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14天郵資封
夏大緯


民國中期的郵資變化不但大且快速,是相當豐富及被郵友廣泛收集的好題材,查「中國郵資」一書內記載,可發現有些郵資使用的時間很短暫,此類郵資使用短、相對存世的實物也就少,那簡單來說就是一件好郵品,尤其是對收集民國中期郵資者來說,應更是極欲收集到的郵品,現就介紹二封如下﹕


(圖1)為中式封背貼49元郵資,銷陝西、卅八年二月十九日、南鄭戳,信函2單位双掛號(多貼4元)寄重慶,民國38.2.7日起至民國38.2.21日前,國內信函郵資初重20公克為3元、續重每20公克為6元,双掛號郵資為36元,該封郵資9元+36元共計為45元,多貼了4元郵資,正面有重慶、卅八年二月廿五日戳到達,此信函及掛號郵資只用14天。

圖1a.jpg


圖1b.jpg



(圖2)為中式封背貼900元郵資(包裹印紙5000元改金圓500元郵票被掛號條遮蓋)銷昆明(五)、1949.4.4日戳,航空掛號(符資)寄重慶,民國38.4.1日起至民國38.4.17日前,國內信函郵資每重20公克為100元,掛號郵資為300元,民國38.4.3日起至民國38.4.17日前,國內航空郵資每重20公克為500元,該封郵資100元+300元+500元共計900元符合正確無誤,正面有重慶、卅八年四月五日戳,背有重慶、卅八年四月六日戳到達,民國航空郵資38.4.3日調漲,該封為第2日寄出,此航空郵資只使用14天,至民國38.4.17日又調漲。

圖2a.jpg


圖2b.jpg




參考資料﹕「中國郵資」一書


                                  2015.11.29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天津中國實業銀行
夏大緯


維基百科的介紹為﹕中國實業銀行是中國近代主要的商業銀行之一。1915年由北洋政府財政部籌辦,1919426日中國實業銀行成立於天津法租界大法國路(今解放北路),不久遷至天津英租界領事道(今大同道15號眼病急救中心)。實收資本200萬元,其中財政部撥官股40萬元,商股160萬元。發起人包括熊希齡、錢能訓、周學熙、李士偉等人。1920年獲准發行鈔票。1932年,因華北局勢不穩定,中國實業銀行將總行遷往上海。1935年擠兌風潮後,國民政府下令改組,與四明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中國國貨銀行合稱「小四行」。抗日戰爭期間,總行曾經先後撤往漢口、香港及重慶。1951年,該行與新華銀行、四明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建業銀行合併組成公私合營銀行聯合總管理處。】。


由上介紹可得知天津中國實業銀行的歷史,下面即介紹一封由該天津中國實業銀行寄出的實寄封。


(圖1)為天津中國實業銀行封,貼4分郵資銷天津(十一A)、20.12.11日戳,平信(符資)寄黟縣。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5.11.21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有掛字的紀念戳
夏大緯


中國紀念(臨局)郵戳史(18991949)一書的出版,對收集紀念(臨局)郵戳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只需對照收集即可,且各項資料都有記載,只需看書一查即知,其實在實寄封上會銷紀念(臨局)郵戳者並不多,有些更可謂罕少,而紀念(臨局)郵戳有些還有錯誤、修改、特殊之處等,郵友比對也許會有意外收獲,現即介紹一封如下﹕


(圖1)為西式封貼18000元郵資,銷廣州(七)、1948.3.18日戳,航空2單位双掛號(符資)寄南京,正面另有南京()、郵政紀念日紀戳中國紀念(臨局)郵戳史(18991949)一書內,對該紀念戳的介紹為﹕「紀念戳因係各局依式自刻,文字內容稍有差異,其中漢口局採陰文戳最為特殊,地名中間一般不嵌文字,但有部份郵局嵌有臨、營、收、JH、甲等字」,而(圖1)封該紀念戳內嵌「掛」字則未記載在該書內,特此介紹給郵友參考,背有南京(五)、卅七年三月二十日戳到達

圖1a.jpg


圖1b.jpg


圖1c.jpg




參考資料﹕中國紀念(臨局)郵戳史(18991949


                               2015.11.29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9592

閒談台灣紙鈔    ----     夏大緯


近期跟錢幣商聊天都聽他們在抱怨訴苦,台灣紙鈔價格低藏家都不願出售,要買也補不進貨、要賣高價又賣不掉,算是兩頭難生意不好做,但此是目前台灣紙鈔的處境,而清、民國紙鈔則因大陸地區收集熱潮,近幾年平均己漲了數倍之多,如此吸引更多人加入收集清、民國紙鈔的行列,在此循環之下再没有人多加介紹及收集台灣紙鈔,不論是大幅上漲、收集人士增多都將是遙不可及的,利用個人僅剩的一些台灣紙鈔,雖已多年不碰不論價格、版式分類等,大多己脱節或忘得差不多了、或相關資訊己落伍了,還是盡些個人微薄之力介紹給郵友欣賞並参考。


日據台灣50年時間,遺留下來的紙鈔應有一些數量,種類應也有多種,如(圖1)的五圓、拾圓鈔票,(圖2)的拾圓、百圓軍用手票,(圖3)的臺灣銀行劵壹圓、拾圓鈔票等,除此之外還有多種金額及種類,可見如要收集也需花費一番功夫的。



台灣光復後則使用「老臺幣」鈔票,面額從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百圓、伍百圓、壹仟圓、壹萬圓等8種,此外還有本票伍仟圓、壹萬圓、拾萬圓、壹佰萬圓等4種,同樣種類、版式可再詳分,如(圖4)為民國35.9.1日發行的35年版、中央印製廠印製的壹百圓帶圓3劵,此版式劵如再詳分,可分為正面上中處所印的「台灣銀行」,的「灣」字其左測三點水有無相連、或不相連2種,此外如再找一些趣味變異,則有如(圖5)的同(圖4)版式,帶圓3劵但其字軌中的數字,如「0」、「3」等數字下移並未平行,另壹百圓劵另有36年版,為37年2月發行,印製廠改為第一印刷廠,(圖6)即為36年版壹百圓劵。



而目前要收集台灣紙鈔,由最近的往前追,76年版壹佰圓紙鈔應是最容易獲得的,可選擇全新帶平3者留下收集,也有人收集不同英文字軌,如能找到AA字軌者則更佳,瞬間即有不同的身價,(圖7)為不同英文字軌3張,其尾數最後一個數字帶平3,(圖8)為不同英文字軌3張,其尾數最後2個數字帶平3,(圖9)則數字為「003100」、前後為2個0,有些特殊小趣味,(圖10)則為數字「333333」6個3,此種鈔票有許多人喜歡收集,但因價格高之前即己出現偽造,收集此種特殊號碼者需慎重,最後則介紹民國69.2.25日發行的65年版伍佰圓劵(圖11),此種伍佰圓劵都己回收,要收集己頗不容易,找找之前的過年紅包有無留下此劵,不然只有像錢幣商購買了。






参考資料﹕楊榮一、王冬海合編「台鈔圖錄漫譚」


                                 2011.10.17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衛生部中央生物化學製藥實驗處

夏大緯


秦川渭水的博客的介紹為﹕中央防疫處是民國時期最早由當時的中央政府即北洋政府設立的傳染病研究和生物製品生產機構,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主要的衛生防疫機構之一。1917年綏遠發生鼠疫,蔓延晉冀兩省,這次鼠疫流行使三萬餘人死亡。當時北洋政府內政部決定建立永久性的防疫機構。19186月,開始籌備。19193月,中央防疫處正式成立,下設三個科,人員編制為63人,北洋政府內政部衛生司司長劉道仁兼任中央防疫處處長。地址設立在北平市天壇內西南隅神樂署故址,占地近百畝。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衛生防疫和血清疫苗生產研究專門機構。

    1928年,隨著北洋軍閥政府的壽終正寢,中央防疫處隸屬于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同年,金寶善代表南京國民政府接管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防疫處,192811月由陳宗賢兼代中央防疫處處長。1929年民國政府衛生部成立,中央防疫處隸屬於衛生部。193011月,陳宗賢被正式任命為中央防疫處處長。193011月,隨著國民政府的改組,衛生部被降格為內政部所屬的衛生署,19314月衛生署正式成立。中央防疫處移交衛生署管理。1935年民國政府衛生署令中央防疫處遷往南京。將原天壇防疫處舊址改為中央防疫處北平製造所。同年,中央防疫處劃歸中華民國全國經濟委員會衛生實驗處領導,後又改歸民國政府內政部衛生署領導。

    19379月,侵華日軍進攻南京。19371120日,南京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隨著國民政府西遷,中央防疫處由南京遷往長沙。1938年由長沙遷往昆明。193811月,陳宗賢處長出國考察。193927日衛生署免去陳宗賢中央防疫處處長職務。1939318日,衛生署決定湯飛凡任中央防疫處處長。當時處內設事務部和技術部。事務部下設秘書室等九個行政科室,技術部下設檢定室等八個科室。

    19451(1944年?),中央防疫處更名為中央防疫實驗處。仍歸屬于國民政府內政部衛生署領導。湯飛凡繼續擔任中央防疫實驗處處長。1945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央防疫實驗處接管了日本侵佔的原天壇防疫處舊址。1946年由昆明遷回北平天壇。19491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北平和平解放,中央防疫處獲得新生。】。


由上介紹可得知中央防疫處的歷史,下面即介紹一封由衛生部中央生物化學製藥實驗處寄出的實寄封,來印証該項歷史。


(圖1)為衛生部中央生物化學製藥實驗處封,背貼2萬元郵資,銷上海、卅七年六月三日戳,掛快(符資)寄南京,背有南京(一)、卅七年六月四日到達戳。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秦川渭水的博客


                                   2015.11.22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河南省政府會計處
夏大緯


維基百科的介紹為﹕河南省政府是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在河南省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民國16年(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於613日成立河南省政府。民國16年(1927年)國民黨北伐,61日國民革命軍攻克開封,北洋軍退出河南。610日,武漢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在鄭州舉行會議,決定成立河南省政府,任命馮玉祥為省政府主席,鹿鐘麟等10人為省政府委員。613日國民黨河南省政府在開封成立。省政府下設秘書處、民政廳、財政廳、建設廳、教育廳、司法廳。11月,司法廳改為省高等法院。省政府實行合議制,稱省政府委員會。


民國17年(1928年)1月成立省交涉署,辦理本省一切對外交涉事項,730日撤銷。11月設統計處(1931年併入秘書處)。


民國18年(1929年)325日設工商廳,78日撤銷。


民國23年(1934年)91日,依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南昌行營頒布的《豫、鄂、皖、贛、閩五省合署辦公辦法大綱》,省政府各廳、處實行合署辦公制。


民國25年(1936年)3月成立省地政局。19382月省地政局併入省民政廳。3月設立省農林局。


民國29年(1940年)1月,省政府撤銷省農村合作委員會,改設為省合作事業管理處,由建設廳領導。7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公布《省衛生處組織大綱》,9月設立省衛生處。


民國30年(1941年)9月糧食部河南省糧食管理處改設為河南省糧食管理局,劃屬省政府。10月又改為省糧政局。


民國31年(1942年)4月,將原屬省建設廳的省合作事業管理處改為由省政府直屬。6月,依據行政院頒布《省會計處組織大綱》的規定,設立省政府會計處。


民國32年(1943年)8月,成立省設計考核委員會。同月,省保安司令部所屬省保安處劃歸省政府直屬。


民國33年(1944年)7月財政部河南省田賦管理處與河南省糧政局合併為河南田賦糧食管理處,隸屬於中央財政、糧食兩部,同時受省政府指揮監督。


民國34年(1945年)11月設立省政府社會處。12月設立省政府統計室。


民國35年(1946年)61日恢復設置省地政局。71日河南田賦糧食管理處改由省政府直屬。河南農工銀行改為河南省銀行。8月設置省政府警務處。


民國36年(1947年)1月設省政府人事室。1116日省政府主席劉茂恩在汴宣稱,自29日起,省政府設立總辦公處,各廳長、保安副司令、軍管區副司令、警務處長等聯合於此辦公,以「加強戡亂工作」。


民國37年(1948年)初,省政府統計室改為省政府統計處。該年省政府直屬機構共計16個,即秘書處、民政廳、財政廳、建設廳、教育廳、保安處、調統室、人事室、會計處、統計處、地政局、田賦糧食管理處、社會處、警務處、衛生處、合作事業管理處等。廳代管及中央部屬、省政府雙重領導的機構有:公路局、長途電話局、郵政管理局、水利局、農業改進所、地質調查所、化工試驗所、紡織改進所。


駐開封縣(今河南省開封市)。民國27年(1938年)6月日軍侵佔開封,省政府遷駐鎮平。民國28年(1939年)10月省政府由鎮平遷至洛陽。民國31年(1942年)4月,省政府由洛陽遷駐魯山。民國33年(1944年)5月省政府由魯山遷至內鄉縣丹水鎮(現屬西峽縣)。民國34年(1945年)4月省政府由內鄉縣丹水鎮遷至盧氏縣朱陽關,9月又由朱陽關遷返開封。民國37年(1948年)103日省政府主席張軫遷省政府於信陽。


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省的省會或部分區域為日本侵略軍佔領,省政府政令不能通行。為此,民國28年(1939年)7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制定《戰區各省省政府設置行署通則》,民國33年(1944年)7月國民政府又公布了《戰區各省省政府設置行署條例》。據通則和條例規定,省政府行署的轄區「由內政部、軍政部會同有關機關擬定,呈請行政院核准」。省政府行署設主任1人,由行政院就省政府委員中提請國民政府派任。省政府行署秉承省政府之命,在所轄區域內代行省政府職權,以省政府主席名義行文,由行署主任副署。同年12月河南省政府設新蔡行署。


抗戰勝利後,民國34年(1945年)12月國民政府下令廢除行署設置條例。民國35年(1946年)2月省政府新蔡行署撤銷。


民國37年(1948年)1220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公布豫北、豫東、豫南3個行署組織規程。河南省政府設豫北、豫東、豫南3個行署。民國38年(1949年)1月在靈寶增設省政府豫西辦事處。各行署(辦事處)各設秘書處、政務處、警保處及人事、會計室。各行署(辦事處)分領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省政府還於民國28年(1939年)在周口設豫東辦事處,以整理地方財政;民國36年(1947年)2月在蘭封設汛東辦事處。以上辦事處均屬臨時機構。】。


由上介紹可得知民國16年(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於613日成立河南省政府。民國31年(1942年)4月,將原屬省建設廳的省合作事業管理處改為由省政府直屬。6月,依據行政院頒布《省會計處組織大綱》的規定,設立省政府會計處。民國34年(1945年)9月又由朱陽關遷返開封。】,下面即介紹一封由河南省政府會計處寄出的實寄封,來印証該項歷史。


(圖1)為中式封背貼20元郵資,銷開封、35.10.30日戳(年月日由左至右、少見),平信符資)寄上海,背有上海(十八)、三十五年十一月二日戳到達SHANGHAIN字反植錯誤該封由河南省政府會計處寄出

圖1a.jpg


圖1b.jpg


圖1c.jpg


圖1d.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5.11.29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武漢警備總司令部
夏大緯


百度百科的介紹為﹕武漢警備司令部。19302月,武漢衛戍司令部改組為武漢警備司令部。部內設辦公廳及參謀、副官、經理、軍法、稽查等5處,還設有船舶、火車、新聞、電報郵件等4個檢查所。直接指揮的警備部隊有:武漢警備旅,約3 000人,設有2個團及一個機槍連。旅長朱懷冰(1932)、葉蓬()(1936)後由沈澄繼任;副旅長黃曦。憲兵團,憲兵第五、第七團先後駐武漢。

    193810月武漢淪陷,194510月恢復成立武漢警備總司令部,駐漢口。警備區域為蒲圻、咸甯賀勝橋,沿梁子湖南岸、東岸和炭門湖南岸,再經鄂城、黃岡、團風鎮、下店、黃陂、孝感、漢川、新灘口、嘉魚至蒲圻。警備部隊為第十八軍(軍長胡璉),轄第十一、十八、一一八師和2個獨立團、1個直屬特務營。19469月,改組為武漢警備司令部,駐漢口山海關路。管轄漢口市警察局、武昌省會警察局、湖北水上警察局,警備區域主要是武漢三鎮,警備部隊減少。】。


由上介紹可得知194510月恢復成立武漢警備總司令部,駐漢口。19469月,改組為武漢警備司令部,駐漢口山海關路。】,下面即介紹一封由武漢警備總司令部寄出的實寄封,來印証該項歷史。


(圖1)為武漢警備總司令部封,背貼500元郵資,銷漢口(丁)、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戳,航空掛快(符資)寄上海,背有上海(十八)、三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到達戳。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2015.11.22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8793

馬祖各種鈔票   ----       夏大緯


近期跟錢幣商聊天都聽他們在抱怨訴苦,台灣紙鈔價格低藏家都不願出售,要買也補不進貨、要賣高價又賣不掉,算是兩頭難生意不好做,但此是目前台灣紙鈔的處境,而清、民國紙鈔則因大陸地區收集熱潮,近幾年平均己漲了數倍之多,如此吸引更多人加入收集清、民國紙鈔的行列,在此循環之下再没有人多加介紹及收集台灣紙鈔,不論是大幅上漲、收集人士增多都將是遙不可及的,利用個人僅剩的一些台灣紙鈔,雖已多年不碰不論價格、版式分類等,大多己脱節或忘得差不多了、或相關資訊己落伍了,還是盡些個人微薄之力介紹給郵友欣賞並参考。


馬祖43年版壹圓鈔,於民國48.11.1日發行,由臺灣銀行印刷所印製,字軌有3種,AA、AB字軌在數字之前,AC字軌分散在數字頭尾兩端,AA、AB字軌另可分背面加蓋「馬祖」兩字,可分成深紅色、淡紅色兩種,(圖1)為AB字軌連號2張帶平3。


馬祖58年版拾圓鈔,於民國64.8.15日發行,由中央印製廠印製,(圖2)為AA字軌帶圓3。


馬祖65年版拾圓鈔,於民國67.1.15日發行,由中央印製廠印製,(圖3)為該版拾圓鈔。


馬祖58年版伍拾圓鈔,於民國59.1.23日發行,由中央印製廠印製,可再詳分粗字及細字加蓋兩種不同,(圖4)為不同字軌2張帶圓3。


馬祖61年版壹佰圓鈔,於民國64.8.15日發行,由中央印製廠印製,可再詳分無組號及帶「C」組號兩種不同,(圖5)為無組號AA字軌。



参考資料﹕楊榮一、王冬海合編「台鈔圖錄漫譚」


                               2011.10.4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豐盛里房客聯誼會
夏大緯


上海市地方志的介紹為﹕19277月,上海房地產業主公會正式成立。729日代表英國官方的《字林西報》載文介紹說:“上海出現了一支新生力量”還把公會章程全文公佈。該報強調公會屬國際性質,還說目前公會會員尚無中國人,必將得到補充云云。果然,房地產業主公會成立到結束的14年裡,為維護業主利益(這些業主絕大部分為外國僑商和冠以外商名義代客掛號包括無國籍人和少數國人業主在內)做了如下幾件大事。(一)抵制了國民黨政府徵收兩個月房租金額的“愛國捐”。按1927612日《申報》報導了各省仿照廣東省先例,對出租房屋徵收兩個月房租金額,以充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軍費,對自產自用房屋則按向例交納警、雜各捐加成,折合相當的租額或照附近房租租額估計徵收等等。房產業主公會聞悉此事後,隨即派員查詢,在工部局官員陪同下訪問了領事團的領袖領事,712日工部局即在《字林西報》刊登通告,竟稱有一批不明身份之徒在外國租界內向華民索取相當於兩個月房租的特別捐為非法,說工部局絕無派人徵收此捐,居民也無交付的義務……居民遇此情況,望向警方舉報。房產業主公會的會員也向租房人發了通知,終於在是年秋季迫使這一徵收“愛國捐”的運動停止推行。(二)力阻租戶減租。1927年春,上海地區掀起了減租浪潮,公會立即在中外報刊登載聲明稱:上海並無減租打算,如住戶欠租必將遭到終止租約的後果,力阻欠租。公會還把聲明多次印成傳單分送各租戶,還派了代表分別訪晤工部局、公董局及國民革命軍北伐軍司令白崇禧,後由北伐軍司令部公告以主(房主)客(房客)雙方如各走極端,將破壞本地區平靜局面,決定所有房租一律以去年(19266月為基礎交付,其它雜費一律取消,才得到緩解。(三)主張恢復1864年兩租界會審公堂“欠租三月,當即封門”的辦法,企圖干擾中國司法制度,19374月還為此事上書美國駐華大使要求恢復這一辦法,後因八·一三淞滬抗戰軍興,無暇顧及此事,終於不了了之。房地產業主公會最後一次年會在19415月召開,是年12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軍佔領租界,公會業務停止。


上海市華商房地產的行業組織成立於1930年,初名上海房產公會,後改稱上海市地產業同業公會。由於舊上海房主與房客之間自始即存在矛盾,如1921年先有上海房客聯合會(籌)的房客組織出現。1927年又出現各區、各路、各里弄房客聯合會提出減租,聲勢浩大。於是各區房主也聯合起來,成立房產業主聯誼會。19309月各房地產商和業主鑒於有進一步團結必要,乃成立“上海房產公會”推蕢延芳為主席,1936年改名為“上海地產業同業公會”。八·一三淞滬抗戰軍興,租界成為“孤島”,人口驟增,住房奇缺,新成立的房地產公司如雨後春筍。19437月建隆地產公司董事孫春生等人,在日偽授意下籌建“上海特別市房地產同業公會”,同月假香港路59號召開成立大會,與抗日戰爭以前的“上海市地產業同業公會”合併,選舉朱博泉、孫春生、陳述昆等17人為第一屆理事,朱博泉任理事長、孫春生為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剛成立時會員不滿百家,至19453月,會員已增至139家。19458月抗日戰爭勝利,是年12月,由豐盛實業公司厲樹雄,聯華地產公司沈籟清(曾任國民黨政府財政部次長)等向社會局申請籌組上海市房地產公會,經社會局批准由厲、沈等15人負責籌備。不意同時有周耕記經租帳房老闆周渭石、垚鑫房地產公司經理徐俠鈞和沈聯芳三人以抗戰前曾任上海市地產業同業公會常委的身份向社會局申請恢復戰前的組織,矛盾重重。19463月經社會局調解,指定雙方負責人協同負責整理,同時加派馬少荃為該會常務整理委員。19465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房地產商業同業公會”,選舉馬少荃為理事長,陳述昆為常務理事,周仲潔、朱曉方、徐俠鈞等七人為監事。】。


由上介紹可得知上海市房地產公會的歷史沿革,下面即介紹一封豐盛里房客聯誼會寄出的實寄封,來印証該項歷史。


(圖1)為中式封背貼400元郵資,銷上海(二十六)、1947.5.20日戳,雙掛號(符資)寄當地,正面有上海(庚)、卅六年五月二十日戳及紅色圓型(6.265..)戳,該封為豐盛裡房客聯誼會寄出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上海市地方志


                                   2015.11.29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國民政府考試院
夏大緯


維基百科的介紹為﹕原中華民國考試院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4143號,現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南京市委員會所在地。199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史館的介紹為﹕民國219日,北京政府公布「文官考試法草案」及「典試委員會編制法草案」。文官考試委員會分文官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中央文官普通考試典試委員會、地方文官普通考試典試委員會,各以委員長1人,監試委員12人,及若干主試委員組成。直至民國5430日改頒「文官高等考試令」及「文官普通考試令」,自是考試制度更臻明確。民國17108日,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其中規定,考試院為國民政府最高考試機關,掌理考選、銓敘事宜,所有公務員均須依法律,經考試院考選、銓敘,方得任用。同年1020日,國民政府並公布「考試院組織法」,選任戴傳賢為首任考試院院長。19年正式成立考試院,下設考選委員會及銓敘部,此確定了考試院政治地位及行政職掌。民國36年行憲後,重新公布考試院組織法,37年裁撤考選委員會,成立考選部。考試院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考試委員19人,均特任,另置秘書長、副秘書長各1人,下設參事、秘書處,及七室、三委員會。考試院下設考選、銓敘二部及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考選部設部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各1人,下設五司、二處、
六室,另設各種檢覈委員會。銓敘部設部長、政務次長、常務次長各1人,下設六司、七室,另設法規委員會、銓敘審查委員會等二委員會。】。


由上介紹可得知國民政府考試院的歷史,下面即介紹2封由國民政府考試院寄出的實寄封,來印証該項歷史。


(圖1)為國民政府考試院封,貼250元郵資,銷南京(三)、三十六年628日戳(年份用三十六年、月日用6.28數字、排列且由左至右很少見),掛號(符資)寄柳州,背有柳州(丙)、三六年七月五日戳到達。

圖1a.jpg


圖1b.jpg


圖1c.jpg



(圖2)為國民政府考試院封,背貼5000元郵資,銷南京(二)、卅七年二月五日戳,掛號(符資)寄江蘇武進楊巷,正面有經江蘇、卅七年二月七日、武進戳,正背面有江蘇、卅七年二月十七日、楊巷到達戳。

圖2a.jpg


圖2b.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國史館


                                   2015.11.22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中英文化協會
夏大緯


上網查1934年「英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成立,同年將「委員會」改名為「協會」。1936年英國外交部將本會全名定為「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而在維基百科內則查到﹕「杭立武先生~1923年,畢業於金陵大學文學院。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安徽省公費留學名額,赴英國倫敦大學深造,其間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擔任名譽研究員,獲碩士學位後返英國繼續學習,1929年獲倫敦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教授,曾兼任系主任。1931年,任中英庚款董事會總幹事。1932年,創立中國政治學會併兼任總幹事。1933年,在南京成立中英文化協會,此後中法、中比、中瑞、中美等文化協會亦相繼成立。」,中英文化協會舊址在南京北京西路41號該建築建於1935年,造型為西式樓房風格,曾為中英文化協會(亦稱英國文化協會)辦公所在地。


(圖1)為中式封背貼4角郵資,銷重慶(二十)、三三年七月卅一日八時戳,新聞紙2單位(符資)寄當地,該封為中英文化協會寄出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5.11.30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航空郵資3萬元首日封
夏大緯


目前在郵拍目錄上,常見有註明郵資首日、尾日封的付拍,可見郵友都注意到、並重視此類郵品,而之前此類郵品常夾雜在各類實寄封中並未受重視,只看郵友有無掌握先機慧眼識英雄,先下手收集而已,郵品的收集如能趕在潮流流行前即下手,即可低價順利購入可節省不少金錢,否則等潮流熱時又要搶標、又要加價還不一定能夠順利購入,不妨事前多做功課、多買郵刊閱讀,相信會有好的收獲及想像不到的回收代價。


(圖1)為孫朗川醫師寄南京衛生部封,背貼45000元銷福州(甲五)、1948.7.5日戳,航空掛號寄南京,正面經福州(乙)、1948.7.5日戳及南京(五)、卅七年七月八日戳到達,民國37.4.5日起至民國37.7.21日前,國內信函郵資每重20公克為5000元、掛號郵資為10000元,民國37.7.5日起至民國37.7.21日前,航空郵資不論遠近每重20公克為30000郵資為5000元+10000元+30000元共計為45000元符合正確,航空郵資在民國37.7.5日起調漲為30000元,因此該封也是30000元航空郵資的首日封。

圖1a.jpg


圖1b.jpg



                              2015.11.25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退回寄件人補納單     
夏大緯


民國時期寄國外信函郵資,如郵資不足所見似乎有下列幾種方式﹕1.未處理即寄出、2.加蓋欠資戳寄出、3.退回寄件人補資等幾種方式,個人所見以第3種方式較為少見,原因可能當時寄國外信件甚多、退回補資耗時手續麻煩等,因而較少使用此種方式,就是使用此種方式,退回寄件人補資後再寄出時就會撕除,因此能夠還保留完整此種「退回寄件人補納單」者更是少見,下面即介紹一封退回寄件人補資,寄件人收到後應是未再寄出(或是重新換封貼足郵資後再寄出),因而保留完整「退回寄件人補納單」。


(圖1)為西式封貼25分郵資,銷上海、28.11.28日不清楚戳寄美國,民國28.9.1日起至民國30.11.1日前,寄國際信函郵資初重20公克為50分,該封因少貼25分郵資,正面加貼「退回寄件人補納」單,該單上印有「短少郵票
分退回寄件人補納、Returned to  sender  for additional  postage   cts.  民國25.11.10日版1萬張、T4Y、注意;郵票補足後請揭去小條」字樣,上銷上海、28.11.30日戳,得以完整清楚見到該「退回寄件人補納」單全貌,也得知該單屬「民國25.11.10日版1萬張」,數量僅1萬張,有使用還留存至今者相信可謂罕少,該封背另有黑色圓型不清楚商碼戳。

圖1a.jpg


圖1bbb.jpg


圖1c.jpg



                                 2015.11.28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7117

55年版金門伍圓劵     ---     夏大緯



    55年版金門伍圓劵為民國55.10.3日發行,中央印製廠印製,分版式可分為「金」不出頭、「金」雙出頭、「金」右出頭、「金」左出頭共4種,但如詳分伍圓劵所使用的5種字軌~DF、KR、GL、RB、NW,其5種字軌另發現有大小兩種字體之分,有上下字軌均大字、有上下字軌均小字、有字軌上大下小、有字軌上小下大等之分。


另連號劵中還有連號異體的存在,所知有6種不同,即金不出–金雙出、金不出–金左出、金不出–金右出、金雙出–金左出、金雙出–金右出、金左出–金右出共6種組合不同,55年版金門伍圓劵可說是最複雜、最有趣的收集。


介紹完上項的版式,再介紹個人收藏的55年版金門伍圓劵﹕


(圖1)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均為「金」右出頭。


(圖2)為RB字軌內數字帶圓3,均為「金」右出頭。


(圖3)為RB字軌連號劵2張,均為「金」右出頭。


(圖4)為NW字軌連號劵3張,均為「金」雙出頭。


(圖5)為NW字軌連號劵2張帶圓3,均為「金」雙出頭。


(圖6)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帶圓3,均為「金」雙出頭。


(圖7)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帶圓3,均為「金」雙出頭。


(圖8)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右出頭、中間一張為「金」左出頭。


(圖9)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右出頭、中間一張為「金」左出頭。


(圖10)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右出頭、中間一張為「金」左出頭。


(圖11)為KR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左出頭、中間一張為「金」雙不出頭。


(圖12)為KR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左出頭、中間一張為「金」雙不出頭。


(圖13)為RB字軌連號劵3張,前後2張為「金」雙出頭、中間一張為「金」右出頭。



参考資料﹕楊榮一、王冬海合編「台鈔圖錄漫譚」


                              2011.10.3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再談民國重慶全英文戳
夏大緯


華郵網四川郵史(川渝分會專版)內,不久前見有郵友提出「對重慶全英文戳的探討」,該文貼出後有多位郵友先後提出探討,綜合各位郵友的先後發言如下﹕【1.從境外寄重慶的封、一件香港、一件新加坡、所銷蓋的全英文戳都比落地戳晚2、3小時,故是否可以認為該全英文戳屬海關檢查戳?2.我認為是先檢查,後投遞3.類似封還有幾件,都是漢英三格式郵戳的日期字釘中的時刻在前2、3小時,如何解釋?4.個人認為:進口股(全英戳)轉至投遞股(漢英戳)、與海關或檢查無關5.所說不無道理、問題在於投遞股銷戳在前,進口股銷戳在後,有點想不通、個人所見該戳使用期為1945、1949,基本都銷蓋於進口航空封上,查張目無記錄,重慶郵政史料上亦無描述、故提出求教方家(查張目無記錄此點不正確,張愷升先生所著「中國郵戳目錄(1872–1949)」一書内記載,在民國點線英文日戳、數字日期戳式中,上下格均是英文、有二種戳式,1.上格CHUNGKING(重慶)、下格CHINA,加蓋在國外進出口封、作銷票、寄出或到達戳之用,詳分還可再分為A.時刻位置在右邊,較早使用日期為1948.11.18日、較晚使用日期為1948.12.28日,B.時刻位置在左邊,較早使用日期為1949.8.15日、較晚使用日期為1949.11.8日。另有上格HANKOW(漢口)、下格CHINA,日期為1948.7.11日、無時刻。2.上格HUNAN(湖南)、下格CHANGSHA(長沙),在寄往美國航掛封上、銷蓋郵票、日期為1949.2.18日、時刻位置在右邊。)6.有沒有可能是時刻調整週期不同7.民國時期重慶的全英文郵戳與漢英文郵戳所顯示的時間(小時字釘)一定就是郵局方面處理郵件的時間段嗎?有沒有可能就像現在的郵戳一樣,小時字釘只是一種表示(封發郵件送走投遞的班次)。8.如果只是一、二件進口封是這種情況,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可以說從1945年(具體月份待考)起到1949年臨重慶解放時止,都是如此處理,而且全英文戳的時刻字釘都比落地漢英戳晚2、3小時,明天我再上幾件封供點評9.我查了一下手中的藏品,銷全英文戳的有6件封,其中4件是49年的、2件48年的、49年時刻字釘都是12時,48年時刻字釘都是18時,兩年使用戳明顯不同,單以這幾個戳來看,有可能確如成都郵友所說,其非為標準顯示處理郵件時間段,但看暢哥所貼48年戳的時刻是16時,又說明該戳的時刻字釘是要調整的,看來,要搞清這個問題還需更多素材才行,希各位同好給予支援!10.我個人愚見:1、進口郵包處理與投遞可能同為一個部門運作,每個郵戳都由專人(專組)保管使用,管用英漢郵戳的使用在前(處理進口),而管用全英郵戳的使用在後(投遞),這種郵戳使用錯位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可能的。2、如果郵戳沒有錯位使用,可能全英文郵戳的使用人有提前往後調整時間的習慣。11.常有移用12.對比之下,重慶全英文戳是做國際郵件中轉與分揀。數字12/18/24是時間段代表班次,與長沙全英文不同。13.1945年8月1日從法國里爾寄往昆明的軍郵封經檢查,於1946年6月11日經重慶,6月18日抵達昆明並改寄摩洛哥梅克內斯。印證重慶全英文戳是做國際郵件中轉與分揀。數字12/18/24是時間段代表班次,與長沙全英文不同。】。


上項探討最後以「重慶全英文戳是做國際郵件中轉與分揀。數字12/18/24是時間段代表班次,與長沙全英文不同。」做為結束,個人也有收集2封,但較不同的是銷蓋於出口航空掛號封上,現介紹如下﹕


(圖1)為西式銘賢學校封,貼孫中山像上海大東二版貳萬圓票3枚、叁仟圓票1枚,郵資共63000元,銷四川、卅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十二時、成都(一)戳,航空掛號寄美國,背經CHUNGKING、1947.12.20日24時、CHINA戳,上海(子)、1947.12.22日11時、SHANGHAI戳,另有美國1947.12.25日及1947.12.26日到達戳,民國36.12.1日起至37.1.1日前寄國際信函郵資、初重20公克為8000元,掛號郵資為11000元,航空郵資每重10公克為22000元、20公克為44000元,郵資8000元+11000元+44000元共計為63000元符合正確無誤,此郵資只使用1個月時間、民國37.1.1日起又調漲,另上網查維基百科對銘賢學校的介紹為﹕【私立銘賢學院是曾位於山西省、四川省的一所高等院校。1950年1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公立學校,隨後主要改組為山西農學院。學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孔祥熙在山西省太谷縣設立的銘賢學堂。1907年孔祥熙在太谷南關基督教公理會明道院蒙館的基礎上興辦小學,即銘賢學堂。1908年學校增設中學班。1909年學校遷址至太谷縣城東的孟家花園。1916年秋,學校增設大學預科(相當於高中),分師範、文、理、工、商等科。1927年學校在國民政府立案。1928年學校增設農科,1931年學校增設工科。1937年因抗日戰爭,學校輾轉運城、陝縣、西安、沔縣等地,最終於1939年3月遷往了四川省金堂縣姚家渡曾家寨。1940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銘賢學校正式改成銘賢農工專科學校。學校設農學、工學2部6系,學制3年。1943年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學校改組,專科停止招生。校名改為私立銘賢學院,學制改為4年,設有農科、工科、商科3科,農藝、畜牧、農經、機工、紡工、化工、銀行、工商管理8個系。1946年銘賢學院準備遷返山西,有些教師和大部分四川學生不願前來山西,部分轉入四川大學有關院系。1947年學校遷至成都東門外辦學。1950年銘賢學院及銘賢中學(校址在陝西三原)遷返山西省太谷縣。195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凍結所有接受外國資助學校的資金。山西省人民政府根據政務院的有關規定,宣布接管了銘賢學院。1951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下達了院系調整方案。其中,銘賢學院農科留在太谷縣,成立了山西農學院,工科機械系、紡織系和商科工商管理系遷到太原,和山西大學合併(後分別流入太原工學院、西北工學院、中國人民大學)。1951年10月1日,私立銘賢學院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收為公有,學校高中部分併入太原市第五中學,初中部與太原農業技術學校合併成立為山西農學院附屬農業技術學校,附屬小學由太谷縣人民政府接管,改為縣立楊家莊小學。】。

圖1a.jpg


圖1b.jpg



(圖2)為西式私立華西大學病理學系封,貼孫中山像上海大東一版伍仟圓票1枚、孫中山像上海大東二版伍萬圓及拾萬圓票各1枚,郵資共計155000元,銷四川、卅七年五月二十日、成都(代三)戳,經成都(九)、37.5.20日18時、CHENGTU戳,航空掛號寄美國背經CHUNGKING、1948.5.22日24時、CHINA戳,上海(子)、1948.5.25日18時、SHANGHAI戳,另有美國1948.5.28日及1948.5.29日到達戳,民國37.5.19日起至37.8.1日前寄國際信函郵資、初重20公克由3萬元調漲為5萬元,掛號郵資由45000元調漲為70000元,航空郵資每重10公克由8萬元調漲為12萬元,該封銷民國37.5.20日戳、民國37.5.19日郵資調漲,但寄信人、銷戳的代辦所可能並不清楚,仍舊貼之前舊郵資,即3萬元+45000元+8萬元共計155000元符合正確無誤,另上網查維基百科對私立華西大學的介紹為﹕【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英語:West China Center of Medical Sciences of Sichuan University)是四川大學的一個介於大學和學院之間的行政機構。下屬學院包括: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藥學院、還包括四所醫院: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華西第四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醫學中心的前身是華西醫科大學,其在2000年同四川大學合併。合併前,華西醫科大學已發展成為中國大陸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部分教職工及校友認為其聲譽遠遠高於四川大學,因此堅決反對合併事宜。華西醫學中心的成立是內部各方協商後的結果。私立華西協合大學,又稱華西聯合大學。美國、英國、加拿大的5個教會於1905年開始籌辦華西協合大學,校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府南河畔的華西壩。華西協合大學於1910年3月11日正式開學。第一任校長是美國人畢啟。華西協合大學當時的教授大多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華西壩老建築群以華西鐘樓為代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金陵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四所學校也遷到華西壩,在華西協合大學校園上課。抗日戰爭結束後,各校陸續遷回。1951年被更名為「華西大學」,1953年改稱「四川醫學院」,1985年5月改名華西醫科大學。2000年與四川大學合併,成為四川大學一部分。2007年四川大學醫學院成為新加坡衛生部門承認的八所中國大陸醫學院之一。】。

圖2a.jpg


圖2b.jpg




参考資料﹕華郵網上各位郵友的發言探討


張愷升先生所著「中國郵戳目錄(1872–1949)」一書


維基百科


                        2015.10.10日完稿



該篇郵文原刊登於國郵史記第12輯內(2015.10.30日出版)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本帖最后由 夏大緯1 于 2015-12-5 09:19 编辑

考選部夏大緯


考選部全球資訊網內的介紹為﹕考試掄才制度為我國歷史悠久及世界最早建立的文官考試體制,對傳統政治社會具有形成社會流動的深遠影響。民國建國以後,於民國18年設考選委員會掌理全國考選行政事宜。行憲以後,民國37721日考選部組織法制定公布,本部正式成立,其後配合社會變遷及業務發展需要,並分別於民國78123日、831123日修正公布組織法,增編單位及員額。依據考選部組織法規定,本部主要任務有:一、掌理全國考選行政事宜:舉凡考選政策、制度、法規之規劃及研議,辦理公務人員考試與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二、對於承辦考選行政事務之機關有指示監督之權:監督受委託之機關、團體辦理各項考試。簡言之,即為選拔優秀公務人才進入政府部門任職,並為專技人才把關以確保通過衡鑑者皆具足夠水準,以對社會大眾提供優質服務。】。


(圖1)為考選部公文封,貼1.4元郵資銷台灣、四七年二月三日十七時、木栅(亭一)戳,印刷掛號寄台北背有台北(X)、四七年二月三日廿二時、TAIPEI戳到達,另查黄文憲彙編「台灣郵區郵亭史料」一書內介紹,木栅一亭於民國46.4.20日設立於木栅鄉溝子口路187號考試院,民國48.12.10日撤銷升木栅二支,民國58.5.1日設立於木栅區溝子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民國60.12.20日撤銷升木栅六支,該封內原件還完整保留,為通知「台端申請河海航行員檢覆一案業經本部檢覆及格並呈奉考試院令淮公告並逕頒證書」。

圖1.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考選部全球資訊網


黄文憲彙編「台灣郵區郵亭史料」一書


                             2015.10.18日完稿



該文原刊登於八卦山郵訊第143期內(2015.11.30日出版)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 博客發表者:夏大緯老師,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著作有『大清及民國郵政片封簡郵史』、『百年郵史郵話~第1、2、3輯』、『臺灣郵史郵話~第1、2、3輯』等書。
● 轉載博客網址為 http://blog.sina.com.tw/twhsia/article.php?entryid=616495

52年金門壹圓鈔    ---      夏大緯


近期建國百年三連鈔的新聞及熱潮炒得火熱,有購買的都賺了一筆,此恐怕也是台灣紙鈔有史以來,剛發行即在幾天之內就暴漲多倍的記錄,相比之下之前曾發行、使用過的台灣各種紙鈔,都頓形失色無法相提並論了,多年前個人也收集過台灣紙鈔,興趣轉移後印像中台灣紙鈔有過2波漲價風潮,也趁勢賣出之前收藏的多數台灣紙鈔,剩餘的紙鈔就暫擱一旁未再處理,前些年經濟不景氣、加上收集台灣紙鈔的人口凋零,台灣紙鈔的跌幅頗大,直至近期才略有回升,但跟往昔高峯相比還有一段距離,近期跟錢幣商聊天都聽他們在抱怨訴苦,價格低藏家都不願出售,要買也補不進貨、要賣高價又賣不掉,算是兩頭難生意不好做,但此是目前台灣紙鈔的處境,而清、民國紙鈔則因大陸地區收集熱潮,近幾年平均己漲了數倍之多,如此吸引更多人加入收集清、民國紙鈔的行列,在此循環之下再没有人多加介紹及收集台灣紙鈔,不論是大幅上漲、收集人士增多都將是遙不可及的,利用個人僅剩的一些台灣紙鈔,雖已多年不碰不論價格、版式分類等,大多己脱節或忘得差不多了、或相關資訊己落伍了,還是盡些個人微薄之力介紹給郵友欣賞並参考。


「限金門通用」壹圓紙鈔,雖在正面下中處印有「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印」字樣,但大致粗略詳分可分成2種(再詳分則大致可分成15種之多),粗略詳分2種如下﹕


A、一種為民國41.5.1日發行,其「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印」下方,印有「第一印刷廠」字樣,其英文字軌在數字前方,如詳分可再分為圓3、圓3「限」斜耳(圓3版的英文字軌,有AA、AB、AC、AD共4種)、平3「開口門」細字加蓋、平3「閉口門」粗字加蓋(平3版的英文字軌,有AD、AE、AF、AG共4種)。


B、一種為民國52.6.1日發行,其「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印」下方,印有「中央印製廠」字樣,其英文字軌分散在數字前後兩端,如詳分可再分為平3粗字加蓋、平3細字加蓋(平3版的英文字軌,有AH、AJ、AK、AL共4種)、圓3「梅花水印」(此劵未發行,英文字軌為AN、AP、AR共3種)。


介紹完上項的版式,再介紹個人收藏的B項紙鈔﹕


(圖1)為AJ字軌、帶平3字樣紙鈔。


(圖2)同為AJ字軌、帶平3字樣連號5張紙鈔。


(圖3)同為AJ字軌、帶平3字樣連號3張,中間一張字軌內數字、9字下移,右邊一張字軌內數字、4字下移紙鈔。


(圖4)同為AJ字軌、帶平3字樣,字軌內數字、6字下移紙鈔。


(圖5)同為AJ字軌、帶平3字樣連號5張,字軌內數字、6字下移紙鈔。


(圖6)為AK字軌、帶平3字樣紙鈔。


(圖7)同為AK字軌、帶平3字樣連號5張,字軌內數字、3字高低不齊紙鈔。


(圖8)同為AK字軌、帶平3字樣連號5張,字軌內數字、3字高低不齊紙鈔。



参考資料﹕楊榮一、王冬海合編「台鈔圖錄漫譚」


                                2011.10.3日完稿

布约翰拍卖
香港上環林士街一號廣發行大廈7樓(港鐵上環站E2出口)

TOP

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
夏大緯


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網站上的介紹為:【萬海航運創立於民國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初期以從事台灣、日本、東南亞間原木運輸為主要營業範圍。爾後鑒於國際海運有逐漸邁入貨櫃化服務之趨勢,乃於民國六十五年七月間購置全貨櫃輪,開始台灣至日本貨櫃運輸服務,而從此樹立了本公司貨櫃服務的里程碑。往後數年本公司陸續擴充船隊、船舶設備,並積極開闢新航線,進而成為遠東地區航次最密集、服務網路最完整之航運公司。


我們的經營理念~萬海航運本著「顧客至上、全員參與、環境保護、永續經營」之經營理念,致力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密集的航次、準確的船期、親切的服務,是本公司對顧客永久的承諾,在穩健、務實的經營下,深獲廣大廠商客戶的支持愛護與信賴,使得每年的營業額都呈現巨幅成長。本公司本著回饋社會、客戶之宗旨,汲汲充實完備的功能體系,並先後在高雄、基隆、台中成立分公司及辦事處,承租高雄港、台中港及東京大井五號專用碼頭,並於基隆港承租碼頭後線貨櫃儲運場,民國九十八年初由陽明、長榮及本公司共同投資的台北港亦完工啟用,使對貨櫃裝載能提供體系完整,一貫作業的服務。


穩定成長達成高裝載率目標~本公司於民國七十二年六月首闢日本關東、關西分線川航,達到縮短航程,提高船期準確度,並奠定本公司於日本線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為傳統的台、日航線創造了新紀元。另為了擴大經營規模,服務至東南亞投資設廠的台商,七十八年起又陸續開闢了韓、星、馬、泰、印、越等航線,經營狀況穩定成長,達成維持高裝載率之目標。


近洋航線領先地位~由於本公司近洋航線經營績效卓著,除已躍居國內第三大航商,確立近洋航線領先地位外,並屢獲交通部頒發績優航商等殊榮。此外,本公司於八十五年五月份以第一類股掛牌上市,成為航運業績優上市公司。八十六年八月首開台灣- 香港- 廈門兩岸三地航線,以爭取兩岸經貿交流帶來的龐大商機,及至八十七年十一月以購艙方式投入台灣- 香港- 上海之航線服務,使萬海在中國大陸的服務網更加完善。八十七年四月成功開闢中東航線,營運績效良好,甚獲客戶好評,並於十一月增闢中東第二航線,串聯新加坡、巴生港、杜拜、喀拉蚩主要航點,大幅提昇市場競爭力;為拓展營運範圍,成為全球性航商,於八十八年五月以策略聯盟方式投入越太平洋航線之業務,經營成效卓越,於九十年六月投船自行經營。自九十一年度下半年起,市場貨量已顯著回升,再加上歐美景氣復甦,遠洋航線貨載暢旺。


深耕亞洲市場,逐步擴大版圖~萬海藉由亞洲市場之深耕與客戶群之支持,順應市場變化於九十三年間以策略聯盟方式投入遠東至西北歐市場,至此航線跨足歐美兩大主要消費市場。九十六年十一月再行增闢遠東至黑海航線;隨著九十四年至九十七年間中大型船舶之交付,持續調整在跨洋航線之佈局;並於九十九年四月與同行聯營亞洲/ 南非/ 南美東岸航線;同年五月採取與同行聯營合作開闢可倫坡至東非航線;民國一百年,為提供亞洲到南美西岸的直航服務,四月底開始與同行聯營開闢亞洲到南美西岸航線;另為深耕以及拓展東印度市場,
四月底與同行聯營合作遠東至東印度市場,逐步擴大航運版圖,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服務。隨著近來新造船之交付,積極進行近遠洋航線之艙位調整及最適配船調度,以強化營運、力求穩健經營。】。


由上介紹可得知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現即介紹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實寄封給郵友參考﹕


(圖1)為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封,銷台北、2013.1.10日、TAIPEI30元郵資機戳掛號寄台北。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網站


                                  2015.11.10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臺灣省林務局
夏大緯


林務局全球資訊網上的介紹為:【台灣林業機構之設置始於前清同治十二年,清廷於台灣墾務局下置伐木局專司森林砍伐事務,但未久即又廢置。甲午戰後,日本佔據台灣,於台灣總督府下置殖產局經營台灣林業。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光復,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農林處下設林務局,
接收台灣總督府林政營林等業務,將全台劃為十個林政區域,設置台北、羅東、新竹、台中、埔里、嘉義、台南、
高雄、台東、花蓮等山林管理所,下設分所,另設四個模範林場,並成立林業試驗所三所分掌業務。


三十六年六月台灣省政府為加強林業管理乃將林務局撤銷改組為林產管理局(設置人事室)。三十六年九月台灣省政府將林政事務及模範林場山林管理所等撥歸農林處直轄,本局僅掌理全台造林及木材生產供應等業務。三十七年六月省府復將農林處之林政事務及山林管理所撥還林產管理局。三十八年六月省令將原有十個山林管理所合併為七個分隸於各縣政府。


三十九年十一月復將七個管理所改隸本局。四十一年十二月台灣樟腦局裁併員工納入林產管理局者共四百餘人。四十四年十二月農林公司移撥本局員工二五○人,工礦公司移撥本局員工二十人。四十七年十月省府又將花蓮縣轄木瓜山林場改隸本局。四十九年二月十五日奉令改制復更名為林務局,內部設六組六室附屬機構計十三個林區管理處,其中大雪山示範林區管理處僅負責林政業務。


五十二年本局為修建緊急或較大工程奉准設置兩個工務所及兩個工程隊。五十七年奉令將省府直昇機隊改隸本局。五十八年六月本局奉准設置職工訓練中心及第三工務所。五十九年九月奉准組織空降森林救火隊。同年十月奉准設置墾丁森林遊樂區管理所,隸屬本局恆春林區管理處。


六十二年七月農林航空測量隊改隸本局為農林航空測量所,移撥本局職員五二人,工人十三人。六十二年九月木瓜林區管理處接管台灣中興紙業公司林田山林場,移撥本局職員五一人,工人二四六人。六十三年一月一日大雪山林業公司改隸本局為大雪山示範林區管理處,移撥本局職員一三五人,工人一○四一人。


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一日,本局由事業機構及事業預算改制為公務機構及公務預算,由原設七組五室計卅四課暨所屬機關為十三林區管理處計七十二工作站,調整精簡為五組三室計廿七課暨所屬機關為八林區管理處計卅四工作站。阿里山及墾丁森林遊樂區管理所撤銷,改由嘉義及屏東林管處育樂課接辦,嘉義處特設森林鐵路管理課;農林航空測量所體制依舊。】。


由上介紹可得知臺灣省林務局的歷史,現即介紹臺灣省林務局實寄封給郵友參考﹕


(圖1)為臺灣省林務局封,貼8元郵資銷台灣台北、66.9.718時、丙、八十四支戳,掛號寄當地背有不清楚到達戳。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林務局全球資訊網


                                  2015.11.10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
夏大緯


維基百科網上的介紹為:【冠捷科技有限公司,(港交所:0903SGXT18),一稱AOC冠捷科技集團,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與新加坡交易所兩地上市的工業公司,於1976年成立。主要業務是各式各樣電腦監視器、CRTLCD顯示器、LCD TVPDP電漿電視、及彩色掃描器之製造、設計及銷售業務,冠捷科技的自有品牌是AOC,為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之英文縮寫(Admiral Overseas Corporation),並以 AOC 品牌行銷全球。在中國大陸形成了福建、武漢、北京、蘇州、廈門五座工廠的「五角星型」的生產供應鏈,員工總數近2萬人。公司在百慕達註冊,主席為宣建生。200412月,冠捷科技與飛利浦正式簽署全面合作書,加速其在研發、生產液晶及電漿數位電視的發展進程,自有產能一躍超過3500萬台,占據全球顯示器市場份額的30%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顯示器製造商,並加速跨入平面電視的領域。主要品牌為AOCEnvisionTopview2007年資產淨值為USD 3,788,521千元,純利為USD 183,396千元。

    2007-12-7長城電腦入股冠捷科技10.27%共計2億股,收購總價格為11.4億港元飛利浦宣布出售其個人計算機顯示器及平面電視業務予冠捷科技3.5億美元2009年,AOC於全球全年銷售超過1000萬台液晶顯示器,在亞太和南美地區均取得了領先地位,連續4年銷售量成長速度超過20%。為目前亞太區第二大液晶顯示器品牌AOC,同時也是亞太區複合成長率最高的品牌;每6LCD Monitor銷售中就有一臺是AOC品牌。看中台灣市場AOC2010年正式進軍台灣。2010129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10.4億港元向冠捷科技主要股東飛利浦購入2億股舊股。冠捷同時向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發行約2.35億股新股,集資12.2億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完成交易後,中國電子及三井持股量將分別佔擴大後股本33%10%,而飛利浦所持冠捷權益則降至2.69%2010119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了冠捷科技有限公司收購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華彩電銷售和分銷業務的交易。2011112日,荷蘭飛利浦電子與冠捷科技達成協議,出售旗下電視業務。冠捷並將與飛利浦電子合組聯營企業TP Vision,冠捷擁有70%股權,而飛利浦則擁有30%股權。


轉投資~20071222日,冠捷入股科橋(61562000萬股9%的股權,成為科橋的最大股東。


榮譽~2004年,冠捷集團液晶銷量躍居全球第一。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的每10台顯示器中有4.5台出自冠捷,連續多年中國市場第一的寶座。2009年,為亞太區第二大液晶顯示器品牌AOC,同時也是亞太區複合成長率最高的品牌;每6LCD Monitor銷售中就有一臺是AOC品牌。】。


由上介紹可得知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現即介紹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實寄封給郵友參考﹕


(圖1)為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封,銷台北、1973.6.14日、TAIPEI3.5元郵資機戳,掛號寄台北背有台灣、62.6.1422時、台北(X)戳到達。

圖1a.jpg


圖1b.jpg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2015.11.10日完稿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斜土路支行
帳號:622260–011004–7650812
戶名:夏大纬
歡迎参觀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tw/twhsia/
內現有2750篇郵文及超過32000張圖片(持續增加中)
中國郵史會第913號會員

TOP

返回列表