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恭候下文
hart 发表于 2013-7-14 13:03


我和邮票邮票和我(五)
(一份珍贵的礼物)

我初中毕业的那年,因为家庭有问题,没有考上师大附中,而被在福州城里的福二中录取。那时母亲看到我的情绪低落,就决定搬家到城里安民巷住。这次的搬家使我有机会认识当时的福建艺校的黄老师和福州集邮老前辈王曼苏先生。

黄老师是上海交响乐团下放到福建艺校当提琴老师,他是提琴家马思聪的表弟。黄老师不但琴拉得好,而且有丰富的教琴经验。经人介绍我跟黄老师学琴4年。在这四年里,我每天练琴四到五个钟头。1965年,黄老师认为我的琴已拉的不错,很有音乐感,他要我去报名福建师大艺术系。我去了结果又是政审不过关,未被录取。文革开始以后,我认识了福州市师范学校黄光荣先生. 当时他是福州市红卫兵乐团的指挥和团长。他知道我跟艺校黄老师学琴多年,我二哥学过大提琴,亲自登门邀请我们兄弟俩人加入红卫兵乐团。我告诉黄光荣先生,我们家庭有问题。他说你们兄弟俩人没有参加打砸抢抄,是安分守法的青年,我们欢迎你加入红卫兵乐团。

当时的红卫兵乐团虽然说是业余性质的,但是大多数的成员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音乐老师,所以说有一定的演出水平。我们的乐团先后排练演出了《长征组歌》《白毛女》《沙家浜》 钢琴《黄河》等等。我们去工厂,公社,部队等演出,也在市区大剧场里演,这些节目很受欢迎。随着乐团的名声越来越大,我和我二哥也越来越被人重视。很多学生家长他们希望自己小孩也会拉提琴,要我教他们小孩,这样我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提琴老师,而我的人生也开始了重大变化。

文革期间,我的集邮处于心灰意冷阶段,我几乎没花什么钱去购买邮票,唯一购买的票是文革旧票。我曾经和王曼苏先生联系过,我想把金鱼盖销版票和建国15周年小全张卖给他,但是王先生说他手上也有不少这两样票了,如果我愿意跟他换票他可以接受,我没答应,因为那时我不想收集外国邮票了。而那时我的激情多放在演出和提琴教学上。

我很喜欢教小孩子拉琴,他们大多数聪明和可爱。我通过邮票和一些剪下的画报让他们对艺术,音乐有更多的了解,我让他们知道要拉好提琴不仅要苦练琴,还要努力学习知识。这些学生很感激我教他们拉琴,知道张老师是集邮迷,他们经常会把家里寄信用的文革票和文革信封送给我。那时候办事情需要走后门,而这些学生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无论我需要什么,只要我开口,他们总会很乐意地帮助我。看到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如此尊敬我。我感到很欣慰。

我教小孩拉琴有十几年,教了不少学生,有几个后来考上专业学校,如今他们成为优秀的提琴教师。其他大多数的都考上大学,有的去香港,有的去日本,美国。我永远会记得他们。特别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位学生,她叫林小青。
林小青是我一位学生叫黄明的邻居,她自幼喜欢唱歌和跳舞。有一天黄明告诉我他的邻居女孩小青很喜欢小提琴,每次他一练琴,小青总会跑来听,他练多久小青就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多久。昨天她吵着她的姥姥要买一把小提琴给她,她说她也要跟张老师学琴,所以姥姥托黄明问我能否多收一个徒弟。我告诉黄明我的时间表已经排满,待以后再看吧. 第二天黄明又来了。他说小青因为你不愿意收她为学生,她在家哭闹了一天连饭也不想吃。姥姥安慰她说让黄明哥哥替你另外找一个老师,但小青说不要,她就要张老师。我听黄明这么说为了要学琴不吃饭很感动。我问黄明只听你说小青的姥姥,怎么没听说她的爸爸妈妈呢?原来小青的爸爸妈妈是北医大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西藏工作。小青出生以后不久就被送回福州让姥姥抚养带大。小青因为从小失去母爱,所以变得很孤僻,很内向.  听了黄明这么一说,当时我心里想这个学生我不但收定了,并且要更好地教她,培养她。那年小青才13岁。初次见面小青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她虽然不爱说话,但她很聪明,很勤奋。一年之内他就把初级提琴教程学完。

春节来临了,像往年一样,学生的家长都会在春节前夕带着礼物和孩子登门拜谢。全都来了,唯独不见小青和她的姥姥。为什么呢?我不是在乎什么礼物,只是担心是否姥姥生病了。春节过后小青来上课,我不敢问她姥姥怎样,她一言不发。只是上完课临走前递给我一封信,就走了。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因为听说小青的爸爸妈妈随时会把小青带回西藏去。我好害怕里面是小青的告别信。我急忙把那信打开,一看真是喜出望外,原来小青托人买到文10毛主席语录五连张邮票送给我。她在信里写道:知道老师喜欢集邮,我托黄明哥哥买到这一块钱的小礼物送给你。等我的爸爸从西藏回来探亲时,再让他买礼物送给你。当时我看到这一块钱的礼物和她写的信,我真是太感动了,真是热泪盈眶。第二天当我看到小青时,我对她说:”老师很喜欢你的一块钱礼物,不要再让你爸爸买东西送老师,你这么优秀,这么勤学苦练,这就是给张老师最大的礼物!”小青没有辜负我对她的期望,她学了二年就进入了福州红卫兵乐团,四年以后,她成了乐团的第一首席提琴手。最使我难忘的是有一次演出,小青带领另外五个女孩子,演奏二首“卖花姑娘”影片中的主题歌曲,我给他们弹钢琴伴奏。这几个女孩子穿着白衣衬衫,蓝色的裙子和黑布鞋在舞台上显得楚楚动人,而她们的琴声又是如此优雅迷人,两首曲演奏完,全场掌声雷动。

改革开放的初期,我获准移居美国。我的学生知道这消息以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张老师终于有自己新的生活,难过的是他们从此很难见到张老师。他们纷纷给我送礼物,送邮票,那时候邮票多是编号和早期JT票,其中最好的是一个学生送我T46猴四方连邮票。

我到美国以后,因为忙于念书,打工,没有时间顾及我的邮票,但是我的心里永远忘不了当年的那些学生。我在1985年和1989年曾经回国探亲。每次回去我总会网罗这些学生相聚一起。可惜这两次我都没有遇到小青。后来我听说小青福建医大毕业后, 跟她的先生也一起到美国念书。

2009年圣诞节前二周,我收到一张从纽约寄来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小青寄来的圣诞卡片和一张礼品券。我那时几乎不相信小青就在离我们家不到3个小时的车程。我即打电话给她。我们在电话里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小青现在是纽约一家医院医生,她的先生是电脑软件工程师。小青邀请我上她家做客,圣诞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就开车上她在纽约长岛的家。我们俩人久别相逢真是万分高兴。那天她的11岁女儿婷婷刚好在家练习弹钢琴。小青告诉我,她女儿每上一次课要付$50元美金,所以每天婷婷不好练琴时,小青就说:”妈妈这个星期$50元学费又是白交了.”小青想起当年跟我学琴那么多年一分钱学费也没交,她心里很内疚。我问小青当年你送我一块钱礼物你还记得吧? 她说 “当然记得,其实那邮票才0.40人民币,黄明哥哥说要买2包香烟给那位走后门替我们购买邮票的人.” 如今这五连张邮票可值几千元美金,足够她再跟张老师学琴30年。小青听了感到很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这么小小的几张邮票,身价会变万倍以上。此时婷婷刚好练琴休息,小青问他女儿:“婷婷你看妈妈这么尊敬张老师,可是你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不尊敬你的钢琴老师?”,婷婷说:“妈妈跟张老师学琴不用交钱,所以尊敬张老师,婷婷的老师要是不收钱,婷婷也会尊敬老师”听了婷婷这么天真的回答,我和小青不禁大笑起来。我告诉小青,以后如果女儿不好好地练习钢琴, 千万不要说: ”妈妈这个星期$50元学费又是白交了”.
我问她: “你还记得那年你为了学习小提琴哭闹一整天?”
“我当然当然记得” 小青说.
“你最好想办法让婷婷喜欢上音乐, 这样才事倍功半. 我说.  
小青说: “张老师如果你住在纽约,那就好了,
我会让你教婷婷学琴,教她收集邮票.”
”那你将如何付我钱?”我问。
”每次$60元, 怎么样?”小青答.
”你为什么多给我$10美元?”我问。
“那$10美元是为了你家教婷婷如何收集邮票” 小青答.
“集邮也需要家教? 小青你真行. 你真不像当年孤僻寡言的小青” 我笑着说.
“女大十八变吧.” 小青也笑着答.

那天晚上小青夫妇请我在纽约法拉盛唐人街餐馆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当我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深夜.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一天. 我久久无法入睡. 我想如果没有那场运动,我也不会成为张老师, 这世上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文革邮票, 我也不会有如此珍贵的礼物, 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W11.jpg
W21.jpg
W31.jpg

TOP

俺一口气看完此帖,真的好感动。虽然俺还没老,但集邮的故事也有几段,留待退休以后慢慢回味。后悔前些天没看此帖。二十多年前曾在雨花区呆过几年,不晓得那会阮先生是否在雨花区?在的话,可能我们见过。呵呵,套近乎了。
姓名:杨鋆 邮编:232072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支架村4楼3室
手机:18955430007
建行:6222 8016 6812 1003 890
支付宝yjahhn2009@163.com   
淘宝店http://shop61389320.taobao.com

TOP

132楼的故事很感人,记忆里都是满满的醇香。
好文。
徐丹亮 (《中国邮史》1132#会员)215121   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港田路港田工业坊20A 圣万提公司       电话: 13401447504  
Email: x_lbird@yahoo.com.cn
主集:  中国邮品.

TOP

回复 152# williamzhang


这一段可不能让太太看到
尚     晓     岩  山东省淄博市邮编255000,

TOP

哈, 对了对了. 收集清末封片邮肯定得买一套关目押阵.
阮秀佑
重庆市北部新区锦橙路22号水晶郦城四组团4栋10楼6号

TOP

一谢一怨,让我诚惶诚恐,又忐忑不安。

如果兄有一天把这些故事组集,我愿相赠王老先生寄杨先生的这一封一片。

太太的问题,好解决,拉她入伙; 学阮兄的同学,给太太看关先生的巨著,另外给她讲华邮网的网友卖封娶妻的故事
李鑫:  高价收购凡带有1941年12月香港邮戳的任何国家的实寄封和明信片等邮品。

TOP

恭候下文
hart 发表于 2013-7-14 13:03


老李, 我很感激你在华邮网上张贴那两张王先生的封和片. 因为它们勾起我对过去的无尽回忆.  当我在写故事的时候, 使我仿佛回到那难忘的岁月. 而我的故事又使不少人感动,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但是我的太太将会抱怨你.

最近我很少陪她看电视和讲话, 因为我一心想的是我的集邮故事,  整天坐在电脑前. 她要我帮她做家务事, 总是要叫几遍才行.  我说: “我的耳朵不灵了, 没有听到你叫我”.  
她认为我是假装没有听见. 昨天她故意测试我,她在客厅小声地对我说:”这里有好几张邮票掉在地板上了”.
我一听到就立即从书房走到客厅连声问她:“邮票在哪里”? 她见我那么紧张的样子, 又气又笑地说: "我骗你的, 你说你的耳朵不灵,为什么我这么小声说”邮票”你却会听见”?

最糟糕的是今天早上,她去购物, 她要我看好火, 因为锅里面正在煮粥. 由于我一心一意想的是怎么写我的故事, 结果粥煮焦了. 她很生气. 我连忙
说: “ 对不起, 下次我一定会记得看好火”. 我想安慰她, 说道: “我正想怎么把你写在我的故事里”.  她听了更生气地说:
“我才不稀罕你的故事, 昨天你做了什么你都不记得, 我不相信你还会记得几十年前的事”.

我很担心当我写完我的故事, 她会不会向我提出:  “要不是我, 要不是邮票, 你挑一个吧”. 唉, 我有什么办法, 谁让我自己是一个集邮迷啊!

TOP

本帖最后由 g153694 于 2013-7-14 21:40 编辑

我从不向已故老友的遗邮
他曾向我购买过批量福州书信馆

AAA20130714_00000.jpg (70.19 KB)

AAA20130714_00000.jpg

通信址:上海卢湾区打浦路80弄2号11A室200023,店铺址;大木桥路88号5楼21包房, 店铺电:021-64186716     农行帐号;6228480038414359877郭有达, 支付宝:guo153694@vip.citiz.net 郭有达

TOP

福州王曼苏好像是王季安,我与之相识40年,
老先生2002年过世后其女曾耒信要将遗邮售我,
g153694 发表于 2013-7-13 18:42


据我所知, 王先生有很多好东西, 你有没有买到他的遗邮?

TOP

真精彩
顾现朋
地址:21316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中奥珑郡3甲601#
电话: 15161186701
支付宝/邮箱:guxianpeng2003@163.com

TOP

回复  江苏志伟

你这消息真是太好了, 因为它证明了我的故事真实性. 谢谢你!

我为那些邮友 ”多因此事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3-7-13 18:21



   想起来了,如果没搞错这位李松柏应该是香港邮商口中的白头李,他满头白发,在好旺角购物中心的二楼有店铺,专卖清民票戳和香港的东西,但不常开店!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老李, 我想你一定是细读我的故事, 才会给我这么好的评语.

那时我还小,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我不喜 ...
williamzhang 发表于 2013-7-14 12:50


恭候下文
李鑫:  高价收购凡带有1941年12月香港邮戳的任何国家的实寄封和明信片等邮品。

TOP

青春少年时的邮情,写的是邮,忆的是情,是半世纪,是一生的少年情怀,好文章。

同问丽丽姐今何在?这位 ...
hart 发表于 2013-7-13 04:40


老李, 我想你一定是细读我的故事, 才会给我这么好的评语.

那时我还小, 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  我不喜欢女孩,不喜欢与她们交谈.
正因为这一点, 老师才会特意把我安排坐在左,右,前,后都是女生.  但是我一见丽丽姐,
我就喜欢她, 因为她比我大,懂得多, 我很崇拜她.

那个时候是很不开放的年代.  不像今天这样,一打开电视, 就会看到什么
初恋, 姐弟恋, 师生恋和黄昏恋的故事, 还有什么离婚又复婚, 英雄救美的故事.

丽丽姐后来考上上海医大. 文革时因为爸爸是医院院长, 爸爸被批斗, 家也被抄了.
我最后一次听说是丽丽姐一家移居菲律宾, 因为她的爷爷和奶奶在那里.

下一次我将会说说我在文革期间集邮的故事, 请看下期
”我和邮票邮票和我”(五)
(一份珍贵的礼物)

TOP

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 会长纪觉英    ying747@126.com           通信地址:香港英皇道邮局35203邮政信箱  中国手机 13902776710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keihk 当前离线

UID222 帖子795 精华0 积分1780 阅读权限90 在线时间740 小时 注册时间2008-5-18 最后登录2013-7-13  
高级华邮迷




5#
发表于 2010-8-1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李先生满头白发仍健走如飞,仍是活跃的邮商,他没固定的铺位。私人电话、通信地址都是私隐,未经授权不可公开。

中国香港

TOP

王季奄在世的话,可能百岁了,我们末见过面,他给我的来信都是直式,从右写到左
通信址:上海卢湾区打浦路80弄2号11A室200023,店铺址;大木桥路88号5楼21包房, 店铺电:021-64186716     农行帐号;6228480038414359877郭有达, 支付宝:guo153694@vip.citiz.net 郭有达

TOP

福州王曼苏好像是王季安,我与之相识40年,
老先生2002年过世后其女曾耒信要将遗邮售我,
g153694 发表于 2013-7-13 18:42


是的, 王曼苏就是王季安.  他是集邮老前辈, 我跟他很熟悉, 我很尊敬他.

TOP

福州王曼苏好像是王季安,我与之相识40年,
老先生2002年过世后其女曾耒信要将遗邮售我,
通信址:上海卢湾区打浦路80弄2号11A室200023,店铺址;大木桥路88号5楼21包房, 店铺电:021-64186716     农行帐号;6228480038414359877郭有达, 支付宝:guo153694@vip.citiz.net 郭有达

TOP

回复 146# 江苏志伟

你这消息真是太好了, 因为它证明了我的故事真实性. 谢谢你!

我为那些邮友 ”多因此事而受到里通外国之罪.而受到批斗”, 表示同情.
祝愿他们健康快乐!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江苏志伟 当前在线

UID561 帖子93 精华0 积分434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340 小时 注册时间2008-6-17 最后登录2013-7-13  
华邮初哥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8-12 09:23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年代香港有位李松伯邮友(邮政1732信箱),不知现在何处不知有谁知哓
香港, 李松伯, 邮友, 邮政, 信箱
六十年代.国内困难时期,香港有位邮商,李松佰和内地邮友用副食品(即猪油.食品)交换邮票,他专为内地邮友设一个账户.以100枚邮票为计价单位.再以同等价值的副食品寄回内地邮友.事隔以五十年之久,如今回想.在文革期间.内地很多邮友.多因此事而受到里通外国之罪.而受到批斗,现在想起可笑之至,由于年代已久.邮箱好象是1730或1732巳不太清了.不知这位先生近况如何.有相知相识者告知一下 愿他健康快乐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