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请教上海工部/福州书信馆高手肖先生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22-1-2 21:35 编辑

肖先生好!
我在新浪博客查到您的大作《史说上海工部书信馆》, 我认为很值得对上海工部邮史感兴趣的人看一下:


            武汉 萧万里 文章来源:湖北集邮网

  上海工部大龙邮票是中国境内最早发行、使用的邮票,比清朝海关大龙邮票的发行还早13年。上海工部大龙邮票以其庞杂无比的版式、高深难度的收集和探求创新的乐趣,深受资深集邮家的青睐。
  近一二十年来,以上海工部书信馆为题材的邮集频频在世界邮展上取得辉煌成绩,中外集邮家屡获大金奖和金奖的殊荣。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集邮家们的共同努力,以及历史档案资料的进一步披露发掘,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中的疑惑问题,已不像早年那样难以解决了。
  笔者依据已披露的部分历史档案讲述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印证已见过的史料,补充新的资料,匡正讹传的谬误。希冀对有兴趣于上海工部书信馆的集邮者有所助益,是幸。

  一、开埠初期邮政概史
  (一)开埠概述
  1842年,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除割让香港和巨额赔偿外,还向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来沪。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开埠。巴富尔经过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多次谈判,达成辟设英租界协议。1845年11月29日,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规定将上海县城之北的一片土地作为来沪英商的居留地,面积约830亩,此为上海租界开辟蜘始。其后,美国和法国分别于1848年、1849年攫取了美租界和法租界。
  1854年,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自行订立《租界租地章程》,设立集行政、税收、警察和司法于一体的管理机构,中文称工部局。其后,法国领事以其未获法国皇帝批准而退出。法租界设立公董局自行管理。
  1863年,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归工部局管理;法租界仍独自归公董局管理。
  1850年,由英侨创办的首份英文周报《北华捷报》创刊,在外侨社会中有很大影响。1859年,它被指定为英国驻华使领馆和工部局发表公告的机关报,独家发表工部局的重要议案、函件和公告等事宜。因此,日后的集邮家把《北华捷报》当成了研究上海工部书信馆邮史的唯一资料来源。现上海市档案馆保存有完整的“工部局年报”,均有翔实的记录。
  上海租界开辟初期,来沪外侨数量有限。1845年,在沪外侨有90人,12家英美洋行。1865年3月,租界进行了第一次人口统计,公共租界有外国人2297人、华人90587人,法租界有外国人460人、华人55465人,外国人来自英、美、法、德、俄等18个国家。到1890年,外国人没有明显增加,华人则增加不少。

  (二)邮政概况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驻沪领事指派一名英国医生办理英侨信件的寄送,最初系免费邮递。1846年10月起,盖邮资已付戳,后贴英国邮票。
  1861年初,负责节制英国在华各埠客邮的香港邮政总局与英国驻沪领事达成协议,在驻沪领事署内设立上海邮政代办所——客邮,负责英侨信函、包裹、汇票、报纸、书籍等邮递业务,成为最早在上海设立的邮政机构。规定从1862年12月起,从上海寄往海外的信件均需贴香港邮票。由于领事馆本身业务繁忙,上海邮政代办所传递的邮件经常发生延误,引起侨民不满。1861年4月13日,英国驻沪领事密迪乐在《北华捷报》上声明因领事馆无暇兼顾邮政事务,中断与香港邮政总局的关系,不再受理邮政业务。一时从香港寄达上海的邮件无人处理,英侨呼吁在上海成立正式的邮政机构。
  英国政府为了保持与各地租界的联系,督促香港邮政总局加紧处理此事。为此,香港邮政总局局长米奇尔于5月9日向工部局提议,由工部局一年出资250英磅,以换取工部局对上海租界邮政的管理权。1862年,米奇尔亲赴上海工部局交涉。8月达成协议,工部局每年付给上海邮政代办所2500元,使其可以维持下去。同时,工部局参与代办所事务管理,对所有寄达上海的外来邮件在投递时收取1便士邮资,这笔收入归工部局。
  工部局本意只想利用上海邮政代办所从邮船以外其他私人手中争取外埠散户信件的投递业务,但上海邮政代办所秉承香港邮政总局的意旨,仅对部分寄给洋行的外来邮件及本埠邮件收取1便士邮资(划入工部局),而对长江沿岸、北方、日本各埠的散户邮件则收取4便士邮资,归入自己账上。因邮资昂贵,大量散户邮件未交该馆投递,工部局争取散户信件的愿望落空,而不愿维续维持一个对自己毫无用处的机构。1863年3月,工部局向香港邮政总局发出终止协议通知,并要求对方偿还一半已付的资助经费。工部局开始着手成立自己的邮政机构。但实际上双方的协作关系直到1871年才终止。

  二、上海工部书信馆
  1863年7月13日,上海工部书信馆成立,设立于外滩美商旗昌洋行内。翌年2月,迁址江西路;1865年又移址江苏路;1868年3月搬进南京路22号办公。第一任馆长为史密斯。书信馆主要收寄信函、包裹和报纸,实行邮政认捐订户制。即凡年交固定邮资的个人和商行,工部书信馆将为他们收发来往信件;非订户交寄邮件则按重量收费。《北华捷报》上全文刊登了其邮政规章:

上海工部书信馆规章
  上海工部局为方便沿江及沿海各埠,及日本信件的收受与送达,已与各个港埠之汽船、帆船业主签订了合作计划,审慎地设立上海书信馆,并确定于下星期一(七月十三日)开始,依照下列规定,收受递送各口埠间的信件:
  1.个人或公司在日本或外地口埠,设有分支机构者,每年缴纳邮政捐金七十五两银。只在上海本地,未设外埠分支机构者,年缴捐金五十两银。缴纳者可自沿江、沿海或日本,寄达送至收件人手中之所有信件与包裹,重量未逾一磅皆免任何额外费用。自捐金个人或公司,寄出相同重量之信件与包裹,亦同享免费。
  2.个人或公司未缴纳邮政捐金者,依下表付费:
  每份报纸收费,一分银。信件包裹重量一盎斯内,二分银。一盎斯至不超过二盎斯,四分银。二盎斯至不超过四盎斯,八分银。四盎斯至不超过八盎斯,一钱二分银。八盎斯至不超过十六盎斯,二钱五分银。
  3.缴纳年捐金之个人或公司,由书信馆供应一个私人信箱。
  4.书信馆开始送信与收信的营业时间:法定日为上午七时至下午七时。星期日为上午九时至十时,下午四时到五时,只在邮局作业服务。
  5.租界区将分成数个区域,所有信件与包裹于书信馆收入后,立即分发按址送达各区域。信件可留置邮局,或授权信局可由听差将信送达居所,可由捐金缴纳者与管理单位另立约定。
  6.租界区内的书信馆,收到投递之信件后,务必于第一时间内,速将信件处理妥当。是捐金缴纳者之信件,依规免收任何费用;非捐金缴纳者之信件,则依费率表付费。
  7.信件送至书信馆,必须在即时内登记于(每日装运单)内,仔细照料信件,并妥当将它交给港口运送信件的船只,这是应尽之义务。
  8.书信馆业务全由上海工部局之监督管理。

奉令
工部书信馆总办 古尔德(R.F.Gould)
1863年7月11日于上海

  (一)认捐
  租界征收捐税名目繁多,除地税外,其它名目几乎都称捐。其中,房捐、码头捐和执照捐三种是工部局的主要财政来源。承认其规章并交费被称为认捐。书信馆也是实行的邮政捐金制度。沪上的洋行几乎全部都是认捐的常年订户。
  认捐标准由开办初年的75两或50两,1864在-1867年调减为每年55两或40两,1868-1870年又减为每年50两或30两。订户每年付款,收入相对稳定。后来鉴于相当多的洋行订户利用邮递不超过一磅重的邮件不另收费的规定,把它当作自己职员的一项福利,致使工部书信馆遭受损失。所以工部书信馆几次拟议取消认捐订户制,但议案遭到大户们的反对而作罢。迨至1893年1月,工部书信馆拟定新的邮政规章,规定自1893年4月1日起停止认捐订户制,一切邮件按数量及重量收取邮资。邮政认捐制方才废除。
  工部书信馆开设后,为争取华人客户,陆续开设分支机构。1864年8月至1867年4月,已与8个华人民信局签订合同,收取一定金额,投递华人信件。工部书信馆投递邮件定时、快捷,信誉很高。

  (二)无票时期
  1863年7月至1865年8月期间还没有发行邮票,采取收取邮资后在信封上盖销邮戳以示邮资已付的办法。这段时期的实寄封,迄今为止只发现有5件存世,上面留下了两种邮戳:

1-2.JPG

    左图,李文斯顿编号A-1,为单圈圆形英文无日期戳,直径24mm,上半弧刻“SHANGHAE”,下半弧刻“LOCAL”,中间的“POST OFFICE”横列两行。此戳行用于1863-1864年之间。
  右图,李文斯顿编号A-2,是一枚单圈日期戳,直径24mm,“SHANGHAE LOCAL POSTA”环刻于圆弧四周,中间为英文日期和“×”控管序码。此戳替代A-1戳,从1864年5月左右开始使用,至工部大龙邮票发行为止。
  五枚存世古封中,有2枚分别寄往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不知为何封上未加贴香港邮票?显然不符合上海邮政代办所(客邮)的规——从1862年12月起寄往欧美的信件应贴香港邮票,尚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看到的这两种古戳销盖在香港邮票上面,即缘于此。

  (三)上海工部大龙邮票
  1865年7月,工部书信馆制定新规定:非订户寄递邮件采取贴用邮票的办法,中外居民收费标准一致。重量在1两以下的邮件包裹贴银4分,1-2两贴8分,2-4两贴16分,每份报纸2分。8月1日,按照《邮政规章》规定,工部局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宣布实施邮票制度。告示全文如下:

上海洋泾浜工部局处
  为设书信馆事,照得上海城关内外。向有中国信局送信前往各处,但此项信局代商送信收钱较重,期属有不违之处。本局思念,此法于贸易事务有碍持续。工部书信馆专中外商客上海各口带信往来,其馆开设英界江苏路公平街后面,座东朝西便是。订于英八月初一起,而在南市地方量立分局,约于英八月初起办。本局并于汉口、九江、镇江、以及宁波、厦门、福州、烟台、牛庄、天津、北京、东洋、花旗、金山等埠另设分局,代办总理一切往来信札,所收信钱较为公道,寄送一切更为稳妥快捷而无错。经查向来华人有信寄出,或有委托洋人代送,或有私托轮船水手人等带送,分文不赞。现今各洋行认定,以后华人寄信必须出钱,否则不应代送,亦不准轮船水手人等私友带信来往。工部局书信馆每日早七点钟至晚七点开馆收件,礼拜日早九点钟至十点钟,晚四点钟至五点钟开收往来信札。每封收钱若干,开列于后:
  信重一两或一两以下者收银四分。信重一两外至二两者收银八分。信重二两外至四两者收银一钱六分。新闻纸每张二分。
  日后书信馆有花印发行,每张或二分、或四分、或八分、或一钱六分。贴信或新闻纸,每封贴用一张,能代信资,免付钱文。本馆所发信银,实为有益于华人起见,特此出示。如有华人随时有信寄往以下所属各口,均可带至工部书信馆付银寄送特示。

同治四年六月初十日
一千八百六十五年八月初一日
  该月,工部书信馆正式发行了上海工部大龙邮票。图案为“一条大龙”,曾有图案为二龙戏珠的试印样票未被采用。在上海市档案馆,迄今保存有8枚不同面值的试样票,其中灰黑色两分银票为孤品。
  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系暂用邮票,计划拟在英国订印的小龙邮票运抵上海后,停止使用它。该套邮票共有9种面值,每枚由外框和中心2个部分组成单枚版模,整版为6枚式印刷,发行时间仅七八个月。待到1866年3月小龙邮票运回后,邮资已调整了。1865年11月25日、同年12月4日和1866年4月,先后三次调整降低邮资收费标准。运回的小龙邮票面值不符,只好不时添印低面值大龙邮票应急,以敷市需。因此,大龙邮票又形成许多新的不同版模排列组合,加上纸张印刷的不尽相同,造成了上海工部大龙庞杂无比的版式,日后极具研究价值而且趣味无穷。
  当今若热衷收集工部大龙邮票,前辈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轻松了许多,可以站在他们的肩上开始,蒙受裨益,是何等的幸运!集邮家李颂平先生的著作《商埠邮票史》和由王丰铨先生编译的周炜良博士鸿篇巨著《上海工部书信馆大龙邮票》,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典参考资料。
  迄今为止,最让人大为惊讶的是,尚未发现贴用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的实寄封存世。据史料记载,1865-1866年间,驻沪外侨有2757人,认捐订户有63户,邮递总数达30万件。毋庸讳言,认捐制是工部大龙实寄封存世极少的致命原因。但是从书信馆不时添印低面值工部大龙邮票以应市需来看,贴用工部大龙邮票的信件至少也应数以千计。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的使用时间也延用至1867年3月,甚至还长一些,约有20个月之久。
  根据上海工部大龙邮票的使用主要是上海和宁波本埠,或寄往中国其他商埠几乎都在国内的特点,笔者以为烽火连绵的战乱,加上早期集邮人士只重视邮票而忽视了实寄封的史料价值,从信封上把邮票取揭下来,是导致日后未见上海工部大龙实寄封存世的关键原因。近些年来,不是也有工部书信馆的古封和样票以及珍罕邮票浮现吗?我们耐心等待它的露面吧。

  三、上海工部书信馆明信片
  自1873年起,工部书信馆开始发行邮资明信片、封、包封纸等邮政用品。1971年美国集邮家和著名邮商李文斯顿先生编著“上海各商埠邮票与邮政史”(1990年周炜良博士修订再版)收录了这些邮政用品。其后海峡两岸的集邮家编著的目录,依笔者浅见,均出自于李文斯顿先生著述内容,未见充实,有的其中不乏谬误。
  (一)认捐明信片
  1873年,上海书信馆首次发行邮政用品,率先推出未标明邮资,实为邮资已付的公函明信片。其用途主要是供工部局和书信馆向洋商(洋行、外国银行、企业主)邮递,作为通知书、照会、集合等公函使用,其次为洋商回函、照会、相互联络之用。订户制认捐人向书信馆领取,毋须另外纳费,故称“认捐明信片”。认捐明信片都是通过书信馆由邮差寄递的。
  (二)商团专用明信片
  1853年初,太平天国军连克南京、镇江,使上海租界外侨感到恐慌。当年4月8日,在驻沪英美领事召集下组成自卫队,任命曾任英印军军官的屈隆生上尉为队长。其成员均属自愿入队,且都是洋行职员,国人称之“商团”。成员荷枪实弹,成为保护租界洋商的护卫武装队伍。其后,因其他国籍的洋人陆续加入,所以国人又称其为“万国商团”。
  1870年7月2日,万国商团开会决定,将这支当时独立的侨民武装团体交工部局管辖。
  1873年,工部书信馆在发行认捐明信片的同时,还发行了商团专用明信片。当时商团司令为英国人布鲁尔(任职时间1870-1874年),下辖5个队:第一队(NO.1COMPANY)成立于1853年,是商团最早的属队,23人;第二队(NO.2 COMPANY)成立于1855年;上海轻骑队(Shanghai Light Horse)成立于1862年,其成员大多为“上海跑马总会”会员;上海野战炮队(Shanghai Field Battery)成立于1870年7月,当时有两门铜制加农炮,用马拖曳。
  最后要提到的是1870年,英租界消防队全体队员33名加入商团并被命名为“灭火龙队”(上海人称消防车为灭火龙)。灭火龙全队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来福枪,所以也称为“灭火龙来福枪队”(Mih-Ho-Long Rifles)。
  李文斯顿目录中仅收录了3个队的专用明信片。1994年,台湾集邮家卢家富先生收集到了未见著录的第4枚“灭火龙队”的专用明信片。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队和司令部的专用明信片,也是李文斯顿目录的“漏网之鱼”。我们唯有耐心期盼日后史料的进一步披露和实物的浮出来释疑了。
  商团是准军事组织,队员除操练和执行任务外,平日各自上班、回家。所以,商团专用明信片不能算是军邮明信片。
  (三)珍贵的绿色单龙明信片
  1884年,工部书信馆发行了一种面值20文的绿色单龙明信片(下图),片头增加法文与英文对照“Carle Postale-Post Card”,供法租界售用。因法租界外侨人数少,且一直在使用法国客邮,所以该片发行量很少,存世更少,尤其珍贵。

1-1.JPG

四、工部书信馆之终结
  1874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利用海关代理各国使馆邮寄函件的特权,迅速发展邮递业务,在上海等地设立了海关邮务代办所。1878年,海关当局奉清政府之命在上海、北京、烟台、牛庄、天津试办海关邮政。海关邮政署成立初期,与工部书信馆达成协议,由工部书信馆代其递送本埠邮件。天津海关税务司负责在当地投递由工部书信馆接收的寄往北方各埠的信函。

  1896年3月20日,大清邮政总署设立,由海关兼管。1897年2月,在上海设立上海大清邮政局。江海关邮务司通知工部局,历年沿用彼此递邮件的办法即将停止,如工部局同意,清政府邮政局可接收其书信馆。工部书馆范围内的邮政业务仍将完全和以前一样办理,而各港之间邮件的投递将按照大清邮政局的章程和税率办理。上海各轮船公司也通知工部书信馆,自2月2日起不再帮其运送邮件。工部书信馆业务骤然清淡,出现亏损。工部局董事会遂同意将工部书信馆移交中国政府。
  据江海关1896年6月27日向总税务司赫德遵令查报之呈文第4547号,上海工部书信馆的工作人员,计洋员局长、供事各一人,华员经收员1人、听差2人、信差26人,共31人。1897年10月30日,工部书信馆宣布撤消。11月1日,清政府上海大清邮政局接收了工部书信馆,所有上海地区收发书信业务从此归上海大清邮政局接办。至此,工部书信馆结束了它34年的邮政历程。

  参考文献:
  1.《上海档案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2.《上海租界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3.《上海工部书信馆大龙邮票》和所附李文斯顿英文《上海各商埠邮票与邮政史》,台湾王丰铨编译,周炜良英文遗著。2002年。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25-4-2 10:40 编辑

回复 1048# williamzhang

窃以为实寄封当以邮政信息为主(邮票,邮资,邮戳,邮路等),若是大名人收寄的会錦上添花。若其所带信函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则另当别论了,近期北京有个名人信札拍卖……此信我仅看了一节:好似在讨论基督教的观念~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046# williamzhang
沒有見過這種不好說是否漏墨。

TOP

回复 1046# williamzhang
这个可能是印刷时这个版模上粘上了异物,抑或是邮票纸上此处附着了异物形成的。非常不错的变异票。您的朋友HK关道华先生是慈寿票大家,请教下他为宜。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25-4-2 09:24 编辑

回复 1006# 肖万里
此戳很清楚,1937.11.日军占领了华北……后伪政权在邮票上加盖“河北”……此封仍沿用中华邮政日戳,英中文北戴河海滨,日期右读民国30年(1941年)8月9日。北戴河是避暑胜地,我曾去过。此平信封在封背可能有中转戳和落地戳吧?上海,经太平洋邮路到旧金山分拣,至奥林,奥列林落地戳。
   老张逛邮市                      April1,  2025
    (喜获一张抗战封)


肖先生好!上月逛邮市收获颇多, 封/片/票全有, 其中这张1941.8.9 从北戴河寄美国封我很喜欢, 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抗战时期封
2. 民国沦陷地区封 (河北)
3.  北戴河跟鼓岭一样,曾经是清代开设的夏季邮局
4. 这寄信人是北京有名的女传教士, 网上可以查到她的资料
5.  封里夹有3张打字的英文信
6.  购价不贵, 才25美元

您是否认为有以上几个原因, 这封值得买和收藏?


z1bc.jpg
z1.jpg
z1a.jpg
z1b.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25-4-2 09:03 编辑

回复 1045# chang003

判别是齿孔大移位还是漏齿?主要看票图完整与否,以及另一边齿孔是否正常缝中。
小龙毛齿横直双连的中缝漏齿都很罕见,所以十分名贵。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045# chang003

请问这张慈寿票有白地方, 是品相不好还是印刷有毛病?
    zzz1.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chang003 于 2025-4-2 05:00 编辑

回复 1043# 肖万里
可否請蕭先生看看下面幾張慈壽票有無可能是上過橋漏齒或只是齒孔移位?謝謝。

Top Imperf.jpg

TOP

回复 1042# 肖万里
多謝蕭先生的鼓勵。

目錄中尚有小龍5C毛齒直雙連中漏齒,不過連圖片都沒見過……

TOP

回复 1041# chang003

万寿票齿孔移位的不少,漏齿的才珍贵。商埠票除上海票外,其它商埠票不太重视变体之类票品,有敛财之嫌。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本帖最后由 肖万里 于 2025-3-30 15:15 编辑

回复 1040# chang003[url=]P[/url]


   chang003张先生过谦了,我们应是同辈集邮同好之人,不必客气,一起交流共同提高。波士顿张兄喜欢逛邮市,经常淘到宝贝,让我们分享,趣味盎然。我转发给他的毛齿小龙票全张取自台湾《邮展选粹》1981年版。因5分銀色浅看不太清楚故又发3分銀全张供其参考。票是横卧印刷的。一格4X5,只会有一横向漏齿才会形成双连中缝漏齿。也就是只有5对票。若二条就再加5对了。不会全格漏齿的。没有新票存世。由于大多剪开使用,故显更为珍罕贵重。
430024武汉市
邮界老童生

TOP

回复 1039# williamzhang

像是齒孔移位而不是加蓋移位?這種齒孔上下、左右都有移位的票好像並不多見。期待蕭先生的解說。

TOP

回复 1038# williamzhang

多謝。圖片不太清淅看不出版式。是否有漏齒票?不知出自那一本書?



小龍 12.5 毛齒全張40枚非常少見。

TOP

回复  肖万里

同意您的解說。這兩張票下部均在2.0-2.5mm 寛度。小龍5分銀版式不多。直連、横連票若無其 ...
chang003 发表于 2025-3-30 00:40


我有一张慈寿加盖偏位了, 这情况常见吗?
    01x.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032# chang003
蕭先生/張先生:如不介意可否賜下一份小龍毛齒全版圖?鄙人收集小龍票任何有關資料多多益上。謝謝。

我代肖先生上传以下两张小龙版张, 不知是否是您想看的?
请问当年这样小版张是否只有一张吗?

a54df10857d67b9eee18c51516357795.JPG
b87eff868f8db64623244ecca4e015a7(1).JPG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035# williamzhang

多謝二位。

TOP

回复 1034# williamzhang

再次聲明-高手是那位蕭先生,鄙人尚在幼兒園班,距畢業還遥遥無期……

TOP

回复  肖万里

蕭先生/張先生:如不介意可否賜下一份小龍毛齒全版圖?鄙人收集小龍票任何有關資料多多益 ...
chang003 发表于 2025-3-30 00:23


好的, 没问题。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本帖最后由 williamzhang 于 2025-3-30 05:16 编辑
回复  肖万里
同意您的解說。這兩張票下部均在2.0-2.5mm 寛度。小龍5分銀版式不多。直連、横連票若無其 ...
chang003 发表于 2025-3-30 00:40


肖先生/Chang 先生好! 你们两位都是华邮高手, 学习了, 谢谢!
我是你们的徒弟, 不会打牌, 却常拿到较好的牌, 真应该好好学习。
William Zhang
PO Box 600722
Newtonville, MA 02460
USA
Member of CSS

TOP

回复 1028# 肖万里

同意您的解說。這兩張票下部均在2.0-2.5mm 寛度。小龍5分銀版式不多。直連、横連票若無其它子模特徵較難定位。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