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您未曾听闻过的“铲框戳”

铲字戳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新中国从建国初期一直到现在都有出现。
铲去腰框戳中腰框的戳有么?应该是有的,但我们看到也未必能识别,因为腰框戳铲去了腰框就跟95式戳没有什么区别了,除非有新旧2戳对比,否则我们是认识不到的

但下面这种戳,确真真正正的是铲去了腰框戳中的部分腰框线,不信?诸友听我介绍,一起来学习下。

首先看这3个95式戳,大家都能看出,是不规范的了,类似这种带字钉框线的95式不规范戳还有一些,为什么我只列出这3个?这其中是有玄妙之处的。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3戳中的字钉槽边线:
IMG_0068.jpg
未命名1.jpg

IMG_0909010001.jpg
未命名1.jpg

IMG_0909010003.jpg
未命名2.jpg

看出什么问题了么?对了,就是字钉槽边线的两端都有明显的“断点”痕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理论上如果刻工刻个矩形边线,为何要中间截断?

再看看下面这些常见的腰框戳吧,您可能就知道答案了
IMG_0909010004.jpg
未命名3.jpg

IMG_0909010005.jpg
未命名4.jpg

IMG_0909010006.jpg

发现问题了么,这些常见的腰框戳的上下月牙线与字钉槽线相交处都会有中断,这一点,是绝大部分手工刻制的腰框戳的特征,(后期的部分机器刻制的腰框戳不会出现这种断线特征

通过对比,大家都会明白了,上面这些不规范的95式戳在刻制时,刻工由于失误刻成了腰框戳的样子,不符合规定了,作为补救,将上下月牙线凿去,但不知为何,却又保留了字钉槽边线,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乐趣。

这种铲去月牙线的95式戳少见么?本人收集有很多带字钉槽线的95式不规范戳,此种情况只发现3地的,其中广西合山的第一批所有95式戳都是这样的,包括乡镇邮局的,还有甘肃康县的一个汇兑戳亦是如此。少不少,大家自己找找看。

您可能还会问,这种铲去月牙线的戳可以找到铲前的原戳么?恐怕不能,因为这类戳并非是利用旧戳改造,只是日戳在厂家制作时的失误,所以出厂就是这样的,是不存在原戳的。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为什么保留了字钉槽线,那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邮局的特殊要求吧

我认为这点很值得探讨.

TOP

很好的讨论贴!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深入学习,有待继续发现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感谢诸友参与讨论
针对一些邮友发出的疑问,小弟再重新着重说明2点:
1:本人所讲的“铲框戳”,仅仅指本人在一楼中列举的这种有“断点”特征的不规范95式日戳,其余的各种类似的不规范日戳包括建国初期的河南戳(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的),均不包括在内,这些日戳的形成原因,不在这里讨论。
2:这种“断点”特征足以说明铲去了上下月牙线,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大家可以自己琢磨,如果对此点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本人乐于解答。
3:至于有没有原戳的问题,小弟的观点是:没有。(至少我收集到的这几种没有)。为什么我这么讲,因为一楼中我列举的这几种日戳的文字排列方式完全是按照95式新戳的标准,最显著的特征是戳号置于下半环,而腰框戳中的戳号都是置于下月牙的,放在下半环的很少。这点可以说明我列举的这几个戳并非利用已有的旧式腰框戳改造的。当然万事没有绝对,也可能有我没有收集到的品种会存在原戳。
4:我的观点是这几个戳是邮局向厂家定制新式日戳时,厂家刻制时不知为何刻成了腰框戳样式,不符合规范,只能将上下月牙线铲去再交付邮局,至于为什么保留了字钉槽线,那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邮局的特殊要求吧。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TOP

进来好好学习一下
姓名 : 孙建超    邮编:450009地址 : 郑州市城东南路弓庄新村2号楼1单元12号 ;淘宝店铺: http://store.taobao.com/ ; 电子邮箱(支付宝) : alsjc888@sina.com;  15517165319;中国邮史研究会834号会员

TOP

学习了
黎李   广东省吴川市海滨建安路西七巷七号   邮码:524500   

TOP

有对比最有说服力!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彭友说的极是!我一直在想,这种形制的戳戳的产生原因以及背景,后来发现根本不存在原因。直接原因就是腰框,然后重新加工了。不象五六十年代的戳戳,如57式曾经向全国征集方案,所以才有很多的戳戳形制,尽管有些是落选方案,但仍然被地方使用……而后来的85式编码戳和95式三部位戳根本就是邮电主管部门直接做主制的,就不存在其他的不同方案,那么还产生这些希奇古怪的戳戳的直接原因就是戳戳的改造!上述戳戳就是改造的典型。
但有一点仍然还有疑惑。上述戳戳是根据腰框戳戳改造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有疑问的是:未改造前的原戳存在吗?我个人认为是存在的。
支付宝帐号 mei710928@126.com
宁夏银川市文化西街56号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中医科  750001  梅明

TOP

广东也有这种,好像是广东和平
广州小张 发表于 2009-9-1 10:09


广东和平的是机盖水波纹戳戳。
支付宝帐号 mei710928@126.com
宁夏银川市文化西街56号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中医科  750001  梅明

TOP

这种戳绝大多数生产时候就是这样的
可以参考早期新中国的河南戳,

TOP

应该可能有机会是拿就近我刻字厂家铲一下了事!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如果是生产厂家铲的,那要看生产工艺是如何的,楼主的分析应该没错.但如果是邮局自己铲的呢?有没有这种情况.

TOP

研究深刻,学习了.
喜欢收集民国时期的储金类的票品。支付宝:taoyand@sina.com,陶彦,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孟将堂路188弄87号102室,201713.手机:18616027338中国邮史第1138号会员

TOP

要看不同戳来不同学习和研究
中国邮史研究会、《中国邮史》杂志、中国邮史出版社、“华邮网”创办人:麦国培 528100广东佛山三水区西南镇永兴路十三号106铺 电话:0757-87732650 邮箱:p1878@vip.163.com 会刊、稿、查询、投诉、结帐网址: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extra=page%3D1
会号411(微信号:m52740)

TOP

好戳啊,具体还要看他们是不是同一个厂生产的,看这些邮戳好象是使用字钉的,估计是利用老式的母戳翻的,在制作完成好的邮戳上铲字不太现实,现在已经不是那种讲究节约的社会了,不过母模的制作成倍很高,继续利用还是有可能的,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对否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918弄甲5号

TOP

再来好好学习一下
张冬冬  
昆明呈贡大学城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再生资源系    650500
中国邮史研究会1047号会员
支付宝:jackzhdd@163.com

TOP

学习了,我认为是否属铲框戳应该拿原戳对比才能正确下结论. 上个类似的广东汕尾戳.
练恺东 发表于 2009-9-1 12:57


类似的不规范95式戳还有很多,如果没有断点痕迹,都不是铲去部分腰框线的。

原戳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这类戳出厂时就是这样的
彭磊
442600 湖北省 郧西县 康富大道43号  郧西县人民医院 儿科
QQ 727174016

TOP

学习了,我认为是否属铲框戳应该拿原戳对比才能正确下结论. 上个类似的广东汕尾戳.

汕尾特殊戳.JPG (17.69 KB)

汕尾特殊戳.JPG

TOP

学习了
唐耀辉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罗源湾开发区金港工业区  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 审计监察部
邮政编码:350601
联系电话:15960150151
邮箱:tangyaohui888@163.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