志毅先生,後跟黄先生熟識後得知其弟弟英年早逝,由其代為處理全部後事,其弟弟原先開店中的郵品及其住家中的郵品也都由他處理,他弟弟在開店時喜歡大批買各種郵品,尤其是垃圾場中找出的、公司行號庫房清出的等,在當年他弟弟就在大量收購,說不定還是當年郵商中會如此購買的第一人,因此也有「垃圾黃」的稱號可見其知名度,黄志毅先生為安置其弟弟的全部郵品,在其南港住家的前幾條巷子,另外承租了一間小公寓放置,後我也曾多次至該處翻找郵品,印像中整個房間都放滿了各式郵品且隨處層層堆置,黄先生都是先帶我去打開門後,就叫我自己找看有那些是我需要的,然後就離開了、事隔二、三個小時後,再來看我找完了没有,如得知我還要繼續找,他就先離開再去忙他自已的事,如得知我找的差不多了,他就在旁邊等待順便整埋郵品,在那裏我找到了甚多我要的郵品,也包括很多民國、日據及光復初期印花郵品,黃先生並以優惠價格讓售給我,後一段時間工作甚忙就没有再去,隨後在民國87年(1998年)10月14日傳出其逝世的消息,如今看見有些當年在他處購買的印花郵品,格外讓人感傷及懷念。


如此多年購買下來,也不知不覺累積了甚多數量,隨後國內郵壇曾興起二波收集印花郵品熱潮,一次是收集日據、光復初期印花票品,一次是收集清、民國時期印花票品,當時有郵友、郵商得知我也有相關郵品,都鼓吹我拿來出售或拍賣,當時印花郵品因並非個人主集項目,既然市場有需求就賣出甚多,近期重新整理舊藏剩餘印花郵品,並進而嘗試寫一些相關郵文,才算真正開始邊寫邊研究印花郵品,對一個初寫印花郵文的新人來說,研究深度、廣度等恐都不足,主要是想讓同樣為印花收藏的新進郵友,有些較淺、較基本簡單及趣味的介紹,好增添進一步收集的興趣,相信不論是收集也是由淺至深一步步的成長,郵文的寫作或份量同樣也分低、中、高,也是先由基礎的低及普通談起,然後再逐步深入探討研究更上一層樓,也如同一本好郵刊除非是專著,同樣也應涵蓋各個層面及需求,有高深的郵學、熱門的郵品探討、普及的收藏介紹等,如果整本郵刊都是古典、深奧的郵學,就算叫好也一定不賣座,曲高和寡達不到普及的效果,大衆化、最簡單的郵文,反而可能是最受郵友歡迎的,個人所寫的印花郵文應算是初淺的起步,郵友就嚐嚐我這盤最簡單、最普通的小菜吧!


(圖1)為民國29.11.26日上海打成都電報費收據3.6元,貼孔祥熙人像圖印花壹分2枚,根據「中國印花稅史稿」一書內相關郵品介紹,該電報費收據依「銀錢貨物收據」目,金額未滿10元貼印花2分、金額滿10元貼印花4分,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1.jpg



(圖2)為民國30.7.13日電報費收據7.04元,貼孔祥熙人像圖印花壹分2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2.jpg



(圖3)為民國30.10.2日打廣元電報費收據6.08元,貼六和塔圖印花貳分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3.jpg



(圖4)為民國32.7.30日打重慶電報費收據59.8元,貼六和塔圖印花壹角1枚,民國32.4.29日印花稅法(第三次修正)公布,金額滿10元貼印花1角、金額滿50元貼印花2角、金額滿100元貼印花4角,該收據超過50元應貼印花2角,但只貼1角恐還不是很清楚了解,剛新修正不久的稅法而少貼。

圖4.jpg



(圖5)為民國32.8.30日上饒打廣德電報費收據24元,貼六和塔圖印花壹角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5.jpg



(圖6)為民國32.8.30日上饒打重慶電報費收據170元,貼六和塔圖印花貳角4枚,原本照上面介紹的規定只需貼印花4角,是否因為收據上有手寫「加急」兩字,因而印花費用加倍貼了8角,還待對此有專研的郵友解惑告知。

圖6.jpg



(圖7)為民國32.8.31日打寶雞電報費收據28.6元,貼六和塔圖印花壹角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7.jpg



(圖8)為民國32.9.5日打重慶電報費收據77.5元,貼六和塔圖印花貳角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另該收據上同樣有手寫「加急」字樣,但印花費用並未加倍貼用還是貳角。

圖8.jpg



(圖9)為民國32.10.31日打重慶電報費收據24.75元,貼六和塔圖印花壹角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9.jpg



(圖10)為民國32.11.6日打重慶電報費收據30元,貼六和塔圖印花壹角1枚,該收據符合正確。

圖10.jpg



(圖11)為民國32.12.16日打重慶電報費收據54.75元,貼六和塔圖印花貳分2枚,由該收據左上角的圓型電報局圖章,可大致看出是安徽電報管理局字樣,該局人員不知是地處偏僻消息不通或未得到通知,仍舊貼用之前的舊費率。

圖11.jpg



(圖12)為南京電信局打青島聯勤四四兵工廠的電報回執及特快電報回執2種,右上角銷蓋「交通部南京電信局、南京、本憑證印花税總貼、營業科長、錢大章」圖章,因而免貼印花稅票。

圖12.jpg



(圖13)為濟南打青島、南京打濟南聯勒四四兵工廠的電報回執,銷同上相同圖章因而免貼印花稅票。

圖13.jpg



(圖14)為民國37.11.11日電報掛號憑照,收報人為聯勤兵工署四十四工廠,掛號費為金圓(GY)24元。

圖14.jpg



(圖15、16)為民國36.5.19日濟南打北京電報回執,報費4600元,左上角另銷蓋「本收據印花稅票己按月總貼」章,右上角則銷蓋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電報營業處、36.5.19日」黑色戳,此戳相當特殊不知有無郵友報導過,特此介紹給郵友参考。

圖15.jpg


圖16.jpg



(圖17、18)為民國36.5.16日濟南打上海電報回執,報費3700元,右上角則銷蓋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6日」紅色戳,此戳更是特殊跟(圖16)戳相當類似,但戳內的「電報營業處」換成「郵局收發處」,由於有「郵局」兩字、並有年月日日期,不知是否也可稱之為郵戳?或僅為郵局配屬於濟南電信局內服務的一個小單位,所使用的一種收發証明章?該戳同樣不知有無郵友報導過,特此介紹給郵友参考,還待共同探討及解答。

圖17.jpg


圖18.jpg



(圖19)為民國36.5.15日濟南打貴陽電報回執,報費8400元,右上角銷蓋同上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5日」紅色戳。

圖19.jpg



(圖20)為民國36.5.15日濟南打天津電報回執,報費5400元,右上角銷蓋同上圓型「交通部濟南電信局、郵局收發處、36.5.15日」紅色戳。

圖20.jpg



(圖1至11)的電報費收據,其中有多張原本是從一本帳册內撕下,因帳册太大佔地方不易保管,是一位當時在教育部或黨部工作的職員,至大陸各地出差的帳冊,其內按日期排列並在其上寫有編號,帳册內有電報費收據、住宿旅舍的費用、買藥看醫生的費用等,應是事後回到其工作單位後報帳之用,該職員的名稱好像叫「李煥之」,此是在(圖4、5、6)上有手寫註明而得知的,原本以為是否會是躭任過行政院長的「李煥」先生,但似乎不像,上網一查在大陸確是有一位相當有名的音樂家「李煥之」先生,也似乎不是同一人只是同名同姓而己,此也是收集過程延伸出的考証趣味,而(圖12至圖20)則大多跟聯勤四四兵工廠有關,早期因為看見是南京電信局的電報回執,而我的故鄉是南京就買了,後上網查得知「民國2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於南京龍蟠里成立中央修械所,隔年即因對日戰爭爆發而遷廠至湖南衡陽,民國27年因應戰局,再遷廠至貴州貴陽,民國32年改稱為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廠,民國35年遷廠至青島及濟南,民國37年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濟南撤廠、設備機具搶運至青島,民國37年11月自青島舉廠東遷至台灣」,而(圖12至圖20)即是當時聯勤四四兵工廠跟各地辦事處、工廠之間,用電報來連絡各項事務,可惜無法得知當時電文,但也算見証及留下了一些實物可資做為記錄。



参考資料﹕「中國印花稅史稿」一書

維基百科


                                    2010.1.7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上海外灘改造工程竣工紀念封
夏大緯


維基百科內對外灘的節略說明為﹕外灘(上海話拼音:nga thae,發音:[ŋᴀ̀tʼᴇ́])是上海市中心的一個區域,由一段沿黃浦江的馬路和沿路的建築和設施構成,為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外灘沿路坐擁二十多幢風格各異的的歷史建築,有折衷主義的,也有文藝復興式的,還有早期現代式的,故而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群」。自上海開埠後,外灘就開始成為了上海乃至中國的金融及貿易中心,也被稱為「東方華爾街」。1943年起,外灘的正式路名為中山東一路。

    80年代末開始在上海建立了許多新的摩天大樓,有些這些大樓直接建造在舊建築物的後面(比如外灘中心),與這些新建築相比外灘的老建築顯得非常矮小,這深深地改變了外灘的相貌。過去直接在外灘江畔的碼頭全部被搬遷,江畔的防汛牆也獲得了修復和加固。此外在建造延安東路高架公路進入中山東一路的接口處時將外灘天文台整個地向南移動了約50米。在外灘的最北段蘇州河注入黃浦江處還建造了一個人民英雄紀念塔。1994年,市政府成立上海市外灘房屋置換有限公司,將外灘的各棟建築置換經營,以重振外灘金融街的名號。自19957月,中國光大銀行進駐外灘29號開了先河後,原先使用外灘各建築的政府機關便開始陸陸續續經過置換經營退出了。

    1995930日,由上海市檔案館與黃浦區人民政府聯合籌建的外灘歷史紀念館正式開館。紀念館以大量的歷史照片為主,輔以具有代表性的檔案文獻、實物,展示了上海開埠150年來外灘的變化歷史。在紀念館裡可以從外灘的發展軌跡研究上海的發展歷史。從2008年起,上海外灘開起一系列針對交通流量而改造的工程。該系列工程首先拆除了原外灘南段與延安高架路的高架彎道,消除了延安高架直接與中山東路合流的交流道。並從在同年的31日起,對外灘北段外白渡橋與外灘恢復至上世紀原貌的工程。以上工程於2009年初完工。下一階段改造工程重點在於對外灘原8車道,縮為4車道,增加外灘的公共步行道路與綠地空間,且將外灘水平面降至上世紀外灘原有的略高於路面的高度。興建從吳淞路至中山南二路的外灘隧道,將通過外灘的快速車流地下化,延安東路以北雙層雙向為6車道,其以南為單層雙向4車道。以上工程施工期間對外灘進行封閉性施工,外灘於2010328日起施工完畢並恢復對外開放。


近年內關於上海外灘建築群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引起了一些討論。多數人欣賞和讚嘆上海外灘建築群的古典美麗景觀,但也有觀點認為外灘建築群應被視為中國近代恥辱史的象徵。2012年和2013年的1231日晚鄰近凌晨在外灘上演了外灘4D燈光秀。該燈光秀採用巴庫燈向外灘的滙豐銀行大樓與江海關大樓這兩棟建築投影,在跨年時間舉行,已經成為了上海的跨年標誌性活動[4]2014年年末的外灘跨年燈光秀改在緊靠外灘的外灘源舉行,後因不明原因發生了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6人死亡。】。


去上海如没去外灘似乎好像没去過上海,早期跟團去晚上還會去坐船,看兩邊的大樓羣灯光夜景,後自由行就改為白天去外灘看各種不同建築,累了就在江邊找一家咖啡廳坐下聊天,每次去上海都感覺不停的在變,人、事、物也都在不停的變,站在上海的一些街道上停留觀察,可發現它確是一個國際化都市


整理郵品找出相關郵品介紹如下﹕


(圖1)為上海外灘綜合改造工程竣工紀念、上海、2010.03.28日、外滩10、中国邮政、¥00.40、沪B75郵資機券。

圖1.jpg



(圖2)同上紀念封,銷同上上海外灘綜合改造工程竣工紀念、上海、2010.03.28日、外滩10、中国邮政、¥00.80、沪B75郵資機戳及紀念戳寄當地,背有上海、2010.03.29日09時、车站北路11到達戳。

圖2正面.jpg


圖2背面.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5.5.4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1595

少見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    夏大緯


收集民國滙票者都知道存世以金圓滙票為最多,而金圓滙票中又以貴州地區滙出的為最多,其他地區滙出者則較為少見,有些地區則甚至可謂罕見(並非該地區在民國時期,没有使用或甚少使用滙票,而是凑巧該地區滙票並未外流出、或滙票使用後大多數都存檔或銷毁了並未外流,因而形成某些地區滙票,存世所見罕少的原因即在於此),個人之前寫了一篇「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其罕少的原因乃是其先天地理環境,屬邊疆地區自然而形成的因素為主,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地區雖並非如此,但則因未外流的因素同樣少見,現介紹「少見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如下﹕


(圖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O」,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5張,滙費為560元,銷興安(屬廣西)、卅八年四月八日、HINGAN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五日、常寧兌付戳。


(圖2、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R」,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30張,滙費為3100元,銷福建、卅八年四月十八日、浦城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六日、岑鞏兌付戳。


(圖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N」,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仟圓3張,滙費為750元,銷浙江、卅八年四月三日、杭州(一戌)戳,滙杭州郵政儲業分局、卅八年X月四日、波辦事處兌付戳。


(圖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叁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張,滙費為210元,銷浙江、卅八年三月十日、永康(滙)戳,滙浙江、卅八年三月十八日、澤國兌付戳。


(圖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I」,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1張,滙費為8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五日、象山戳(屬浙江),滙浙江杭州、卅八年四月十一日、郵政儲金(十)兌付戳。


(圖7)國幣改金圓滙票加蓋「浙A」,滙款叁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張,滙費為240元,銷浙江、卅八年三月十一日、杭州(一戊)戳,滙浙江、卅八年三月十八日、分水兌付戳(在背面)。


(圖8、9)國幣改金圓滙票加蓋「浙B」,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暫作伍萬圓1張,滙費為17500元,銷浙江、卅八年四月廿三日、杭州(八甲)戳,(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3日為金圓郵資的末期),滙重慶儲滙分局、卅八年五月二日、瀘州辦事處兌付戳(在背面)。


(圖1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L」,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5張,滙費為5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八日、宜都戳(屬湖北),滙貴州、卅八年五月三日、安順兌付戳。


(圖11、1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仟伍佰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30張,滙費為141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二月廿三日、咸寕戳(屬湖北),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九日、黔江兌付戳。


(圖13、1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6張、壹佰圓20張,滙費為4400元,銷四川、卅八年四月十三日、廣漢(丙)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八日、桐梓兌付戳。


(圖15)國幣改金圓滙票,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1張,滙費為6800元,銷西川、卅八年四月廿六日、廣元(一代)戳,(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6日為金圓郵資的尾日),滙貴州、卅八年五月七日、遵義兌付戳。


(圖16、1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萬伍仟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4張、叁佰圓10張,滙費為3300元,銷西川、卅八年四月十二日、簇橋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九日、三橋兌付戳。


(圖18、1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F」,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拾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5張,滙費為15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三十日、資中戳,(屬西川、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30日還暫時續用金圓郵資),滙貴州、卅八年五月十一日、赤水兌付戳。


(圖20、2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拾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0張,滙費為42000元,銷樂至、1949.4.29日、LOCHIH戳(屬西川、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9日還暫時續用金圓郵資),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十日、息烽兌付戳。


(圖22、2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叁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2張、伍佰圓2張,滙費為650元,銷重慶儲滙分局、卅八年四月五日、P.R&S.B.  CHUNGKING  BR.戳(屬東川),滙浙江杭州、卅八年四月九日、郵政儲金(十)兌付戳。


(圖2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3張、壹仟圓1張,滙費為32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八日、長壽戳(屬東川),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二十日、大定兌付戳。


(圖25、2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A」,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式仟伍佰陸拾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2張、伍佰圓1張、伍拾圓1張、拾圓1張,滙費為4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納谿戳(屬東川),滙貴州、卅八年四月X日、永興兌付戳。


(圖27、2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Y」,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仟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40張,滙費為74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八日、江安戳(屬東川),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九日、平壩兌付戳。


(圖29、3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萬叁仟元貼滙兌印紙叁佰圓10張、壹仟圓10張,滙費為546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九日、石角鎮戳(屬東川),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八日、息烽兌付戳。


(圖3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C」,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4張,滙費為8800元,銷CHENGYANG、卅八年四月十九日、城陽戳(屬山東),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十一日、仁懷兌付戳。


(圖3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S」,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仟圓4張,滙費為3000元,銷西京(六)、卅八年四月九日、SIKING戳(屬陝西),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廿二日、遵義兌付戳。


上項介紹僅為個人所藏,可能無法全面代表存世金圓滙票,個人只是提出由個人所藏來探討,很多地區可能並未流出至郵市、或僅極少數的流出到郵市中,可再延伸做更深入的探討研究,上項僅為個人所藏應還有其他地區、不同英文字軌等使用,還待郵友補充提供才能更加豐富及完整。



参考資料﹕個人所寫「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2010.9.13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郵林季刊第六期內(2010.12.15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5-26 11:29 编辑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3838

國幣滙票的版式     --    夏大緯


               經由查尋對「法幣」的說明,在維基百科得知大略如下【民國初年的中國貨幣基本上仍是銀本位,沿襲以白銀作為貨幣。清末以前,多以銀兩作結算。自清代中葉起,隨著外國銀圓流入,民間開始流通銀圓。民國成立後,亦繼續以銀圓為通貨,北洋政府及國民政府皆有鑄造銀圓。至1933年國民政府規定「廢兩改元」,貨幣一律以銀圓為單位。國民政府在1928年北伐統一中國後,開始逐步施行貨幣改革,1935年11月4日,國民政府宣佈實行法幣改革,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將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後加入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由銀本位改為法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由國家銀行發行,以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使貨幣與價格波動的貴重金屬脫鉤,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進步的金融制度改革,亦是現代國家金融體制下應有的特徵。法幣發行,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通貨發行的控制權落在政府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對抗戰時中國的財政維持,法幣有不可少的功勞。】。


經由上項的介紹可得知法幣(即是國幣),是在1935年(民國24年)11月4日實行法幣改革,取代銀本位的銀圓,而由滙票的版式也可印証確是如此,(圖1)為左下角印製–30.000/16.ix.24.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4年9月16日、印製3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滙票使用的滙款金額,即印刷註明為「銀圓」,該「銀圓」版式滙票,應是當時「銀圓」滙票,所印製的最後一個「銀圓」版式了,其後應即是配合幣值改變,改印「法幣=國幣」版式滙票(由下列介紹也可印証確是如此),而(圖1)滙票在當時印製後不久即碰上幣值改變,在還未使用完該批版式滙票前、並不受影響繼續使用,因此該滙票真正使用時間己是國幣末期,銷江西、37.7.28日、安義戳,滙南昌弍仟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三十日、NANCHANG兌付戳。


國幣滙票的使用除承接、及結束了之前中國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銀本位幣制,也是相當重要的幣值改革,又歷經八年抗戰至結束,在國幣使用期間到底印製發行,使用了多少種版式國幣滙票,相信也是收集滙票郵友相當關心的,而國幣滙票流出至郵市中的數量並不多,且大多為對剖過僅剩左邊半聯者,但幸好印有版式文字者,即是在左半聯左下角位置,得以經由此版式文字而得知及統計,到底印製過幾種國幣版式滙票,是否有遺漏還待郵友補充,在此介紹個人所收集到的版式如下﹕


(圖2)為左下角印製–120.000/6.vii.2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5年7月6日、印製12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3)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五年七月廿二日、塘江墟戳,滙南昌貳仟圓,背有南昌、卅五年七月廿九日、NANCHANG兌付戳。


(圖4)為左下角印製–100.000×100/2.vii.2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6年7月2日、印製1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5)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安福戳,滙南昌壹萬肆仟肆佰元,背有南昌、卅五年十一月十六日、NANCHANG兌付戳。


(圖6)為左下角印製–10.000×100/3.ix.27.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7年9月3日、印製1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7)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另在「國幣」處上方加蓋藍色「金圓劵」字樣,民國37年8月19日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以金圓為本位幣,並規定所有以前發行之法幣以三百萬圓、關金劵以15萬圓、東北流通劵以30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限於民國37年11月20日以前兌換,因此如在民國37年8月19日之後使用的滙票,有些會另行加蓋上「金圓劵」等字樣,該張滙票銷湖北、卅七年十月廿三日、五峯戳,滙南昌金圓劵陸圓,但所貼的滙兌印紙為暫作國幣壹佰萬圓,前後共貼18張共計為國幣壹仟捌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陸圓無誤。


(圖8)為左下角印製–15.000x50/18.xi.27.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7年11月18日、印製75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9)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江西、卅七年七月二十日、靖安戳,滙南昌壹仟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廿五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0)為左下角印製–40.000×100/3.iv.28.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8年4月3日、印製4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11)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四月十四日、鄱陽戳,滙南昌拾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四月十八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2)為左下角印製–70.000×100/10.iv.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4月10日、印製7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13)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黃陂、卅七年七月十二日、HWANGPEI戳,滙南昌壹千七百萬圓。


(圖14)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24.v.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5月24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15)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四月廿八日、安遠戳,滙南昌貳百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五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6)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8.xi.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11月8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17)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六年五月廿二日、銅鼓戳,滙南昌壹仟圓,背有南昌、卅六年五月廿九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8)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22.iv.30.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0年4月22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19)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五年十二月廿七日、高安戳,滙南昌壹仟圓,背有南昌、卅五年十二月三十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0)為左下角印製–30.000x100/11.x.30.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0年10月11日、印製3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21)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另在「國幣」處上方加蓋紅色「金圓劵」字樣,民國37年8月19日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以金圓為本位幣,並規定所有以前發行之法幣以三百萬圓、關金劵以15萬圓、東北流通劵以30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限於民國37年11月20日以前兌換,因此如在民國37年8月19日之後使用的滙票,有些會另行加蓋上「金圓劵」等字樣,該張滙票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南昌分局、卅七年八月廿三日、贛州辦事處(1)戳,滙南昌金圓劵壹拾叁圓,但所貼的滙兌印紙為暫作國幣貳佰萬圓19張、壹佰萬圓1張(分貼前後),共計為國幣叁仟玖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拾叁圓無誤。


(圖22)為左下角印製–10000x100/7.31衡湘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1年7月、印製1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23)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湖南、卅五年八月十九日、瀏陽戳,滙南昌貳萬圓,背有南昌、卅五年九月六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4)為左下角印製–17000x100/5.33邵湘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3年5月、印製1佰7拾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25)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六年八月十一日、郵(?)縣戳,滙南昌柒萬圓,背有南昌、卅六年八月十九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6)為左下角未印製版式字樣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五年七月十八日、江津戳,滙南昌壹仟圓,背有南昌、卅五年八月十二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7)為左下角印製–20.000x100/10.iv.3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5年4月10日、印製2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28)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六年五月九日、臨川戳,滙南昌伍萬圓,背有南昌、卅六年五月十二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9)為左下角印製–50.000×100/26.xii.3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5年12月26日、印製5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30)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西京(長安)、卅七年七月二日、SIKING(CHANGAN)戳,滙南昌壹仟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八日、NANCHANG兌付戳。


(圖31)為左下角印製–200.000x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圖32)為版式放大圖,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吳縣(蘇州)、卅七年七月四日、WUHSIEN(SOOCHOW)戳,滙南昌弍佰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



参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1.3.12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24期內(2011.4.13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4280

夢幻滙票   ---   夏大緯


去年得知大陸地區有郵友出售「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郵票郵品精選上、下部」2册,且價格低廉立即請姚兄代為付款訂購,大約20天之後隨即收到該套書,該套書為全彩精裝,原本於2001年4月第1版、印製數量2000套、定價2000元人民幣,印像中當年台灣郵商有引進少數數套、售價高達1萬元台幣,因價格實在太高而放棄購買,如今事隔9年後算是一償當年心願,偶而上大陸網站,發覺一些較早期大陸郵刊,往往在事隔5、6年之後(或更早或更短)就幾乎大拍賣似的,以當時定價打幾折出售、有時甚至低到一折或三折,當然也有一些大陸郵刊高出當初定價、甚至數倍的情況也有,只是覺得事隔多年還降價打折頗為奇怪,早買的郵友不是吃虧很大?是否因當時印製數量太多、定價太高,銷售不多而大多庫存,事隔多年清倉出售才如此不得而知,台灣早期郵刊大多以印製600本左右居多、少數破1000本者己很少見,且大多售價低廉,雖然如此在當時也不會馬上售完,但事隔幾年時間大多會陸續售完,甚少會有大量庫存的情況,因而多年後大多高於當年定價,甚少有低於當年定價或打折的情況,當然也有少數早期郵刊,及近期一些郵刊因印製數量較多,多年都未售完價格没有變動、甚至小跌的情況存在,但整體上還是上漲的居多。


拿到該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郵票郵品精選上、下部」,立即翻閱由於個人也收集民國滙票,書中的清、民國滙票,可謂是收集滙票郵友眼中的夢幻郵品,僅看見及得知有這些滙票存世即值回書價了,由於滙票的使用事後大多收回銷燬,甚少流出於郵市中,所見流出也大多是民國中期的金圓、銀圓、國幣等為主,民初、清末的滙票,之前據聞大陸早期郵友有收集少數幾張之外,偶見拍賣中出現幾張不完整斷片,己可謂是珍罕的郵品,而書中的滙票只能以夢幻來形容了,該館確是留存下了珍貴實物及滙票郵史,特在此介紹給郵友欣賞及共享之。


A、大清滙票~(圖1至7)。







B、民國滙票~(圖8至15)。









圖片資料均摘錄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郵票郵品精選上、下部」書內


                                 2011.3.19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941

江西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下)   ---    夏大緯


(圖40、4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0張,滙費為85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十五日、上頓渡戳,滙貴陽(子)、卅八年三月廿四日兌付戳。


(圖42、4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10張,滙費為17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二月十九日、鷹潭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三日、晴隆兌付戳。


(圖4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五拾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1張,滙費為6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一月廿五日、遂川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二月十八日、郎岱兌付戳。


(圖45、4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伍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4張、叁佰圓3張、伍拾圓2張,滙費為15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九日、豐城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三日、龍山兌付戳。


(圖47、4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4張、叁佰圓10張,滙費為6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五日、銅鼓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四日、衡陽兌付戳。


(圖49、5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20張,滙費為21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一日、湖口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九日、湘潭兌付戳。


(圖5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8張,滙費為48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七日、玉山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廿四日、零陵兌付戳。


(圖5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S」,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仟陸佰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伍佰圓、壹佰圓各1張,滙費為19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十七日、臨川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廿六日、零陵兌付戳。


(圖53、5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0張,滙費為12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一日、大庾戳,滙桃源、卅八年三月三十日兌付戳。


(圖55、5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2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一日、廣豐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八日、長沙(二)兌付戳。


(圖57、5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捌百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16張,滙費為8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二月廿七日、安遠戳,滙TCHANG.HUN、卅八年三月十六日、宜章兌付戳。


(圖59、6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S」,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二日、彭澤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一日、岳陽兌付戳。


(圖6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4張,滙費為3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二日、泰和戳,滙貴州、卅八年三月X日、遵義兌付戳。


(圖62、6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佰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4張、拾圓10張,滙費為7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三日、分宜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五日、鄒家窖兌付戳。


(圖64、6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2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五日、永新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九日、零陵兌付戳。


(圖6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式仟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4張,滙費為134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五日、上饒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五日、耒陽兌付戳。


(圖6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4張,滙費為24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六日、上饒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二日、桃花江兌付戳。


(圖68、6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28張、壹佰圓20張,滙費為4500元,銷樟樹、卅八年四月三日、CHANGSHU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五日、赤水兌付戳,該張滙票背面所貼滙兌印紙壹佰圓20張,其上同(圖22、23)同樣加蓋紫色「江西」兩字,此種加蓋應類似「防盜」或用來標註其使用地區的功能,此種加蓋並不常見,也有謂乃之前防盜加蓋,後因之前未使用完未免浪費而繼續使用,可兹探討及研究之處還待郵友們共同研商。


(圖7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式仟伍佰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5張,滙費為375元,銷九江(丁)、卅八年二月廿三日、KIUKIANG戳,滙貴陽(二)、卅八年三月八日兌付戳。


(圖7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叁佰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6張,滙費為28.2元,銷九江(丁)、卅八年一月十三日、KIUKIANG戳,滙KIRO、卅八年一月X日、嘉禾兌付戳。


(圖72、7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200元,銷KIUKIANG、卅八年三月廿二日、九江(一)戳,滙湖南鄉、卅八年四月五日、雙江口及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六日、寧鄉兌付戳。


(圖7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貳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4張,滙費為3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二月廿五日、南昌(二)戳,滙貴州、卅八年三月七日、都匀兌付戳。


(圖7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佰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張,滙費為85元,銷南昌(亭二)、卅八年三月五日、NANOHANG戳滙天柱。


(圖7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4張,滙費為240元,銷NANOHANG、卅八年三月五日、南昌戳,滙湖南湘潭、卅八年三月十六日、花石及湖南、卅八年三月十八日、湘潭兑付戳。


(圖7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陸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6張,滙費為600元,銷江西、卅八年四月一日、南昌(一)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一日、耒陽兑付戳。


(圖7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4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四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4張,滙費為4800元,銷NANOHANG、卅八年四月廿五日、南昌戳滙零陵,(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5日為金圓郵資的末期)。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九江、南昌,當時曾使用多組不同英文字軌編號金圓滙票,尤其是南昌種類更多,並由此可得知某支局使用何種英文字軌編號、使用何種郵戳等,可再延伸做更深入的探討研究,上項僅為個人所藏應還有其他地區、不同英文字軌等使用,還待郵友補充提供才能更加豐富及完整。



参考資料﹕個人所寫「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2010.9.12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藝林~郵文菁英內(2011年6月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5941

江西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上)  ---    夏大緯


                收集民國滙票者都知道存世以金圓滙票為最多,而金圓滙票中又以貴州地區滙出的為最多,其他地區滙出者則較為少見,有些地區則甚至可謂罕見(並非該地區在民國時期,没有使用或甚少使用滙票,而是凑巧該地區滙票並未外流出、或滙票使用後大多數都存檔或銷毁了並未外流,因而形成某些地區滙票,存世所見罕少的原因即在於此),個人之前寫了一篇「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其罕少的原因乃是其先天地理環境,屬邊疆地區自然而形成的因素為主,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地區雖並非如此,但則因未外流的因素同樣少見,現介紹「江西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如下﹕


(圖1、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00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三十日、雩都(M行動郵局)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八日、耒陽兌付戳。


(圖3、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柒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7張,滙費為84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三十日、甯都(戊一)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十五日、東安兌付戳。


(圖5、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肆佰元貼滙兌印紙伍圓10張、壹佰圓3張、伍拾圓1張,滙費為60元,銷江西、卅八年二月廿四日、七琴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日、耒陽兌付戳,該張滙票背面貼的滙兌印紙壹佰圓3張、伍拾圓1張,原本漏銷江西七琴戳,在湖南耒陽兌付後,湖南耒陽代銷湖南、卅八年四月九日、耒陽戳,並在旁毛筆註明「代蓋」,此種漏銷代蓋的情況極為少見。


(圖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張,滙費為60元(右上另加蓋紅色「浙贛路員工贍家、准核對折收費」章,証明其滙費有優待,此種情況頗為罕見),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八日、宜春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X日、洞口兌付戳。


(圖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ID」,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伍佰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5張,滙費為85元,銷江西、卅八年二月廿七日、永豐戳,滙貴陽(子)、卅八年三月三日兌付戳。


(圖9、1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捌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6張,滙費為1000元,銷江西、卅八年四月一日、金谿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六日、長沙兌付戳。


(圖11、1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20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廿一日、萬載戳,滙X、1949.3.28日、漢壽兌付戳。


(圖13、1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200元,銷江西、卅八年四月一日、蘆溪鎮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二日、南嶽兌付戳。


(圖1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五百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10張,滙費為80元,銷江西、卅八年二月七日、萍鄉戳,滙貴州、卅八年二月廿一日、貴筑兌付戳。


(圖1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張,滙費為4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二日、萍鄉戳,(38.4.27日開始實施銀圓基數郵資,38.4.22日為金圓郵資的末期),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五日、長沙兌付戳。


(圖1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式百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4張,滙費為24元,銷江西、卅八年二月十九日、高崗埠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八日、永豐兌付戳。


(圖18、1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0張,滙費為免費(此種特例也頗少見),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廿二日、吉水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三十日、耒陽兌付戳。


(圖20、2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陸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2張,滙費為720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十五日、山下渡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廿一日、沅江兌付戳。


(圖22、2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仟六佰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張、伍拾圓16張、壹佰圓8張,滙費為644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十四日、永修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廿一日、衡山(不清楚)兌付戳,該張滙票背面所貼滙兌印紙壹佰圓8張,其上另有紫色「江西」兩字加蓋,此種加蓋應類似「防盜」或用來標註其使用地區的功能,此種加蓋並不常見,也有謂乃之前防盜加蓋,後因之前未使用完未免浪費而繼續使用,可兹探討及研究之處還待郵友們共同研商。


(圖24、2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0張,滙費為41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九日、河口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七日、湘潭兌付戳。


(圖26、2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100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卅一日、贛縣戳,滙SINNWA、卅八年四月十四日、新化兌付戳。


(圖28、2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仟元貼滙兌印紙伍拾圓20張,滙費為8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一日、吉安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十四日、衡山兌付戳。


(圖30、3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10張,滙費為190元,銷江西、卅八年三月十一日、阜田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八日、獨山兌付戳,另有黑色長方型有框獨山一等郵局付訖戳。


(圖32、3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NO.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滙款拾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0張,滙費為24000元,銷江西南城、卅八年四月十九日、世家村戳,滙西川、卅八年五月十九日、仁壽兌付戳。


(圖3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4張,滙費為48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二十日、南城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廿八日、耒陽兌付戳。


(圖35、3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壹仟圓30張,滙費為6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滸灣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廿六日、長沙兌付戳。


(圖37、3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10張,滙費為6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十五日、上高戳,滙湖南、卅八年四月六日、鳳凰兌付戳,收集鳥類專題的郵友,鳳凰戳應是很好的題材。


(圖3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叁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6張,滙費為360元,銷SINFEHG、卅八年三月十一日、信豐戳,滙湖南、卅八年三月廿一日、衡陽(一)兌付戳。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09809

江蘇地區國幣及改金圓滙票
夏大緯


收集民國滙票者都知道存世以金圓滙票為最多,其次是銀圓滙票,而國幣滙票則大致較銀圓滙票還要少(似乎没有人真正統計過,也無法真正統計,因為郵品都分散在各個藏家手中,到底存世有多少張國幣滙票含改金圓滙票均是未知數,只是根據幾位郵友手中所藏國幣滙票數量推算,大致上是較銀圓滙票為少),雖國幣滙票的數量較少,但其版式種類、加蓋改金圓等花樣繁多,【個人曾寫過「國幣滙票的版式」及特殊及具郵史意義的「金圓加蓋」滙票2篇郵文,有興趣的郵友可以自行至個人部落格內参考】,而該國幣滙票使用滙出及存世的郵品,似乎也以江西地區使用滙出為主,其他地區如湖北、浙江、江蘇等地區則其次己較為少見,(並非該地區在民國時期,没有使用或甚少使用國幣滙票,而是凑巧該地區國幣滙票並未外流出、或國幣滙票使用後大多數都存檔或銷毁了並未外流,因而形成某些地區國幣滙票,存世所見罕少的原因即在於此),此種情況在金圓滙票同樣也有存在。


江蘇地區使用滙出的國幣及改金圓滙票其實也不多,現就介紹如下提供給郵友參考﹕


(圖1、2、3)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吳縣(蘇州)、卅七年七月四日、WUHSIEN(SOOCHOW)戳,滙南昌弍佰萬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2張,共計為國幣貳佰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較為難得。



(圖4、5、6)為同上版式滙票,銷江蘇、卅七年七月十二日、江都(揚州)戳,滙南昌二百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貳佰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廿一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6)較為難得。



(圖7、8、9)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藍色「金圓劵


分及折合法幣」字樣,銷江蘇、卅七年九月十一日、江都(揚州)戳,滙南昌二元六角七分,【該滙票正面中間,藍色加蓋「折合法幣(下方手寫八百万元)」字樣】,民國37年8月19日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以金圓為本位幣,並規定所有以前發行之法幣以三百萬圓、關金劵以15萬圓、東北流通劵以30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限於民國37年11月20日以前兌換,因此如在民國37年8月19日之後使用的滙票,有些會另行加蓋上「金圓劵」等字樣,該滙票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4張,共計為國幣捌佰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二元六角七分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九月十五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9)較為難得。



(圖10、11)為同上版式滙票,銷徐州(辛二)、卅七年四月廿八日、SUCHOW戳,滙南昌七百七十五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7張、國幣暫作伍拾萬圓1張、國幣暫作貳拾萬圓1張、國幣暫作伍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柒佰柒拾伍萬元,該滙票正面左下方加蓋有黑色「飛匯」字樣,代表需較為快速的航空寄遞方式,因此背面加貼了3張郵票,郵資共計為7000元,銷徐州(辛二)、卅七年四月廿八日、SUCHOW戳,民國37.4.6日至37.6.10日期間,國內航空郵資為7000元正確無誤符合,背另有南昌、卅七年五月五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2、13、14)為同上版式滙票,銷徐州(辛二)、卅七年七月十四日、SUCHOW戳,滙南昌一千五百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5張、國幣暫作壹佰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伍佰萬元,該滙票正面左下方加蓋有黑色「飛匯」字樣,代表需較為快速的航空寄遞方式,因此背面加貼了3張郵票,郵資共計為30000元,銷徐州(辛二)、卅七年七月十四日、SUCHOW戳,民國37.7.10日至37.7.20日期間,國內航空郵資為30000元正確無誤符合,背另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廿二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14)較為難得。



(圖15)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金圓」字樣,滙南昌四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佰萬圓2張、國幣暫作伍拾萬圓4張,共計為國幣壹仟貳佰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四元無誤,該滙票下方貼有1枚郵票金額為拾萬圓,銷徐州(辛二)、卅七年九月十二日、SUCHOW戳,民國37.8.9日至37.11.6日期間,國內航空郵資為95000元,該滙票雖未加蓋「飛滙」字樣註明為航空寄遞,但依據其加貼的郵票金額為拾萬圓來計算,應是航空郵資只是溢貼了5000元。


(圖16、17、18)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金圓券」字樣,銷泰縣、1948.9.25日、TAIHSIEN戳,滙南昌陸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仟萬圓1張、國幣暫作伍佰萬圓1張、國幣暫作壹佰萬圓3張,共計為國幣壹仟捌佰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陸元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九月三十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18)較為難得。



(圖19、20、21)為同上版式滙票,銷無錫、卅七年五月四日、WUSIH戳,滙南昌一千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10張,共計為國幣壹仟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五月八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21)較為難得。



(圖22、23、24)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藍色「金圓券


分」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九月廿七日、淮安戳,滙南昌壹元陸角陸分,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伍佰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壹元陸角陸分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十月二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24)較為難得。



(圖25、26、27)為同上版式滙票,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三月十六日、宜興戳,滙南昌弍佰伍拾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拾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貳佰伍拾萬元,該滙票另較特殊的是在正面左中處,手寫滙費「六折收費」字樣較為罕見,背有南昌、卅七年三月廿一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27)較為難得。



(圖28、29、30)為同上版式滙票,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八月六日、碭山戳,滙南昌壹仟伍佰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前後共貼1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伍佰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十四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0)較為難得。



(圖31、32、33)為同上版式滙票,銷口岸、37.8.9日、KOWAN戳,滙南昌弍仟弍百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前後共貼11張,共計為國幣貳仟貳佰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十四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3)較為難得。



(圖34、35、36)為同上版式滙票,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八月二日、武進戳,滙南昌壹百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壹佰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九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6)較為難得。



(圖37、38、39)為同上版式滙票,銷江蘇、卅七年六月廿六日、南通戳,滙南昌二千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10張,共計為國幣貳仟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四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9)較為難得。



(圖40、41)為同上版式滙票,銷江蘇、卅七年七月十日、淮陰戳,滙南昌六百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6張,共計為國幣陸佰萬元,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41)較為難得。


(圖42、43、44)為同上版式滙票,銷南京(滙六)、1948.5.1日、NANKING戳,滙南昌伍拾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拾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伍拾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五月五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44)較為難得。



(圖45、46)為同上版式滙票,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南京分局、卅七年七月十五日、XXX戳,滙南昌貳仟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前後共20張,共計為國幣貳仟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二十日、NANCHANG兌付戳。


(圖47、48)為同上版式滙票,銷郵政儲金、1948.8.14日、南京(十四)戳,滙南昌壹千四百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佰萬圓2張、國幣暫作貳佰萬圓2張,共計為國幣壹仟肆佰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十九日、NANCHANG兌付戳。


(圖49、50、51)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金圓」字樣,銷南京(滙六)戳、1948.8.28日、NANKING戳,滙南昌陸元,【該滙票正面右中處,紅色加蓋「折合法幣(下方手寫1800万)元」字樣】,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佰萬圓3張、國幣暫作貳佰萬圓1張、國幣暫作壹佰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壹仟捌佰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陸元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卅一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51)較為難得。



(圖52)為同上版式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紫紅色「金圓劵」字樣,銷郵政儲金、1948.10.25日、南京(十四)戳,滙南昌拾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仟萬圓3張,共計為國幣叁仟萬元,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拾元無誤。


(圖53、54、55)為同上版式滙票,銷上海(七)、卅七年三月三日、SHANGHAI戳,滙南昌一百卄万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拾萬圓2張、國幣暫作拾萬圓2張,共計為國幣壹佰貳拾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三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55)較為難得。



(圖56、57)為同上版式滙票,銷上海(壬)、卅七年七月十日、SHANGHAI戳,滙南昌弍仟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10張,共計為國幣貳仟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十六日、NANCHANG兌付戳。


由上項的介紹可得知,江蘇地區使用及存世的國幣及改金圓滙票,其各地所使用的滙票版式大致爲何種,後改變爲金圓幣值時,又加蓋「金圓」等字樣繼續使用,其加蓋的種類、顔色、文字等更是花樣繁多及複雜,如欲再詳分可更深入研究,且由當時使用的國幣滙票其滙款金額,到37年幣值未變更成金圓之前其滙款金額,可由其滙款金額的由小到大,也可察覺及反映出國幣金額的貶值,此時期的滙票算是見證及反映,當時幣值貶值及幣值更換的歷史及郵史,早期個人曾大量賣出該類滙票複品及一些小郵集,並未想到要詳分滙票版式、金圓加蓋、加蓋種類顔色等不同,目前個人所藏不論滙票版式、加蓋種類等應還有所缺,上項僅算是抛磚引玉簡單的介紹,提供給郵友做爲初步的參考,留待郵友對照每人所藏後,再補充所缺就可更爲完整。



参考資料﹕個人所寫「國幣滙票的版式」


個人所寫特殊及具郵史意義的「金圓加蓋」滙票


                            2011.7.27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334期內(2011.8.31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5-26 10:42 编辑

民國中期美國在華軍艦封     --    夏大緯


             近日整理郵品看見剩餘的「民國中期美國在華軍艦封」,想起唐存政先生於1999.5.1日,在中華集郵會例會專題報告「美國海軍在華軍郵(1930~40)」一文,該篇郵文後刊登於中華集郵會1999年度郵學演講集內(2000.1.1日出版),該篇郵文內主要是介紹加貼美國郵資,銷美國駐泊在華各地軍艦艦名、地點戳實寄封,由於個人早期服兵役即是海軍,因此對各國軍艦首日封、實寄封都有著一份親切感,遇見機會都會盡量購買,在之前曾陸續收集購買了,同性質的民國中期美國在華軍艦封大約70封,但與唐老介紹的略有不同,個人買到的則是免郵資公文封居多,因此在聽完演講後曾跟唐老提及此事,並之後把全部資料影本提供給唐老参考,多年後個人該批郵品分批送交拍賣大多售出,僅剩餘10多封留存在手邊,如今看到此批封想到唐老己於10月23日逝世,之前同屬集郵彙報、郵史研究等創始會員,每月聚會都會遇見好幾次,如此相識至少超過20多年以上的時間,確未想到如此快就分隔兩世相當的悼念,聽聞將拍賣其身前收藏的郵品、郵刊等,籌集經費印紀念特刊贈送給郵友留存紀念,最後還遺愛郵友令人欽佩。


個人並未專攻此領域郵品,因此並未專研其軍艦大小、艦名、軍艦外觀等,也未深入探討研究其他方面僅純為興趣,現把僅存的10多封簡單的介紹,提供給郵友欣賞﹕


(圖1)為免郵資公文封,銷U.S.S.、1926.6.1日A.M.、NOA號軍艦(編號343)、CHEFOO(煙台)、CHINA戳寄美國。

圖1.jpg



(圖2)為免郵資公文封,銷U.S.S.、1930.9.18日A.M.、BORIE號軍艦(編號215)、CHEFOO(煙台)、CHINA戳寄美國。

圖2.jpg



(圖3)為免郵資公文封,銷U.S.S.BARKER.號軍艦(編號213)、1934.6.1日P.M.、CHEFOO(煙台)、CHINA戳寄美國。

圖3.jpg



(圖4)為免郵資公文封,銷U.S.S.、1935.8.26日A.M.、PECOS號軍艦、CHEFOO(煙台)、CHINA戳寄美國。

圖4.jpg



(圖5、6)為貼帆船票郵資共10分(郵資符合),銷TIENTSIN(13)、1926.10.13日(9)、天津(十三A)戳及黑色圓形有框「天津、第壹號XX、三XX不太清楚信櫃戳,背面另有TIENTSIN、1926.10.13日(10)、天津(B)戳寄美國,由其背後手寫地址大致可得知,是在天津的美國海軍金星號軍艦寄出。

圖5.jpg


圖6.jpg



(圖7)為貼帆船票郵資10分(郵資符合),銷SHANGHAI、1927.1.20日10時、上海(癸)戳寄美國華盛頓,由其左上打字可得知是USS  PITTSBURGH號軍艦寄出。

圖7.jpg



(圖8、9)為貼帆船票郵資共25分(郵資符合),銷TIENTSIN、1932.4.11日(9)、天津(B)戳寄美國,由其背面手寫地址大致可得知是USS  ASHEOILLE號軍艦寄出。

圖8.jpg


圖9.jpg



(圖10)為貼帆船票郵資共4.5分,銷SHANGHAI、1934.5.12日、上海戳,寄給當時駐泊上海的U.S.S.  BLACK  HAWK號軍艦,其郵資如算本埠信函郵資只需2分、如算國內信函郵資則是5分、少貼了0.5分。

圖10.jpg



(圖11)為貼郵資共26分(郵資多貼了1分),銷上海(癸)、1934.5.12日11時、SHANGHAI戳寄菲律賓馬尼拉,由其左側圖案可得知,是由當時駐泊上海的U.S.S.  BLACK  HAWK號軍艦寄出。

圖11.jpg



(圖12)為貼郵資共26分(郵資多貼了1分),銷上海(癸)、1934.5.14日12時、SHANGHAI戳寄菲律賓馬尼拉,由其左側圖案可得知,是由當時駐泊上海的U.S.S.  BLACK  HAWK號軍艦寄出。

圖12.jpg



(圖13)為貼郵資共5分,銷宜昌(甲)、1935.11.12日、ICHANG戳及宜昌(甲)、1935.11.14日、ICHANG兩個不同日期戳,且該戳年份「35」兩字、較月份大甚多寄美國,由其左側圖案可得知,是由USS  TUTUILA號軍艦寄出,或是在佛像下方處用打字機打的「ANCS  215」?號軍艦寄出,正常國際信函郵資應為20分,該封背面封舌折疊在內,形成没有封口的現像,應是當成印刷品來寄遞,而民國20.7.1日起國際印刷品郵資為5分,但到民國24.6.1日起降為4分,很快到民國25.2.1日起又漲為5分,該封正處在2者之間寄出,應為4分但確貼用了之前的5分郵資。

圖13.jpg



(圖14)為貼郵資5分,銷宜昌(甲)、廿四年十二月卅八日(應是卄八才對,可能是誤植或油墨複蓋看起來像卅八)十三時、ICHANG戳寄美國紐約,由其左側圖案可得知,是由U.S.S.TUTUILA號軍艦寄出,或是在艦首下方處用打字機打的「ANCS  215」?號軍艦寄出,該封背面封舌折疊在內,形成没有封口的現像,應是當成印刷品來寄遞,郵資應同上項情形一樣。

圖14.jpg



(圖15)為貼美國郵資3分,銷U.S.S.TUTUILA.、1936.1.1日、ICHANG、CHINA戳,另再混貼中國郵資共5分,銷ICHANG、廿五年一月一日十二時、宜昌(巳)戳寄美國,該封背面封舌折疊在內,形成没有封口的現像,應是當成印刷品來寄遞,郵資應同上項情形一樣。

圖15.jpg



(圖16、17)為貼郵資30分,銷漢口、廿六年二月卄八日十八時、HANKOW戳,航空寄南京U.S.S.  LUZON號軍艦,背有南京(甲)、1937.3.1日10時、NANKING戳到達,正面左上處另有U.S.S.  LUZON號軍艦、1937.3.5日收到戳,該航空信郵資為國內信函郵資5分,加航空郵資25分共30分、郵資完全符合。

圖16.jpg


圖17.jpg



(圖18)為分貼10分、25分不同郵資3封,因銷戳有些不清楚較難考據,就貼圖給郵友欣賞而不介紹了。

圖18.jpg




参考資料﹕唐存政先生「美國海軍在華軍郵(1930~40)」一文


                              2010.12.27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2294

江蘇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    夏大緯


               收集民國滙票者都知道存世以金圓滙票為最多,而金圓滙票中又以貴州地區滙出的為最多,其他地區滙出者則較為少見,有些地區則甚至可謂罕見(並非該地區在民國時期,没有使用或甚少使用滙票,而是凑巧該地區滙票並未外流出、或滙票使用後大多數都存檔或銷毁了並未外流,因而形成某些地區滙票,存世所見罕少的原因即在於此),個人之前寫了一篇「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其罕少的原因乃是其先天地理環境,屬邊疆地區自然而形成的因素為主,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地區雖並非如此,但則因未外流的因素同樣少見,現介紹「江蘇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如下﹕


(圖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W」,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張、壹萬圓1張,滙費為16000元,銷KIANGYIN、卅八年四月十六日、江陰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六日、桐梓兌付戳。


(圖2、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H」,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10張,滙費為免費,銷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四日、浦口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六日、仁懷兌付戳。


(圖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T」,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滙費為6000元,銷TANYANG、1949.4.5日、丹陽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八日、玉屏兌付戳。


(圖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W」,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滙費為8400元,銷句容、卅八年四月十二日、KUYUNG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二十日、安順兌付戳。


(圖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I」,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3張、壹仟圓1張,滙費為2100元,銷江蘇、卅八年四月九日、龍潭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九日、桐梓兌付戳。


(圖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I」,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滙費為4200元,銷江蘇、卅八年四月十一日、下蜀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廿一日、鳳岡兌付戳。


(圖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U」,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陸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6張,滙費為9000元,銷江蘇、卅八年四月十三日、武進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二日、遵義兌付戳。


(圖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但為顛倒水印),滙款壹萬貳仟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張、壹仟圓2張,滙費為3600元,銷吳縣(蘇州)、卅八年四月六日、WUHSIEN(SOOCHOW)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八日、安順兌付戳。


(圖1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5張,滙費為16000元,銷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吳縣(蘇州)中正路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九日、金沙兌付戳。


(圖1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I」,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佰元貼滙兌印紙壹佰圓2張,滙費為免費,銷南京(滙六)、1949.3.2日、NANKING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八日、沿河兌付戳。


(圖1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A」,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但為反水印),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3張,滙費為免費,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卅八年三月三十日、南京分局(8)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六日、修文兌付戳。


(圖13、14)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30張,滙費為免費,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卅八年三月三十日、南京分局(8)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荔波兌付戳。


(圖1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伍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5張,滙費為15000元,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南京分局、卅八年四月十九日、蘇州辦事處(一)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廿八日、都匀兌付戳。


(圖1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E」,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張,滙費為12800元,銷南京(三)、1949.4.16日、NANKING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三日、天柱兌付戳。


(圖1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T」,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滙費為6000元,銷南京(滙十)、卅八年四月八日、NANKING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八日、黔西兌付戳。


(圖1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G」,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張,滙費為100元,銷上海(三十)、卅八年三月五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十八日、碧湖兌付戳。


(圖1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W」,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叁仟元貼滙兌印紙壹仟圓3張,滙費為300元,銷上海(十四)、卅八年三月十七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三月廿二日、碧湖兌付戳。


(圖2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Z」,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4張,滙費為12800元,銷上海(三十)、卅八年四月十六日、SHANGHAI戳,滙貴州、卅八年五月八日、鳳岡兌付戳。


(圖2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Z」,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一般所見2Z似乎為伍元水印為多,如此拾元水印紙張可能為誤用),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張,滙費為12800元,銷上海(十一)、卅八年四月十六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六日、湄潭兌付戳。


(圖2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2張,滙費為6400元,銷上海(四)、卅八年四月十三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十日、息烽兌付戳。


(圖23)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拾元(一般所見3B似乎為伍元水印為多,如此拾元水印紙張可能為誤用),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張,滙費為3200元,銷SHANGHAI、卅八年四月二日、上海(八)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十八日、湄潭兌付戳。


(圖24、25)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B」,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佰圓20張,滙費為1000元,銷SHANGHAI、卅八年三月十八日、上海(二十)戳,滙浙江、卅八年三月廿一日、武康兌付戳(武康為代辦所、靠近莫干山)。


(圖26)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I」,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柒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3張、壹萬圓1張,滙費為2100元,銷上海(壬)、卅八年四月十二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五月二日、銅仁兌付戳。


(圖27)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J」,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仟圓2張,滙費為3200元,銷上海(二十一)、卅八年四月四日、SHANGHAI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十六日、甕安兌付戳。


(圖28)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K」,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肆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2張,滙費為免費,銷上海(壬)、卅八年四月十二日、SHANGHAI戳,滙貴州、卅八年四月廿五日、安龍兌付戳。


(圖29)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N」,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貳萬圓1張,滙費為6400元,銷上海(壬)、卅八年四月八日、SHANGHAI戳,滙郵政儲金、卅八年四月廿一日、畢節兌付戳。


(圖30)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X」,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壹萬圓1張,滙費為1000元,銷SHANGHAI、卅八年三月卅一日、上海(十三)戳,滙浙江、卅八年四月四日、武康兌付戳(武康為代辦所、靠近莫干山)。


(圖31)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3V」,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壹萬元貼滙兌印紙叁仟圓2張、壹仟圓4張,滙費為500元,銷SHANGHAI、卅八年四月一日、上海(十九)戳,滙杭州郵政滙業局、卅八年四月四日、波辦事處兌付戳,另有藍色長方型有框郵政儲金滙業局杭州分局、寧波辦事處轉訖戳。


(圖32)金圓滙票英文字軌編號為「2W」,紙張水印為中華郵政伍元,滙款貳萬元貼滙兌印紙伍仟圓4張,滙費為1000元,銷郵政儲金滙業局、民國卅八年四月二日、上海分局北站辦事處戳(郵戳內嵌有「民國」兩字者罕見),滙杭州郵政滙業分局、卅八年四月四日、波辦事處兌付戳。


由上項介紹可得知南京、上海,當時曾使用多組不同英文字軌編號金圓滙票,尤其是上海種類更多,並由此可得知某支局使用何種英文字軌編號、使用何種郵戳等,可再延伸做更深入的探討研究,上項僅為個人所藏應還有其他地區、不同英文字軌等使用,還待郵友補充提供才能更加豐富及完整。



参考資料﹕個人所寫「雲南及甘肅地區滙出的金圓滙票」


                                     2010.9.11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吳郵學雜誌總第2期(2011年6月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4933

配對~高額滙票     ---    夏大緯


                 多年前在郵商處看見有「國內高額滙票」出售,由於個人收集滙票,跟滙票有關的郵品大致多多少少都會購買一些,因此也就購入一些收藏,初期所見出售的均是藍色「國內高額滙票(圖1、2、3)」,所見均是民國62年1月版、印製30萬張數量,且均是由三重局在民國62年左右時間滙各地,兌款局則有不同,後一段時間在郵商處另見有白色,同樣為民國62年1月版、印製30萬張數量的「國內高額滙票存據(圖4、5、6、7)」出售,才發現該「國內高額滙票」,應是2張一組才算真正完整。







(圖8)為民國58年10月版、印製10萬張數量的,「國內高額滙票及核對據」完整2張一組樣張,由該組樣張也可得知2張才是完整一組。


雖然知道「國內高額滙票」應為2張一組才算完整,但該類「國內高額滙票」照理講應不會外流到郵市中,而流出後郵商又未配對再出售,郵品四散各處後要再配對可說頗不容易,個人一有機會時就會特别多加留意,總算運氣不錯之後成功配成2組(圖9、10),也算小有所獲了,而(圖1至7)則至今都還未能配成對,可見還需機緣了。


                                 2011.9.7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本帖最后由 布约翰拍卖 于 2015-5-26 10:36 编辑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6326

少見的國幣及改金圓滙票     --    夏大緯


                 收集民國滙票者都知道存世以金圓滙票為最多,其次是銀圓滙票,而國幣滙票則大致較銀圓滙票還要少(似乎没有人真正統計過,也無法真正統計,因為郵品都分散在各個藏家手中,到底存世有多少張國幣滙票含改金圓滙票均是未知數,只是根據幾位郵友手中所藏國幣滙票數量推算,大致上是較銀圓滙票為少),雖國幣滙票的數量較少,但其版式種類、加蓋改金圓等花樣繁多,【個人曾寫過「國幣滙票的版式」及特殊及具郵史意義的「金圓加蓋」滙票2篇郵文,有興趣的郵友可以自行至個人部落格內参考】,而該國幣滙票使用滙出及存世的郵品,似乎也以江西地區使用滙出為主,其他地區如湖北、浙江、江蘇等地區則其次己較為少見,有些地區則甚至可謂罕見(並非該地區在民國時期,没有使用或甚少使用國幣滙票,而是凑巧該地區國幣滙票並未外流出、或國幣滙票使用後大多數都存檔或銷毁了並未外流,因而形成某些地區國幣滙票,存世所見罕少的原因即在於此),此種情況在金圓滙票同樣也有存在。


法幣(即是國幣)是在1935年(民國24年)11月4日實行法幣改革,取代銀本位的銀圓,而由滙票的版式也可印証確是如此,其後即是配合幣值改變,改印「法幣=國幣」版式滙票,國幣滙票的使用除承接、及結束了之前中國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銀本位幣制,也是相當重要的幣值改革,又歷經八年抗戰至結束,而國幣滙票流出至郵市中的數量並不多,且大多為對剖過僅剩左邊半聯者,但幸好印有版式文字者,即是在左半聯左下角位置,得以經由此版式文字而得知及統計,大致到底印製過幾種國幣版式滙票,後改變為金圓幣值時,又加蓋「金圓」等字樣繼續使用,其加蓋的種類、顏色、文字等更是花樣繁多及複雜,更增添其收藏的價值。


由上項介紹郵友可得知國幣滙票的郵史及一些典故後,再繼續介紹本文的主題~少見的國幣及改金圓滙票,郵友就更加清楚了解其特殊及不同之處了。


(圖1、2)為左下角印製–150.000/24.xi.23.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3年11月24日、印製15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滙票其金額還是「銀圓」較為特殊,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九月廿二日、阿克蘇(新疆)戳,滙南昌伍圓,民國37年8月19日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以金圓為本位幣,並規定所有以前發行之法幣以三百萬圓、關金劵以15萬圓、東北流通劵以30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限於民國37年11月20日以前兌換,因此如在民國37年8月19日之後使用的滙票,有些會另行加蓋上「金圓劵」等字樣,該滙票所貼滙兌印紙為國幣暫作壹佰萬圓,前後共貼1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伍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伍圓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十月廿九日、NANCHANG兌付戳。


(圖3、4、5)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8.xi.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11月8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午、卅五年七月十七日、西安分局(吉林)戳,滙南昌肆萬叁仟元,貼滙兌印紙伍仟圓8張、叁仟圓1張,共計為國幣肆萬叁仟元,背有南昌、卅五年八月廿四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5)較為難得。



(圖6、7)為左下角無版式、紙張無底紋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金圓劵」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九月二日、威甯(貴州)戳,滙南昌伍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前後共貼1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伍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伍圓無誤。


(圖8、9、10)為左下角印製–50.000×100/26.xii.3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5年12月26日、印製5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西京(長安、乙)、卅七年七月二日、SIKING(CHANGAN)(陝西)戳,滙南昌壹仟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八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10)較為難得。



(圖11、12)為左下角印製–70.000×100/10.iv.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4月10日、印製7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鄭縣(甲)、卅七年四月廿六日、CHEHGHSIEN(河南)戳,滙南昌陸佰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佰萬圓6張,共計為國幣陸佰萬元,該滙票正面上方加蓋有藍色「飛匯」字樣,代表需較為快速的航空寄遞方式,因此背面加貼了2張郵票,郵資共計為7000元,銷河南、卅七年四月廿六日、鄭縣(二)戳,民國37.4.6日至37.6.10日期間,國內航空郵資為7000元正確無誤符合,背另有南昌、卅七年五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


(圖13、14)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22.iv.30.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0年4月22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藍色「金圓劵」字樣,銷郵政儲金滙業局、卅七年十月十二日、成都分局(7)(西川)戳,滙南昌卅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仟萬圓4張、國幣暫作壹仟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玖仟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叁拾圓無誤,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14)較為難得。


(圖15、16、17)為左下角無版式、紙張無底紋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五年七月十八日、江津(東川)戳,滙南昌壹仟圓,貼滙兌印紙國幣壹佰圓10張,共計為國幣壹仟圓,背有南昌、卅五年八月十二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17)較為難得。



(圖18、19)為左下角印製–50.000×100/26.xii.3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5年12月26日、印製5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藍色有框「金圓劵」字樣,銷郵政儲金、1948.9.6日、曲江(廣東)戳,滙南昌壹拾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佰萬圓6張,共計為國幣叁仟萬圓,【該滙票正面中間,另有藍色有框加蓋「伸合國幣(手寫叁仟萬)」字樣】,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壹拾圓無誤,背有湖南、卅七年九月十日、長沙戳及南昌、卅七年九月十四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0、21、22)為左下角印製–50.000×100/26.xii.35.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5年12月26日、印製5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黑色「金圓」字樣,銷福建、卅七年十月十八日、光澤(福建)戳,滙南昌弍拾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仟萬圓3張,共計為國幣陸仟萬圓,【該滙票正面左上處,另有黑色加蓋「折合法幣(手寫6000万)」字樣】,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貳拾圓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十月廿六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22)較為難得。



(圖23、24)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六月十二日、沙縣(福建)戳,滙南昌叁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萬圓3張,共計為國幣叁萬元,背有南昌、卅七年六月十八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5、26)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六月廿五日、漳浦(福建)戳,滙南昌壹仟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拾萬圓前後共20張,共計為國幣壹仟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七月三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7、28)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金圓」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十月八日、永安(福建)戳,滙南昌六角,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拾萬圓3張、壹拾萬圓3張,共計為國幣壹佰捌拾萬圓,【該滙票正面右中處,另有紅色加蓋「折合國幣$(手寫1.800.000)」字樣】,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六角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十月十五日、NANCHANG兌付戳。


(圖29、30)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懷寧(安慶、戊)、卅七年七月廿四日、HWAINING(ANKING)(安徽)戳,滙南昌壹仟伍佰萬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佰萬圓5張、國幣暫作壹佰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壹仟伍佰萬圓,背有南昌、卅七年八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


(圖31、32)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黑色「金圓


分」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十月廿六日、樅陽鎮(安徽)戳,滙南昌伍拾伍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仟萬圓5張、國幣暫作壹仟萬圓4張、國幣暫作伍佰萬圓5張,共計為國幣壹億陸仟伍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伍拾伍元無誤,背有懷寧(安慶、己)、卅七年十月廿八日、HWAINING(ANKING)戳。


(圖33、34)為左下角印製–200.000×100/20.ix.36.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6年9月20日、印製2仟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紫色「金圓」字樣,銷蕪湖(X)、37.11.8日、WUHU(安徽)戳,滙臨川三十九元,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仟萬圓5張、國幣暫作壹仟萬圓1張、國幣暫作伍佰萬圓1張、國幣暫作壹佰萬圓2張,共計為國幣壹億壹仟柒佰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三十九元無誤,該滙票正面左上另手寫「准蕪湖局1/11號函改滙貴局
此致」,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4)較為難得。


(圖35、36)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24.v.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5月24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黑色「金圓」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十月廿三日、澧縣(湖南)戳,滙南昌五十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貳仟萬圓7張、國幣暫作壹仟萬圓1張,共計為國幣壹億伍仟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五十元無誤,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36)較為難得。


(圖37、38)為左下角印製–70.000×100/10.iv.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4月10日、印製7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有框「金圓」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九月廿五日、長沙(三)(湖南)戳,滙南昌十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壹仟萬圓1張、國幣暫作伍佰萬圓4張,共計為國幣叁仟萬圓,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十元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九月廿八日、NANCHANG兌付戳。


(圖39、40)為左下角印製–60.000×100/8.xi.29.字樣,即代表為民國29年11月8日、印製6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原為「國幣」,後加蓋紅色有框「金圓」字樣,銷郵政儲金、卅七年九月四日、長沙(湖南)戳,滙南昌壹拾伍圓,貼滙兌印紙國幣暫作伍佰萬圓9張,共計為國幣肆仟伍佰萬圓,【該滙票正面左下處,另有紅色加蓋「折合國幣」字樣】,以國幣三百萬圓折合金圓劵壹圓,正好符合金圓劵壹拾伍圓無誤,背有南昌、卅七年九月七日、NANCHANG兌付戳。


(圖41、42、43)為左下角印製–10000x100/7.31衡湘字樣,即代表為民國31年7月、印製1佰萬張數量版式的滙票,該版式其金額己配合幣值改變印成「國幣」字樣了,銷湖南、卅五年八月十九日、瀏陽(湖南)戳,滙南昌貳萬圓,貼滙兌印紙壹仟圓前後共20張,共計為國幣貳萬圓,背有南昌、卅五年九月六日、NANCHANG兌付戳,另該滙票還保留請購國內滙票單(圖43)較為難得。




参考資料﹕個人所寫「國幣滙票的版式」


個人所寫特殊及具郵史意義的「金圓加蓋」滙票


                                   2011.7.26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中華郵聯會刊第15期(100.10.7日出版)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四川大地震的悼念
夏大緯

   2008512下午228分,四川省發生規模78的强烈地震,震央在成都西北方的汶川縣,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依序為北川縣、德陽市、綿陽市、汶川縣、什邡市、綿竹縣等地區,消息傳來格外讓人傷痛,台灣地區也經歴過921大地震,可謂感同身受特別了解地震的影響,且20084月底才由上海、南京、常州等地一遊歸來,並剛不久才在510把「2008年春大陸遊」一文上傳到個人部落格上,旅遊的心情還未調適過來,即看見此事的發生更是觸目驚心,當晚及隔日立即去電問候大陸各地郵友,所幸網路迅速並未中斷,後均回覆一切均安這才放心,除民間立刻有人發起捐款外,行政院也於14日宣布將提供規模新台幣20億元賑災計畫,15日中午12時與下午5時,也將有人道包機滿載物質從桃園機場直飛四川成都機場,提供災民所需的毛毯、睡袋、帳篷及醫療用品,希望能夠即時到達給予幫助,尤其是越來越多的新聞畫面、照片,許多讓人感動、傷心、垂淚的情節,更是讓人寄上無限的同情與悼念。

後又見報載四川省震區34處堰塞湖中,有5處為高危險級,唐家山堰塞湖險情是極高危險級,針對唐家山堰塞湖險情,綿陽當局530啟動避險疏散預案三分之一潰壩方案,將位在下游的近廿萬名民衆,全部撤離到預先設定好的安全地帶,且由於綿陽地區豪雨不斷,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不停上漲,擔心唐家山堰塞湖可能崩壩,預計開始疏通水道引水洩洪。


由上項報導及新聞畫面,均看到綿陽民衆開始撤離家園,歴經地震之後又須面對水患且要離開家園,2次的無情遭遇格外讓人不忍,寄望引水洩洪後化解危機,然後能夠讓綿陽民衆得以重返家園,重新開始新生活。


四川省是一個典型的盆地,四周環繞著高原和山地形勢封閉,雖自古即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但長江三峽名聞中外,三峽天險、劍門蜀道,詩人李白亦嘗云﹕「蜀道難,難上青天」,可見往昔交通不便的困難,目前雖較前大幅改善不少,但受限於山路及地形限制的影響,救援行動還是受到很多限制及不便,也是本次救援最困難的地方及原因,由此可見在早期為何有「蜀道難,難上青天」的說法是有原因的,印像中在收集的片封簡中,銷有四川地區寄出的片封簡數量甚少,尤其是越早越少,相信即因跟交通不便有很大的關係,看新聞得知受災嚴重的地區,立即想到個人收藏的郵品中,有3件郵品因印像深刻而未忘記其地名,即是本次受災嚴重地區中的2處地方所寄出,現在重看此3件郵品格外觸目,也想到約百年前的2地與今的差異,有著甚多的感慨及追思。


(圖1)為清二次双片的正片加貼蟠龍票壹分、貳分各1枚,銷四川綿州巳酉正月六日(1909127)干支戳,其巳酉兩字錯誤應為「己酉」才對,綿州為古稱,民國初年改稱為綿陽縣,經重慶190922中英文小圓戳(其年份用9來代替而非09)、背有漢口1909215中英文小圓戳(該戳為斷框戳)寄英國,該張片早期購入後覺得品相不好,而被隨便棄置於一旁,近日整理郵品才發現該張所銷郵戳是綿州(綿陽),看報載綿陽20萬民衆撤離家園即再想起此片,該片較特殊之處為在明片左方蓋有紅色「大英國」及「過西比利亞」字樣,該類指示戳不論是官方(郵局)或私人加蓋甚難考証,但一般所見大多為手寫註明佔大多數,用加蓋的方式還是較為少見,不論其身份是公還是私,由於寄信人的註明,郵政當局大多配合遵守居多(特殊情況則不在此限),因此對郵路的考証確有莫大的助益,由不同的明片、不同的郵戳,不論是否為正式郵戳或僅為郵政副戳的身份,都可資探討及佐証一些郵學上的考証,並不因其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别的,這也是吸引個人對其重視的原因之一吧,尤其目前考証郵路的風氣日漸盛行,該類指示戳對郵壇的貢獻也有著相當大的功勞。

圖1.jpg



(圖2)為清3次双片的正片,加貼蟠龍壹分及貳分票各1枚,銷四川綿州巳酉二月十三日(190934)干支戳,其巳酉兩字錯誤應為「己酉」才對,經重慶190939中英文小圓戳(其年份用9來代替而非09)、漢口1909325中英文小圓戳(該戳為斷框戳)、北京1909327中英文小圓戳(其年份用9來代替而非09)及北京1909328法國客郵戳寄英國,該片郵戳清楚且有多種不同特殊郵戳在一片,郵路也一目了然,因此印像特別深刻,該片較(圖1)片晚一個多月寄出,在明片左上手寫註明「via  siberia」字樣、左下手寫註明「過西比利亞」字樣,同樣指示出要走的郵路,不同之處一為手寫、一為加蓋而己,但目的地均相同,如今綿陽市的受災惨重,看見這張將近百年前的明片,撫今追昔確是感慨良多。

圖2.jpg



(圖3)為清4次片銷四川德陽縣辛亥八月十九日干支戳,寄四川中江縣同日到達戳,該片所銷辛亥八月十九日即19111010,為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大日子,該片原為旅美明片收藏家胡漢樞先生擁有後割愛於我,晏星先生曾在今日郵政月刊第370期(19881020出版)內,依據其背面所寫通信內容為文介紹如下﹕「陽曆十月九日,星期一,自德陽寄
親愛的主內兄弟﹕
昨天收到漢彌敦(牧師)於本月六日由新都寫來的一封信。信中說(當地的)鹽務局、稅務局和海關等幾個衙門都給人砸得稀爛‧‧‧所有的東西都給扔到大街上去了,甚至銀錢和衣服之類也滿地亂丟。漢彌敦親眼看到上面所說的第一處被砸爛的情形。他們都安然無恙,我們也托主佑平安。上禮拜三夜晚,我們曾遭到一場虛驚,當時有一夥帶著武器的盜匪出現在本城的西門外面,幸而這批歹徒終於被趕走了,有驚無險!第二日抓到了匪徒四名,而其中的三個皆己於日昨殺了頭。
...(簽名)
十月九日(星期一)
寄自德陽。」,該片為四川省德陽縣一位A...的傳教士,寄至中江福音堂赫克曼牧師(Rev...ickman)收,在辛亥革命之前,由於「川漢鐵路收歸國有」一案,在715成都發生「保路運動」流血事件,而導致引發武昌起義,該片的通信內容正可以為當年的歴史做印証,將近百年前的德陽縣曾留下此張明片印証了一段歴史,事隔百年德陽縣已成為德陽市,却在今後歴史上留給世人一個惨痛的記憶。

圖3.jpg



3張將近百年前使用的明信片,因其寄出的地區即是受災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因此引起個人的為文介紹,由百年前的明片確也反映了當年的一些地理、歴史概況,另近日在跟郵友通信中也提到「片的使用及存世均較封少甚多,且片尺寸小整齊、背面又有通信文字,較封的優點為多,價格較封貴一些也是應該的」,由(圖3)即完全印証確是較封多了此項優點,郵史、歴史往往在無心之中確互相結合及印証,而收集算是擁有了另一種郵史、歴史,也是其吸引郵人的珍貴之處,謹以此文做為四川大地震最沉重的悼念!相信全世界也都在為他們祈福的!


参考資料﹕晏星先生於今日郵政月刊第370期(19881020日出版)內,所寫「辛亥革命起義時、民國元年國慶日–開國前後兩件富有歴史紀念意義的實寄片封」一文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中華郵聯會刊第13期內(2009.4.4日出版)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中國早期飛機師簽名首航封
夏大緯


「郵史研究」第12期內,陸游先生發表一篇「中國早期首航封上的機師簽名」,談及「本人多年來一直十分注意該方面資料的收集,發現中國首航封上甚少有機師簽字,偶有出現,且數量極罕。」,早期個人曾收集過一段時間中國早期首航封,不論是數量和種類也頗可觀,後陸續拆散分售大多己售出,因此知道我曾收集過中國早期首航封的郵友相信並不多,近期在拍目上連續看到中國早期首航封專集付拍,且拍出的成積頗佳,証明後續接棒有人頗為高興,自從大清早期郵票大幅上漲之後,總有稍事停頓的時候,而相對的民國郵品包含郵票、片封簡、實寄封、首航封等,其中一些稀少的、珍貴的、發行少的等郵品,事隔至今少說也有6090年之久的時間,不論是照排或輪漲也應該有適時反應上漲的空間,相信時機來臨、水到渠成之時自然會突顯出來,郵友不妨多加注意把握時機及相關郵品。

1929.10.21日漢口–上海首航


「郵學月刊」第二卷第一號(1929.11.15日發行),內有鑄秋先生所寫「滬漢航空郵政」一文,談及「滬漢航空郵政己於十月廿一日舉行,而郵政局通告,乃於廿五日始行發出,即或有少數與郵局接近之人,預知航行日期,而第一日六時飛行,郵局於七時始行開門,
然以余所聞,廿一日亦有少數郵件,由滬寄漢者,謝君鄂常即其一也,謝君蓋於六七日前,即與郵局接洽妥貼,故得未當面錯過,然亦僅有少數單枚信封,其全套信封,則亦無有也。」,後「郵學月刊」第二卷第二號(1929.12.15日發行),內謝鄂常先生也寫一篇「滬漢航郵略記」,談及「滬漢航郵之宣傳期絕早,當在交通部滬蓉線滬寧叚未開班之前,己有中國航空公司及交通部兩家之各各宣傳矣,交通部因所定各機及飛機塲之延遲與未就,反為中國公司所先,但中國公司與郵政當局,迄無妥
洽條件之議成,中國公司在各報登廣告之日,(十月十九)郵局尚無交遞郵件之表示,至二十下午,始有先帶郵件後議章程之說,故二十一開班寄信一舉,人多未知,即朱世傑君素以消息靈通稱者,乃祇於二十二日寄出一批也,查二十一開班首次寄出之件,共計只有平信三十八封,其中八封為他人所寄,三十封乃余與友人李君等所寄,
按此次集郵界之不克發寄者,乃被郵局所誤,因郵局之通告,在開班後四天(二十五)始發表耳。」,該二篇郵文所介紹的乃是當時上海郵局所寄出的情況,可謂是第一手的報導,謝鄂常先生在民國時期,且有「片封簡大王」的稱號可見其知名度,由其所寫內容可得知當時的真實情況,該次首航因事屬匆促一般郵友都未得知,只有事前準備好郵品並消息靈通者才趕上此班首航,而郵局的正式通告是在十月廿五日,己是首航4天之後的事了,雖然上項郵文中並未提及漢口郵局的當時情況,但由當時上海郵局的情況,可大概得知漢口郵局首日寄出的數量應也不會多的。


(圖1)為銷漢口1929.10.21日戳寄上海首航封,背有上海同日機戳到達。

圖1.jpg



(圖2)為銷漢口1929.10.21日戳寄美國紐約首航封,背有美國紐約1929.11.18日到達戳,該封正面上中位置處另有該次飛機師阿里森(E.M.Allison)的親筆簽名。

圖2.jpg



(圖3)為銷漢口1929.10.20日戳掛號寄美國紐約首航封,背有經上海1929.10.21日戳,再轉寄美國紐約有1929.11.17日及183個到達戳,該封正面右下角處另有該次飛機師阿里森(E.M.Allison)的親筆簽名。

圖3.jpg



(圖4)為銷漢口1929.10.20日戳掛號寄美國紐約首航封,背有經上海戳不清楚,再轉寄美國紐約有1929.11.17日及183個到達戳,該封正面右上處另有該次飛機師阿里森(E.M.Allison)的親筆簽名。

圖4.jpg



(圖3)貼二版航空票5全,貼全套航空票且掛號寄國外、且有飛機師簽名者應更為少見,(圖4)貼孫總理國葬1分、4分、1角及統一紀念4分、1角等2種紀念票,同樣掛號寄國外、且有飛機師簽名者也頗為少見,由(圖34)所貼掛號條內的編號,分別為第「1733」號,由其數字甚小來看,也可大略得知該次首航,不論是一般航空或掛號確是數量並不多的。


参考資料﹕「郵史研究」第12期內,陸游先生所寫「中國早期首航封上的機師簽名」一文


「郵學月刊」第二卷第一號(1929.11.15日發行),鑄秋先生所寫「滬漢航空郵政」一文


「郵學月刊」第二卷第二號(1929.12.15日發行),謝鄂常先生所寫「滬漢航郵略記」一文


                                 2009.1.1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東方郵報第276期內(2009.6.10日出版)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也談民國36年的代辦所戳
夏大緯


近期閱常州延陵郵刊總第9、10期內,有范利清先生所寫「中國代辦所郵戳的演變與發展(1902–1949)上、下」兩篇郵文,范先生對清末至民末的代辦所戳,娓娓道來並介紹讓人印像深刻,個人之前對上述代辦所戳,僅只於對表面所見到的有初步了解,後因之前寫了一篇【續談「村鎮信櫃」】,才對民末的代辦所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范先生下篇郵文將近結尾處提及【由于手寫日期的郵戳使用比較麻煩,所以從1936年開始代辦所啟用鋼質的加嵌「代」字編號的郵戳,至1946年後則普遍使用。、、、1911年2月24日郵政供應處通知第1號對代辦所使用的鋼製全漢文干支戳的規定,是否在民國時期也有規定鋼製的全漢文郵戳為代辦所使用?由於資料缺乏,目前很難確定,只能就戳論戳,對每個戳進行考証才能確定是否為代辦所使用。】。


閱上項介紹對其最後幾句「由於資料缺乏,目前很難確定,只能就戳論戳,對每個戳進行考証才能確定是否為代辦所使用。」深感贊同,個人之前【續談「村鎮信櫃」】一文中,曾介紹一張相關公文如下﹕「交通部郵政總局通代電第一八四O號
為村鎮信柜應發給日戳一枚鄉村代辦所日戳亦加鎸縣名仰各遵照由
各郵政管理局各辦事處及供應處覽、兹規定每一村鎮信柜發給郵政日戳一枚蓋銷郵票、其式樣為一英寸直徑圓形內分三格、上列省縣名稱、中列日期、下列所在地名、均係華文、如附圖、此項日戳應即向供應處請領自領到之日起啟用、惟請領之前應將各該區村鎮信柜名稱審核完妥、如同一縣內有名稱相同之信柜數處、應按三十年九月十九日第一八三九號通代電之規定辦理、發給日戳時嚴飭各信柜經理人對於收寄之郵件於收到時即行蓋戳不得遲延、並應將日戳勤加洗刷以免所蓋之字模糊不清、又對於不在縣治所在地之鄉村代辦所日戳、兹亦規定亦照村鎮信柜日戳式樣、上列省縣名稱、下列所在地名、但此種式樣之採用可俟原有日戳不堪使用陸續更換新戳時實行、以免耗費、仰各遵照郵政總局業滇效印
附一件
中華民國三十年九月十九日(圖1),
通代電第一八四0號之附件
代辦所及信柜日戳式樣
代辦所及信柜(同縣同名者)日戳式樣(圖2)」。

圖1.jpg


圖2.jpg


由上項郵政公文檔案可發現,在(圖1)中註明「對於不在縣治所在地之鄉村代辦所日戳、兹亦規定亦照村鎮信柜日戳式樣、上列省縣名稱、下列所在地名、但此種式樣之採用可俟原有日戳不堪使用陸續更換新戳時實行、以免耗費」,並另有附件(圖2)列出「代辦所及信柜日戳式樣」,由上項公文可得知自民國30.9.19日起,各村鎮信櫃要有郵政日戳並應即向供應處請領,自領到之日起啟用,由於該公文的規定及實施,而由附件中所頒發的郵戳式樣,可得知代辦所及信櫃日戳式樣幾乎相同,也跟一般使用的郵政日戳幾乎相同没有差異。

(圖1)的公文發出日期為民國30.9.19日,此時正是抗日戰爭期間物質相當缺乏,雖然可向供應處請領,但各村鎮信櫃、代辦所領到的時間、先後順序相信都有不同,另查「郵政局所彙編第十五版、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印行」,其內記載至民國三十五年底有郵政代辦所16440處,近日翻查舊藏核對確定,才確定及區分出跟一般普通郵政日戳幾乎相同者實為代辦所戳,現介紹如下及一併提供給范先生參考﹕

(圖3)為上海郵區松江二等郵局的「印花稅票發(分)售處」、民國36年度第1季所轄各印花稅票代售處售出稅票及所得酬金數目總表,由其最左一欄的「代售處名稱」可得知,松江二等局之下所管轄的代辦所有「華陽橋、小崑山、張澤、松隱、天馬山、氽來廟、葉榭、右湖蕩」等8處。

圖3a.jpg


(圖4)為華陽橋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三日(年月日由左向右排列較為少見)、華陽橋戳,由該單也可發現代售印花稅票的酬金,己由百分之一調整為百分之二了。

圖4.jpg


(圖5)為小崑山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十日、小崑山戳。

圖5.jpg


(圖6)為張澤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一日、張澤戳。

圖6.jpg


(圖7)為松隱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二日、松隱戳。

圖7.jpg


(圖8)為天馬山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二日、天馬山戳。

圖8.jpg


(圖9)為氽來廟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三日、氽來廟戳。

圖9.jpg


(圖10)為葉榭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十六日、葉榭戳,該代辦所還在使用舊式腰框式郵戳並未更換新戳。

圖10.jpg


(圖11)為石湖蕩印花稅票代售處、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二、三等月份、實售印花稅票及應得酬金數目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四日、石湖蕩戳。

圖11.jpg


以下為另一種郵政代辦所帳目單,銷同上8處代辦所戳﹕

(圖12)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華陽橋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年月日由左向右排列較為少見)、華陽橋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2.jpg


(圖13)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小崑山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二十日、小崑山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3.jpg


(圖14)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張澤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五日、張澤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4.jpg


(圖15)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松隱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年月日不清楚、松隱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5.jpg


(圖16)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天馬山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四日、天馬山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6.jpg


(圖17)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氽來廟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五日、氽來廟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7.jpg


(圖18)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葉榭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十八日、葉榭戳(該代辦所還在使用舊式腰框式郵戳並未更換新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8.jpg


(圖19)為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三月石湖蕩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五日、石湖蕩戳,核對人銷江蘇、卅六年三月廿六日、松江(甲)戳。

圖19.jpg


以下為另一種酬金補助單,銷同上6處代辦所戳﹕

(圖20)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六月廿九日、小崑山戳。

圖20.jpg


(圖21)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六月廿八日、張澤戳。

圖21.jpg


(圖22)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六月三十日、松隱戳。

圖22.jpg


(圖23)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六月廿八日、天馬山戳。

圖23.jpg


(圖24)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六月廿九日、氽來廟戳。

圖24.jpg


(圖25)為松江郵局發給三十六年一月至二月份酬金及補助費單,銷江蘇、卅六年四月四日、石湖蕩戳。

圖25.jpg


最後再介紹一張至37年10月,上項代辦所戳應均無改變,跟一般使用的郵政日戳幾乎相同没有差異,只能就戳論戳,對每個戳進行考証才能確定是否為代辦所使用,(圖26)為中華民國37年10月石湖蕩郵政代辦所帳目單,呈報人銷江蘇、卅七年十月二十日、石湖蕩戳,核對人銷江蘇、卅七年十月廿三日、松江(乙)戳,可見此類跟一般日戳幾乎相同的代辦所戳,在外觀上是無法立即區分及判别的,只有查証郵政局所彙編或依靠郵政單據上如有註明代辦所字樣,才能較明確的得知其真正身份。

圖26.jpg



参考資料﹕范利清先生所寫「中國代辦所郵戳的演變與發展

(1902–1949)上、下」兩篇郵文

個人所寫【續談「村鎮信櫃」】

郵政局所彙編第十五版、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印行


                           2010.7.14日完稿



該篇郵文刊登於常州延陵郵刊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金門馬祖氣象站
夏大緯


上個星期在大陸的行程,每晚在旅館都會上網看看第二天氣候如何,再決定明天需穿什麽服裝及需否帶雨傘,回台後近日下雨不停,雖說有助臺灣各地旱象解除、但外出不便總有些擾人,就讓人想到~中央氣象局臺灣地區最早於西元1885年開始於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高雄)4海關及漁翁島(今澎湖)、南岬(今鵝鑾鼻)2燈塔實施有系統之氣象觀測,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於西元1896年起陸續設立測候所並於各地進行雨量觀測,至西元1905年已建立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與臺東等6測候所並於78處進行雨量觀測,西元1938年,臺灣總督府並制訂「臺灣總督府氣象台」官制,逐步健全氣象業務。西元1945年臺灣光復,「臺灣總督府氣象臺」移交及改稱為「臺灣省氣象局」,當時所屬氣象機構計有氣象臺3處,測候所23處,尚有與其他機關合設之燈台11處,雨量站214處。


中央氣象局早於民國三十年在重慶成立,直屬行政院,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遷台,民國四十七年將業務交由台灣省氣象局辦理,直到民國六十年七月才恢復建制,改隸交通部,主管全國氣象業務。該局置局長一人、副局長二人及主任秘書一人,並設有第一、二、三、四組、氣象科技研究中心和秘書、人事、會計、政風四室;另轄氣象預報、氣象衛星、氣象資訊、地震測報、氣象儀器檢校、海象測報及台灣南區氣象等七個中心,二十五個氣象站,三個氣象雷達站及一個天文站,分別掌理氣象、地震以及和氣象有關的海洋與天文業務;並蒐集全球氣象資訊,研判大氣變化,發布各種天氣預報及警報,以供全國民眾參考使用。


而在外島則設有氣象站,A.金門氣象站~民國877月謝信良局長向行政院提出「建立金門及馬祖氣象站計畫」。民國90年完成金門氣象站用地之取得與建築師評選工作,及預定地之鑽探及測量工作。民國916.4日完成新建氣象站之細部設計並取得建造執造。民國917.18日完成招標作業。民國918.5日在風雨交加中舉行破土典禮。民國931.15日在風和日麗中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圖1)為金門氣象站官封貼12元郵資,銷金門、102.5.2317時、庚、山外戳限時寄中央氣象局。

圖1.jpg



.馬祖氣象站~1.中央氣象局於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一日向交通部提報「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草案)」。2.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廿三日選定南竿鄉秋桂山為建站用地。3.交通部於八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函示:所陳「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草案)」業經核轉行政院核示「原則同意設站,該計畫並請照本院有關機關意見修正」。4.民國九十一年完成私人土地價購及公有土地撥用作業,並於九十一年十月卅一日發包興建。5.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落成,九十三年一月一日起開始進行觀測業務。


(圖2)為馬祖氣象站官封貼25元郵資,銷馬祖、102.5.2017時、甲、馬港戳,掛號寄中央氣象局。

圖2a.jpg


圖2b.jpg




參考資料﹕中央氣象局金門馬祖氣象站網頁


                              2015.5.25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